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3月0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军事看点

英雄背后的英雄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3月07日   12 版)

    李玉枝和麦贤得。 周道先/摄

    扫一扫,看视频

    从挂着木质牌匾的诊所拐个弯,就能看到一条汕头最普通的老街巷。这里有潮湿的青苔、灰旧的墙砖,居民楼总是遮住一层小院的阳光。

    李玉枝每天早上都会打理好满院的花草,然后穿过院子,到街角的菜场买菜。很多人都认识她,叫她李奶奶或玉枝阿姨。在电视上,她还有另外的身份: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拥军模范、中国好人、战斗英雄好妻子……

    照顾“8·6”海战中的战斗英雄麦贤得47年,李玉枝的故事感动过很多人,她也去过很多地方接受荣誉。但这位“全国好军嫂”最惬意的还是回到自家小院里,最喜欢的身份,是“麦贤得的妻子”。

    “我这辈子只是做了该做的事。”71岁的李玉枝这样回顾一生。

    在崇敬英雄的年代走向英雄

    1965年8月爆发的那场海战已经过去54年,汕头外的海域一片安宁,但遥远的炮火声依旧时时出现在麦贤得和李玉枝的梦中。

    那一年的8月6日凌晨,国民党两艘猎潜舰入侵福建东山岛海域,麦贤得所在的611艇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战火在海面蔓延,611艇在追击敌舰“章江”号中被炮弹打中,3部主机被打坏,前舱进水。就在轮机兵麦贤得赶往故障机器检修时,一块飞来的弹片打进他的右前额,插到左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

    麦贤得从昏迷中醒来时,额头流出的鲜血和脑浆已经黏住了眼睫毛,但战斗还没有结束。他说不出话,只知道检修任务刻不容缓。凭借平时练就的一手“夜老虎”硬功夫,麦贤得咬着牙在摇晃的机舱里摸索着一个个阀门和管道。终于,他摸到一颗拇指大小的松动的螺丝钉。凭着坚强的毅力,他用扳手拧紧螺丝,保证机器恢复正常运转。611艇重新投入战斗,3个小时后,“章江”号被击沉,麦贤得一下子昏倒过去。

    那一天,汕头附近海域战火纷飞,人民解放军海军取得了新中国成立后最大一次海上歼灭战斗的胜利。17岁的李玉枝在183公里外的汕尾市广播里,第一次听到麦贤得的名字。

    “海战打起来的时候,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都是英雄。”李玉枝记得那时医院组织给海战伤员献血,大家在街上排起长队。之后她又看到新闻、纪录片、小人书,里面的故事主人公都是麦贤得。

    1971年,麦贤得的身体在经过四次脑手术治疗后逐渐康复,但不可避免的后遗症让诸多爱慕他的姑娘望而却步。李玉枝是个例外。经人介绍,在第一次会面后,李玉枝就认定了麦贤得。

    在李玉枝的记忆里,那天的麦贤得年轻帅气,穿着白色背心,身材高大,正在打乒乓球。见到一直崇敬的英雄,李玉枝的心里忽然有些难受。

    “这样的英雄受了伤,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家庭,以后没人照顾他该怎么办呢?”为了避免直接见面互相不了解的尴尬,李玉枝躲在远处装作报社记者,她一边偷偷打量着麦贤得,一边担心着。

    不久后,两人第一次正式相亲,坐在狭小的招待所房间里,麦贤得和李玉枝只说了4句话:“你身体怎么样?”“吃药。”“工作在忙什么?”“种菜。”

    1972年的6月1日,李玉枝与麦贤得结了婚。简陋的婚礼没有红花和喜字,闹洞房当晚,李玉枝就被麦贤得的健康医生拉到一边,叮嘱了很久要如何照料麦贤得的身体。没有和同龄姑娘一般热闹甜蜜的婚礼,李玉枝从没有抱怨过。她记得离开家时母亲说过的话:“既然认准了这个人,就要一辈子对他好。”

    “那是个崇尚英雄的年代,他需要人照顾,我也愿意照顾他。”李玉枝说。

    “她是真的无怨无悔”

    睡觉时在手腕上系一根绳子,是李玉枝多年来的老习惯。由于脑部受伤,麦贤得在康复初期患有癫痫病的后遗症,语言能力也受到影响,有了这根绳子,夜里只要麦贤得拽一下,李玉枝就会醒来。

    习惯始于结婚后麦贤得第一次病发。

    那时李玉枝白天要上班,又要照顾麦贤得,晚上睡觉总是很沉。有一天晚上她被麦贤得的动静惊醒,才发现他口吐白沫,两眼圆睁,被子都被踢到了地上。李玉枝吓坏了,爬起来披了外衣就去敲隔壁医生的门,后来才知道麦贤得是癫痫病发作。

    此后,李玉枝很少睡过踏实觉,因为担心丈夫的身体,即使系着绳子她也总是睡一会儿醒一会儿。

    因为伤病,麦贤得的脾气有时很暴躁。李玉枝记得一次准备和麦贤得一起去拜访老班长,出门前突然下起雨。李玉枝劝麦贤得明天再去,心里把老班长看得非常重的麦贤得突然暴怒,大声指责李玉枝不懂事,甚至一怒之下把她的东西都扔出家门。

    受了委屈的李玉枝哭着回了娘家,她知道丈夫的脾气都是因为伤病,但心里还是非常委屈。然而第二天,李玉枝还是放心不下赶回家,到了家门口,她看到麦贤得正红着眼眶在等她。

    那是李玉枝第一次见麦贤得流泪,从这以后,她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家。

    “跟他在一起快50年,他很少流眼泪,伤病再痛再苦都咬牙忍过去了。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军人的毅力,我是他妻子,要配得上他。”李玉枝说。

    为了做好战斗英雄的妻子,李玉枝也习惯了把苦日子当作平常的事对待。1989年海军家属院改建,院里的居民都需要暂时搬出去住。为了照顾麦贤得行动不便,同时方便接送年幼的子女上学,李玉枝拒绝了部队提供的楼房,选择住在位于废弃石炮台公园内的教导队。改建的那3年里,李玉枝一家就住在石炮台边上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房中。那是台风登陆汕头市的通道,李玉枝从来不提。

    “她是真的无怨无悔。”曾任汕头水警区政委的刘国江是麦贤得的老首长,即便是他也是后来才知道麦贤得一家的住处。谈起李玉枝,他的记忆中总停留着一份营养餐的味道。和麦贤得一同住院养病的日子里,李玉枝每天来看望麦贤得,都会做两份饭菜,给刘国江也带一份,里面的汤总是上午买菜回来现煲的。

    刘国江偶尔会看到李玉枝胳膊上有淤伤,几次询问后才知道是麦贤得病发时控制不住脾气留下的。这时李玉枝就微笑着把袖子挽下来遮住淤青,不在意地说句“没事”。

    2015年,李玉枝因照顾战斗英雄麦贤得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刘国江开玩笑说:“以前是‘拉郎配’,现在成了英雄配模范。”

    “希望人们不要忘记‘麦贤得’这个名字”

    被称为“拉郎配”,李玉枝也笑着应下。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年轻时的她更像是“阿麦的粉丝”。

    47年过去了,“阿麦”变成了“老麦”,但李玉枝心里那个认真坚毅的麦贤得始终没有老去。两人出门散步时,遇到随地乱扔垃圾、违规支小摊占用人行道的,麦贤得总要上去管一管。有人说麦贤得是“老糊涂”,麦贤得生气,李玉枝就会一边安慰他,一边给别人讲道理。

    慢慢地,李玉枝也成了个“温和的轴脾气”,她看不惯违法乱纪的人和事,麦贤得的原则变成了她的原则。

    “他生龙活虎、健康的时候我没看到,这么多年也就这样过来了。挺好的,他现在依旧是个军人,有原则有毅力。我这些年都是在向他学习。”李玉枝说。

    从2012年起,麦贤得和李玉枝每年都要去家乡的母校汫北小学支教捐款,起初是买文具用品,后来是自费资助奖学金。在2017年麦贤得被授予“八一勋章”的前一天,李玉枝还带着学生们到广东省梅州市参观叶剑英故居。

    6年级学生麦稼远曾跟随李玉枝和麦贤得参观汕头大学,他记得1个多小时的路程,这两位古稀之年的爷爷奶奶在摇晃的车厢里照顾了他们一路。从那时起,麦稼远决定以后也要当兵,做个像麦爷爷那样的军人。

    听过李玉枝在课堂上讲述麦贤得的故事,6年级学生麦正楠的心中同样埋下了要做军人的种子。他要去当海军,最好能去麦爷爷待过的“海上英雄艇”,“要更多地为国家贡献力量,努力完成爷爷奶奶的愿望”。

    由李玉枝和麦贤得牵头捐助的多功能一体楼在今年4月就要建成了,有人说这是汫北小学的“英雄”楼,李玉枝坚决不同意。“只要孩子们记住英雄的精神就够了,我们捐助不是为了求名。”

    47年来,麦贤得的脾气渐渐平缓下来,他喜欢喝茶和练书法,也学会了拉着李玉枝的手,给她买好看的裙子。岁月在两人间传递的不止是愈久愈浓的爱情,还有军人的品质与精神。

    “李玉枝身上发扬着麦贤得的英雄精神。”刘国江说。

    如今,在李玉枝的熏陶下,他们的一双儿女也走进部队成为军人。儿子麦海斌从海军原后勤学院毕业,主动要求分配到一线作战舰艇。1996年抗击台风时,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女儿麦海珊从海军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某医院工作。2011年,在执行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安保任务时荣立三等功。

    一生陪伴着英雄,培养了两个军人,李玉枝却放弃了成为军人的机会。结婚前,部队首长说为了方便照顾麦贤得,可以把家属调进部队,穿上军装,李玉枝拒绝了。她要凭借自己的力量给麦贤得一个最普通的家庭,而不是享受特别的优待。

    事迹被报道后,有人说李玉枝是英雄,她只是摇头。

    “我的一生走到现在,只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不要离开老麦;还有一个,是希望人们不要忘记‘麦贤得’这个名字。”2019年春节后一个普通的早晨,李玉枝拉着麦贤得的手轻轻地说着,眼底闪烁着泪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3月07日 12 版

英雄背后的英雄
美军在叙利亚欲撤还留为哪般
列兵的突击
图片新闻
视频征集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