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20多年的郑丹娜遇到过不少“问题学生”。遇到这些孩子,不仅老师惋惜、心疼,家长也会很茫然,即使带孩子看过很多心理医生,也还是无济于事。1月12日,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六院”)一间小会议室的“基于学校和家庭的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医教融合项目研讨会现场,郑丹娜和现场的儿童精神卫生专家、教育工作者们分享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之所以不能上学,不是学习问题,而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我就像天空中一朵孤独的云,每天这儿飘飘那儿飘飘”,当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小女孩向她的语文老师郑丹娜这样表达她孤单的心情时,郑丹娜很惊讶于她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位小女孩告诉郑丹娜,她想和同学们打球,同学们嫌她笨;她想和大家玩打沙包,大家觉得她不够高;爸爸妈妈也很忙,不理她,她觉得很孤单。
当这个小女孩长到五年级的时候,她给郑丹娜写了“悄悄话”:“今天心情不好,我拿起了妈妈的双面化妆镜和单面折叠镜放到一起,再把我的小玩偶放在一起,产生了无数的小玩偶,小玩偶惊呆了,我也惊呆了。真正的镜面只有三面,拿掉一面问题就会好很多,再拿掉一面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这不正是我现在需要的某种东西吗?”
后来,这位学生中考的语文成绩是北京市朝阳区第一名。中学阶段,她的成绩基本保持在年级前十名,但是后来这位孩子患了抑郁症。郑丹娜现在还记得这位看起来很阳光的女孩告诉她,老师我特别想跳楼,可是我都忍住了,我吃药的时候就没有那种感觉了,“看上去真的很心疼”。
最后,这个女孩高三基本上没有去上学,只是偶尔参加考试,除了语文,其他科目成绩开始下降,最终只以不到600分的高考成绩,上了一个市属院校。郑丹娜回忆说,这个孩子后来告诉她,之所以不能上学,不是学习问题,而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实际上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学习上的焦虑,而是成长和人际沟通的问题,也就是孩子的社会化出现了问题。
郑丹娜的分享引起了现场众多专家的共鸣。这些专家多年与儿童打交道,尤其是儿童精神卫生专家,对于我国青少年儿童精神心理的健康状况及其原因,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
家庭孕育了很多健康孩子,但是也养育了很多病孩子
北大六院党委副书记、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刘靖在研讨会上表示:“我们作为心理卫生工作者,特别深刻地体会到很多孩子的问题都跟家庭是有关系的。”刘靖举例子说,有的孩子因为有攻击破坏性行为来就诊,再问家长,家长就会说他妈妈过去就是这样的,孩子稍微有点表现不好就会打骂孩子,或者从小就是在爸爸的棍棒下长大的。
“家庭孕育了很多健康的孩子,但是也养育了很多的病孩子。”刘靖以她的临床经验分析说,如果说家长是这样的养育方式的话,孩子要么就走向焦虑抑郁,要么就沿袭了父母这样的行为模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以门诊中常见的多动症患儿为例,刘靖说:“家庭的不稳定会让孩子们天天在想,爸爸妈妈哪天要是离婚了谁会要我?我会跟谁?我以后生活又会怎样?如果一个孩子天天在这样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学习,他能集中注意力吗?”
北大六院儿童病房主任曹庆久表示,在该病房接受治疗的都是病情比较重的孩子,有明显的自伤和自杀倾向。“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生病很多都与家庭和学校有关,应该说家庭因素占比很大。我们上周接收的孩子,60%到70%的父母都离婚了,有一天收了4个孩子有3个孩子来自离异家庭,所以家庭离异对孩子的影响确实特别大”。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曹庆久特别希望学校、家长和医院能够联合起来帮助出院的孩子重返校园和社会。他说:“我们在给孩子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单靠我们的力量让孩子再重返学校、重返社会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改善孩子的症状,但问题是他症状改善之后能不能再去上学?到了学校之后,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和病好以后家长对他们的期望能不能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这不是我们医生能够左右的问题。”
我们不能仅仅坐在诊室里面等孩子,应该走出去
刘靖说,北大六院儿科诊室的医生常年处于加班状态,下午的门诊一般都要看到晚上9点以后,甚至凌晨,“实际上我们每次能看的孩子真的是非常有限,所以我们越来越觉得,我们不能仅仅坐在诊室里面等孩子,我们应该走出去,在预防的层面多做工作。”
北大六院儿科医生刘豫鑫的孩子正面临小升初的问题。刘豫鑫说,她最近一次参加家长会,从班级老师到校长讲话,都在讲如何摆脱焦虑、直面现实情况。这让刘豫鑫感受到从学校层面进行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益人群将会非常广。
刘豫鑫表示,现在基本上每个中小学都有心理教室,医教融合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心理教室以及负责老师的作用,此外,也欢迎这些老师来北大六院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北大六院曾在2008年对北京市西城区的教师做过关于多动症的培训,当时培训了8所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据了解,多动症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大约在5%左右,当时参与培训的北大六院儿科医生杨莉表示,老师们的反响很好,因为多动症孩子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这种培训,老师们识别出了这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及时的干预,一批孩子及时到医院就诊。
刘豫鑫和杨莉同时强调了在筛查、帮助过程中的保密问题,避免给孩子标签化,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病耻感,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治疗康复。
培养家庭健康师
2016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与北大医疗脑健康联合发布了《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心理成长指数白皮书》,该项目基于对北京市6个中心辖区内的50所中小学学生和家长的调查,有效量表3万份。调查显示,8.96%的被调查小学生存在异常情绪症状,约有10.65%人存在异常品行问题,约有9.61%的人存在多动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异常比率偏高,约为31.25%。
3年后,这三方负责人再齐聚一堂,联合开展“基于学校和家庭的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医教融合项目,并首先引入“家庭健康师”的概念。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项目组计划2月底在北京房山区启动第一个家庭健康师培训班。这个培训班和学校对接,面向学生家长开展,由于这个班还处于实验阶段,所以免费对家长开放。
至于培训的具体内容,谢春风介绍说,培训会基于教育的基本问题,比如对家长该如何认识孩子、理解孩子。然后是让家长提高自身的教育修养,要懂一些最基本的教育知识。此外,从医疗的角度让孩子和家长懂得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如何进行识别和早期干预。初步设想是,经培训合格的家庭健康师再去培训其他家长。
刘靖补充说,对家庭的指导非常复杂,“我们希望可以教会家长调控情绪的能力,同时也让一些家长可以识别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进行及时的纠正干预。”
刘靖表示,最后希望这个项目可以形成一个模式,通过学校这一载体,能够作用于家庭,让家庭做更多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从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