2018年即将收尾。这一年有个新词叫“8102”,把2018“倒装”,形容年代久远,常被用来吐槽过时和陈旧。造句:“都8102年了,怎么还会用这么封建的眼光看待女性?”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女性的地位其实是“赶英超美”的。美国女性还在为“自由堕胎权”抗争,许多西方国家里,一旦结婚,女性多随夫姓。在日韩,无论多么精英的女士,婚后都要回归家庭,相夫教子。更不要说有些极端的地方,刚刚废除“强奸犯只要与受害人结婚就可以免遭惩罚”的魔鬼规定。
相比之下,我们的上一代女性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中长大,顶着红扑扑的脸蛋,挥着结结实实的拳头。回到家庭她们是能拿着擀面杖追打老公的厉害角色。哪怕是退休,这些人也继续在广场舞的舞台发挥余热,伸胳膊蹬腿,睥睨四方。
到了80后、90后这一代,大多数女孩一出生就被当做唯一的宝贝捧着,拥有地位和自信。在学校,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上,牢牢压制男性达10年之久;开始进入婚恋期,有3000万的剩男等着被她们遗弃。
这么看来,中国女性不但实现了平权,甚至反超。然而在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中国的性别平等指数排名在149个国家中排名第103位,对比2006年时,中国还排在115个国家中第63位。
过去这一年,女性频繁地成为新闻的主角。性骚扰、弑母、明星家暴、产妇跳楼、杀妻骗保、打车被害,因为生理上的劣势,她们不得不承受这些致命的伤害。
试图反抗的人在背着污名化的标签踽踽独行。她们的存在和牺牲本该有更深远的意义,但很多时候只是徒增好事者的唾沫星子。
最近这些年,一会儿有学者说“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一会儿教育企业家又跳出来断言“女性的堕落导致国家的堕落”。就连哲学家说过的“一个女人才华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会做一个温柔的情人、体贴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她给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也会被偶尔拿出翻炒砸吧一遍滋味。更不用说那些在微博上公然把婚外情分为三六九等的商人了。
打扰一下,这是21世纪吗?
1945年,苏青写过一篇《女作家与美貌》,说女作家和美貌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年轻女子只要肯打扮打扮,什么地方都可以受到优待,干吗要绞尽脑汁写文章,大家饿得面黄肌瘦?”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女人似乎还没有摆脱“被看的客体”。虽然嘴上被称作“女神”,骨子里讲的还是“女德”。工作时被催婚,休闲时得看《娘道》。
《2018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G20国家里,排名最高的是法国。法国女人在全球以优雅著称。公园绿地上,总能看见推着婴儿车的法国女人,悠然自得地坐在长椅上。
这在中国难以想象,带娃的中国妇女通常都是瞪着眼怒吼,“地很脏,你不要躺上去!叫你不要玩这个,你听到没有!”
从金贵的小姑娘嫁做人妇,再当了妈,女人的生活往往就不再属于自己。个个都像三八红旗手,工作带娃兢兢业业本本分分,武能换灯泡、文能教奥数。
看起来最懂女性的,是商家。他们真正贴心地揣摩女性的心思。电商的促销广告以女性解放为主题,迎合扔掉枷锁、做自己的心理;综艺节目打着“你们手中握着重新定义女团的权力”的口号,让以女性为主的粉丝成为有投票权的“创始人”。微博上泛滥的商家抽奖,曾引发男士把性别纷纷改成女。
不过,这又加深了父权社会“败家娘们不干正事”的刻板印象。从夏娃开始,女人就禁不住引诱,走向苹果。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一家汽车公司拍摄了一则愚蠢的二手车广告:一对新人在婚礼宣誓时,新郎的母亲突然冲上台,粗鲁地揪扯新娘的鼻子、耳朵和嘴唇,仔细检查过后,方才应允。画面随后切到了二手车,广告词是“重要决定必须谨慎”和“官方认证才满意”。
当然,这一年不能说没有进步,至少,家暴等事件正在进入公众视野,不再被认为理所当然。只不过新的一年,希望“过时”的东西越来越少。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