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发布了一组数据:东湖绿道自2016年年底开通以来,接待游客总量近4000万人次,其中,15~44岁的游客占比近八成。
东湖是位于武汉市中心的城中湖。上世纪70年代起,东湖水质逐年恶化,甚至一度降至V类,饱受诟病;湖边道上一度车流不息,充斥着噪声尾气,行人避之唯恐不及。
在喧闹的武汉,这条湖边绿道短短几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巨变,从而成为年轻人爱去的休闲天堂?
95%的游客来过还想来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挥别持续了近一个月的阴雨天气,武汉转暖放晴。在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班的杨女士同时接到了两拨儿朋友的邀约:“春天来了,一起再去东湖绿道走走?”“一起去绿道骑行?沿路逛逛网红书店、美术馆?”
这条湖边绿道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内,它于2016年年底开通,总长101.98公里。
从城市出发,市民只需花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即可漫步湖边、泛舟水上,步入森林、极目楚天……事实上,这条绿道武汉许多市民已去过多次,缘何一去再去?
3月6日,记者步入其间,只见山、林、泽、园、岛、堤、田、湾,8种自然风貌沿道分布,错落其间。时值初春,红梅怒放,杨柳拂绿,碧波荡漾,野趣盎然。
百余公里绿道仿佛一条“超级项链”,将散落在东湖33平方公里的各类“珠贝”一一串起。春夏秋冬,7段主题景观道步移景异:听涛道听涛赏梨,看梧桐秋色;湖中道池杉林立;白马道十里桃花;郊野道枫林醉晚;森林道登高观澜;磨山道品楚风汉韵;湖山道荷红茶香,尽揽湖光山色。
与自然野趣交相辉映的是,绿道沿途,除了湖北省博物馆、楚天台、行吟阁、放鹰台、周苍柏纪念馆等历史人文景点,还新布局了“时见鹿”书店、杉美术馆等,成为年轻人新的“打卡”胜地。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介绍,2016年,东湖绿道入围联合国人居署“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并在联合国人居大会上获全球推介,成为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第一个示范项目。2018年,《武汉东湖绿道实施规划》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颁发的“规划卓越奖”,这是国际规划界最高奖项。
作为串联东湖各景点的绿色纽带,这条绿道也为东湖旅游带来了超高人气。据管委会统计,游客来东湖,“逛绿道是首选”。
这条绿道也正成为“市民的绿道”。数据显示:每逢节假日,游客量均在50万人次以上;其中,逾七成游客来自武汉市内;95%的受访者初试绿道后表示“还会再来”。
十年治水还绿于民
“已经数不清这是今年第几次来了。”3月7日上午,市民刘女士与两位好友漫步东湖,在她们看来,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湖水变清了”。
但是,曾经的东湖与湖边道并不是武汉人郊游的首选之地。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东湖周边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缺乏,东湖一度成为武昌、洪山地区的“天然污水处理厂”,水体浑浊。人们不敢下湖游泳,去湖边散步也得“选着地段走”。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开始向生态资源优厚的湖区索地。围湖造田、围网养殖、填湖建设房地产……“那时候,城市更多是在向东湖索取,城湖关系处于紧张的常态,东湖水质一度下降至V类。”在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看来,这是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粗放发展的一个缩影。
而沿绿道行走,最先亲密接触的便是两边的湖塘。“湖塘环境好坏,决定游客对绿道和东湖的第一印象。”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康玉辉博士说,此前,东湖个别子湖和湖边塘水质不理想,有的水质还下降到Ⅴ类甚至劣Ⅴ类。
2009年起,随着《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武汉市委市政府围绕东湖治理,推出系列举措和办法。武汉市水务局专门成立了污水管理处,成为全国首个单列出来专职污水处理的处室机构。
东湖治污成为该处成立后的第一要务。“穿山入地”建立骨干污水收集网,全面截污逐个“销号”,结束污水直排东湖的历史;直面治污难点,向初期雨水“宣战”;借力高校科研院所,综合处理实施生态修复……2016年,东湖水质迎来拐点:主湖水质进入“Ⅲ类时代”,全湖整体水质持续向好。
在东湖边生活了20多年的李先生记得,以前,东湖风光村附近官桥湖水域常常出现污泥向水面上泛的现象;自从东湖大规模截污后,“污泥上泛”基本绝迹,湖水变得清澈,难闻的气味也随之消散。
2017年,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公布,东湖整体水质由劣Ⅴ类转变为Ⅲ类,“呈现出40年来最好水平”。
绿道两岸舍与得
水清了,如何让绿道两岸风景更美?
“人们到绿道散心,自是为寻找那一份自然野趣。我们不做绿道的‘整形师’,只做‘美容师’。”在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看来,绿道建设背后,存在着“舍与得”的辩证关系。
在东湖绿道范围内,生存着上百种野生动物。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绿道专门规划了13条生物通道。一些管状涵洞和箱形涵洞、步道分布其间,野兔、松鼠等可以自由穿行。
绿道在建设过程中还曾为27棵大树“让路”。
根据规划,绿道分为自行车道与步行道,自行车道宽度不低于6米。但在磨山段,记者看到,有一段自行车道却是特例:仅有4米宽。原来,在磨山狭窄地段,有27棵紧贴路边的大树,如果修建6米宽的世界级标准自行车道,这些大树将遭遇永久性搬迁或砍伐。
考虑到大拆大建换取的只是一年几次的自行车比赛,磨山道维持原有的4米宽度不变。此外,为让绿道两边树木更繁盛,管委会在绿道建设过程中还增种了5万多棵树。
在湖光田园、深林湿地之间穿行,游客可以领略风景变换。最近,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发布的民调显示,在绿道,市民喜爱的休闲方式依次是:徒步、约跑、骑行。
然而,早先,湖边道有的路段一度每日车流不息。其中,作为东湖二十四景之一的曲堤凌波沿湖路景观道,曾被作为武昌通往洪山区、光谷片区的交通要道,行人过马路还得人让车。
“让城市安静下来”。绿道建成后,管委会对全线实施禁行机动车,只允许观光电瓶车、自行车和行人通行,或在湖面坐船游览。百余公里绿道终于得以远离噪声尾气。
不仅仅是岸上绿道,东湖的水面“绿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年,一些武汉游客发现,盘踞东湖水面多年的“木划子”逐渐销声匿迹了。
早先,这些装发动机的“木划子”和烧汽油的快艇,统称小游船,最多时达1000余条。它们不按规定航线行驶,宰客拉客,安全性差。景区接到的投诉一半以上与之相关,曾长期成为“东湖管理之痛”。
2019年伊始,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正式启动小游船收购工作。2月10日,超过九成船主已签约交船。管委会公布,收购完成后,将全面禁止经营性汽、柴油船舶在东湖水域通行。未来,将逐步加大纯电动游船投放力度,确保游览运力,将船只对东湖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还东湖“水上绿道”以清爽。
“围绕东湖与绿道的种种举措,换来了绿水青山;而绿水青山,真正换来了金山银山。”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一一列举:2018年,东湖风景区接待游客2092.6万人次,同比增长62.8%,创历史新高;全年旅游收入共7.6亿元,同比增幅58.3%。
2019年年初,大数据平台腾讯文旅发布《2018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报告》,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入选2018年国内旅游热门5A自然景区Top10,名列第四。
本报武汉3月10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朱娟娟 通讯员 钟国 彭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