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we must first of all conduct ourselves honorably.’同学们,这句话我们应该怎么翻译?”台上的主持人问。
“打铁还需自身硬。”沉默一会儿,有同学率先抢答。
这是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1601团支部(以下简称英语1601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的环节:基础笔译,习近平经典语句翻译。
据了解,该团支部为东北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1+100”示范团支部,曾多次获得“活力团支部”、先进班集体称号,支部举办的主题团日活动多次被校团委评为优秀。
持续14年的主题团日活动
2018年9月26日下午3点30分,东北大学大成教学馆208室。
英语1601团支部按照校团委统一安排,开展了主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精神”的团日活动。
团支书李旖妃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基础笔译是当天活动的最后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开场小游戏、实践经验分享、团课宣讲等部分。
在基础笔译环节,同学们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讲话”的部分官方英文翻译选段,然后大家讨论如何翻译成中文,讨论后,再选取几位同学发言,朗读翻译版本,最后与原文对比,查看翻译的差距和优缺点。
这位95后团支书说,之所以设计这个环节,一方面是与专业特色有关。“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经常接触口译、笔译之类的训练,这样做可以在开展团日活动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
“另外通过翻译,我们可以逐字逐句地深入理解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和精神,而非走马观花式地看一看而已,同时还能引导同学们多关心国家大事,紧跟时代的热点问题和党团的最新思想。”李旖妃补充说。
这位团支书说,像这样具有专业特点的团日活动他们办过不少,“中英文短剧表演,英文诗朗诵,名人名言朗诵,表演日常学习生活的小剧场等”。
在东北大学,类似的主题团日活动,并不只是英语1601团支部独有,全校990个基层团支部每月都会按时开展,这一“传统”自2005年起,已持续14年。
“东北大学现已逐步形成了‘学校规划,学院推动,辅导员、班导师指导,团支部自主设计和实施’的主题团日活动推进体系。”东北大学校团委严思迪老师介绍说,“对于团日活动,学生们的反响很好,尤其是毕业的校友很多都觉得团日活动是当时加强班级凝聚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激励团员参与
2018年9月15日,在接到校团委要求组织主题团日活动的安排后,李旖妃马上开始准备筹划。“首先,我们3个团支委成员商量了大致的活动框架,确定后把内容传达给班里的5个团小组,每个团小组组长组织组员开始准备。”在英语1601团支部,为了方便联系同学,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全班30人,以寝室为单位,划分成5个团小组。
在筹办活动时,团支部主动征求大家的意见。李旖妃通过团支部内部的小调查发现:同学们最大的建议是“活动形式需要创新”。
如何把活动办得有创新性,吸引大家的兴趣呢?对此,李旖妃说,“我们把组织权放到所有的同学身上。当所有人都能从一个参与者变成一个组织者,那么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就能自然而然地高起来。”
她举例说,当自己接到团日主题,就会告诉全班同学,主动问他们希望用什么样的形式办活动。“他们有的可能会说要搞一个配音大赛,有的可能说要搞一个知识竞赛,那么我们会询问如果是知识竞猜出什么题,配音大赛配哪些音,同时我们还会一起商量这些活动是不是要去买奖品等”。
在东北大学,各个班级均实行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由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由此,原本3个人的团支委便可以借助班委会群策群力。
“班委、团支委加进来,大概占到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这样我们就更有凝聚力,人多力量大,点子也多,还可以更好地凝聚大家。”李旖妃说。
为了鼓励同学们真正参与到主题团日活动中来,2017年东北大学出台《东北大学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其中明确指出:参加一次团日活动,计0.25学分。
据了解,东北大学校团委设计了专门的网页来填报审核相关信息与活动。其中必修学分有六大类:思想政治教育类,能力素质拓展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社会工作与技能培训类,综合奖励及其他类。
团日活动就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类,要求全员参与,按时在网站上填报相关信息,团支书、院团委、校团委分三层审核同学们填报的信息。
团支书培养支持基层团组织建设
李旖妃介绍,虽然主题团日活动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操作起来并不浪费时间,“一般情况下,从接到通知、准备筹划再到办完活动,一周左右就可以结束。”之所以如此顺畅,也源于李旖妃对团日活动的熟悉程度。
“我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团日’的概念,这些经验都是一步步总结出来的。”李旖妃在高中时是班长,刚入学的时候,她认为自己做班级工作有经验,因此主动竞选了团支书。
但初入大学,她和同学们并不熟悉,加上对“团日”的概念也模糊,因此那段时间李旖妃感到“比较茫然,不知道怎么办”。
作为一个团支书岗位上的“新人”,她不断请教学院里的学长学姐,“学姐带着我去借教室,设计流程,就这样一回生、二回熟,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据了解,为了帮助新入学的基层团支书开展工作,东北大学每年10月都会开展基层团支书培训,其中主要包括:团支书的相关工作能力和职能培训,第二课堂的操作事项,团日活动如何开展等内容。
“这样让大家对团的工作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也是对团支书最直接最前沿的一个培训。”校团委严思迪老师介绍说。
李旖妃告诉记者,经过培训自己才第一次清晰地明确了职责和任务,知道了如何开展团组织的相关活动。“同时校院团委也会组建QQ群,把各级的团支书联系到一起,互相取经,互相交流,及时反馈问题,有利于团支书工作的开展。”
在基层团支部建设中,英语1601团支部也十分重视民主建设。团支部每年都要开民主评议会。包括团干部在内所有班委成员都要在会上述职。
“班团干部会在同学们的面前报告自己这一年的工作内容、工作成果以及不足之处,让全体同学来评判衡量工作能力,是否胜任这个职位,是否还希望他在未来的时间里继续担任这个职位。”之后,全班同学采取匿名的形式,为每名干部进行打分,最后统计结果。
在这期间,允许其他同学自荐或推荐他人来担任干部。班团干部之间也会互相评价。除此以外,班长和团支书还会接受辅导员的额外考核,综合同学、班团干部、辅导员的意见,确认最终的新一届班长和团支书人选。
据介绍,每年11月,东北大学校团委会在全校范围组织评选活力团支部。所有团支部都可以报名,经过学院筛选,校团委评定,评选出30个活力团支部,并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
当问到对“团支书”这一岗位的看法时,李旖妃认为,“团支书连接着校团委和本班同学。如果没有团支部组织的这些活动,同学们就没有什么机会聚在一起聊聊自己的状况,也不可能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花时间去学习理论讲话。”
她认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好,还需要把自己放到社会、世界的大背景下,去思考自己承担的责任,需要通过学习把理论知识内化于心。
面对本班的团支部建设,这位在岗两年半的团支书也坦言,现在的工作与之前相比也增加了难度。
刚入学的时候,大家空闲时间多,学业压力小,参与热情高,但到了大三之后,保研、实习等事情逐渐占据同学们的时间,“找个时间把大家聚起来确实不容易,需要搞好几次的投票才能确定一个时间”。但李旖妃告诉记者,虽然难度加大,但是同学们还是很爱参加团的活动。
实习生 杨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