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脑袋永远20岁”、名字长达28年都是绝密的“非著名科学家”老于同志,还是走了。
2019年1月16日13时35分,于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发布这条讣告时,在于敏的名字前加了8个身份,每一个都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称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这里面并没有“中国氢弹之父”——尽管这一说法流传甚广,就在今天于敏去世时,它也是媒体引用、朋友圈传播最多的词之一。
1961年,于敏在原子核理论领域的研究渐入佳境,但在与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一次谈话后,开始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
当时的研制起点是: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还有年轻的于敏和30多位同样年轻的科研人员,以及他眼中自强不息的信念。
这一干,就是40多年。
1967年6月17日,我国使用图16轰炸机空投完成首颗氢弹的爆炸,轰鸣声响彻地球。那一年,于敏不过41岁。
41岁的年轻人,并没有立即收到来自全中国的鲜花或掌声。相反,外界并不知晓谁是中国氢弹背后的英雄,更不知道于敏是何许人也。
时隔多年,于敏华发稀疏,当他再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这样的肺腑之言至今仍掷地有声。
上世纪80年代,于敏获得全国劳模称号时,他的名字才算真正解密。
2015年1月9日,当89岁高龄的于敏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时,不少人第一次听说他这个人,还有他的名字。
老于,是同事和晚辈们私下的叫法。
那一年,老于和同事创造出的价值,终于能和中国氢弹一样,在爆炸瞬间让所有人都记住了:就是他们,仅仅花费两年零8个月的时间,就让中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
老于,和他同时代的老科学家们,用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深藏功与名”,以及强大的科研实力,护佑着祖国的和平和安宁。
老于被推到了“首功”的位置,民间也流传着“于敏构型”的故事,说五大拥核国家的氢弹理论模型只能分两类,中国的和外国的。中国能够以最快速度实现从核裂变到核聚变的飞跃,关键是于敏的物理贡献,他因此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今天,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讣告后附了一篇于敏的生平,其中也写道:于敏以他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能在复杂纷乱的现象和数据中理出头绪找到关键,在氢弹研制许多关键性问题上,于敏都作出最主要的贡献,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氢弹之父”。
老于过去总说,“没有一个人可以独自完成全部的工作”。
他认为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这是从事核武器研制的科学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品格。”
在学生蓝可眼中,他似乎永远都是那个让人惊叹“脑袋瓜灵”的老于,“脑子永远只有20多岁”。
一年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蓝可。那几天,正赶上老于身体不好,一度处于半昏迷状态。蓝可去医院看老于,从书包里掏出一摞材料,准备讲讲最近所做的物理实验。
老于的眼皮一抬,射出一道锐利的目光,但同时警报也响了——监控仪显示,老于的血压从140忽然飙升到208。
10分钟后,老于的血压才恢复。
这段故事后来被记录在《中国面壁者》一文,引发不少读者共鸣。
蓝可说,老于就是为了科研而生的。
至于“中国氢弹之父”那些虚名,老于则轻轻一挥手,从不以此自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