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驻马店市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全收有点发愁,他曾经努力地把家乡的年轻人介绍到城里打工,现在他又努力地想把外出的年轻人吸引回来。可“嫁出去的女儿”怎么带回来呢?他琢磨了很久。
拐子杨村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村里的年轻人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包括年轻时候的张全收。他在家附近卖过冰棍、做过爆米花、开过馒头店……到了30岁仍一无所有,揣着从邻居家借来的170元,他南下跑到深圳寻找机会。
“河南是农业大省,外出务工人员多,大家结件去一个地方后,人一多,工厂少,就挑剔了。”在外来人口聚集的城市打工,张全收发现并不容易:农民工待遇低,经常被克扣、拖欠工资,在街头还常被查暂住证。
那几年,张全收开了一家小吃店,经常会遇到一些因找不到工作而露宿街头的河南老乡,他好心给点儿吃的,聚集在他周围的老乡就越来越多。“我也是从农村走出去的,知道他们不容易,就会想办法帮他们找工作。”
渐渐地,张全收探索出了一套“全收模式”:将松散的劳务工组成“务工团队”,工厂要人时再“打包”送出去,他向企业收取中介费。张全收的业务曾一度一年比一年好,最多时手下有一万七八千人,除了珠三角的深圳、东莞,还有粤北的清远、韶关,甚至福州、厦门的企业都有他的员工,他也因此被人称为“农民工司令”。
不久,拐子杨村也传开了他的“美名”。刚开人力公司的第一年,村里的小学倒塌了,村支书打遍了电话求支援,只有张全收答应了。“我那时也才挣了8万元,就问村支书盖小学需要多少?他说,25万元。我说好,就是得盖慢一点,我这边挣着,你那边盖着。盖得快了,我没有钱给。”
小学最后盖起来了,拐子杨村的村民提到张全收就赞不绝口,“家乡人知道我饮水思源,有了一点成绩也不忘家乡,后来,组织就推荐我回家竞选村支书。”2008年,张全收当选为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自掏腰包为村里建桥修路、建村室、建文化大院,并为全村人购买医保。
为了让村民找到致富的路子,张全收出资10万元挑选了50名村民代表到深圳参观考察农业产业项目,学习经验。回来就帮助有意向的村民流转土地,搞土地经营。
这些年来,在支持家乡发展上,张全收先后捐了数百万元。“我就想一步一步走,自己出一部分资金,国家也支持一点,把村容村貌搞好,再做些产业出来,这样慢慢地不是‘大’振兴,也是‘小’振兴。”张全收认为,乡村振兴必须选好带头人,真抓实干,选择产业要因地制宜,“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产业选得不对,也会耽误事。”
当了11年的村支书,张全收直言乡村振兴不容易,“把人带出去容易,带回来就难了。”他告诉记者,拐子杨村没有什么特色经济,基本还是靠种地为生,前两年村里发展过大棚蔬菜,但技术不行,遇上气候不好的年份,收益就不行。
拐子杨村也在积极试水发展产业,但又缺少有想法的年轻人。从2016年开始,张全收就决定先把村民的素质提上来。他设立培训机构,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包吃包住并保证就业,也让他们出去开拓眼界,再回乡干产业。
“乡村振兴要边走边干,我现在一边在联系公司里的年轻老乡,看谁愿意回去发展的,我给予支持;一边慢慢把村里的基础设施建好,打好发展的基础。我相信,年轻人慢慢会回来的。”张全收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