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3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回眸

最后一班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杨宝光 实习生 刘开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3月19日   07 版)

    3月1日,为期40天的春运平稳顺利结束。与此同时,2019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也落下帷幕。广大青年志愿者在这一天正式结束春运服务工作。

    记者发现,虽然春运高峰已经过去,但北京西站的返程旅客依然很多,其中大部分为进城务工人员。“现在的人已经少很多,春运高峰时期,旅客都挤到屋子里了。”北京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协会的马菡在北京春运志愿者之家说。

    马菡是来自首钢工学院的一名学生,春运期间她全程参与了北京西站地区志愿服务活动。她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宿舍室友都已经返校,一直催促自己回去。“她们都是提前回校,我一般临开学才能回去”。

    谈起即将结束的春运,马菡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这期间,为了保障按时到岗,她每天都提前到达,“基本上都是提前过来,一般7点上岗6点半就要到,不能卡着点过来。”为此,家住石景山区的马菡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春运刚开始时,马菡还有点小犹豫,“春运这么长时间,天天这么早起吗?不过现在往前看,其实也就这么过来了。”她告诉记者,自己的春运时间是伴随着回答问题度过的,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现在客流量下降了,岗位上空闲时间多了,反而觉得过得慢。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的客流量比平时增加数倍,对志愿服务也造成了很大压力,为此北京西站地区志愿者协会增加了更多岗位,“春运的时候有30多个岗,平时没有这么多,一般出了地铁,南广场北广场都有志愿者。”马菡介绍说。

    面对数量众多又着急赶路的旅客,马菡表示人多的时候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可能拧个瓶盖的时间,就会有人问你,去什么地方,怎么走,等等。”

    随着春运旅客压力增大,突发情况也需要青年志愿者及时处理。春运期间,旅客行李比较多,在上下扶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行李不稳掉下来的情况,这时除了专门的电梯工,青年志愿者也需要密切注意,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及时关掉电梯,保障旅客安全。

    马菡介绍说,面对旅客突发疾病或晕倒的情况,青年志愿者也需要及时作出处理,一方面附近的志愿者要及时通知医疗人员,另一方面还要维持好秩序,保证患者周围空气流通顺畅。

    对于春运的繁忙,同为北京西站志愿服务协会的覃振模告诉记者,“有时候感觉一张嘴都不够用”。在咨询台服务时,周围很多人围着志愿者问,这时候不仅要快速而有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还需要灵活应对,比如与一个询问去昌平某地地铁线路的人相比,优先回答去洗手间怎么走,这样既速度快也能根据需求的不同程度合理处置。

    覃振模是来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大四学生。从大一下半学期开始,每到自己空闲的时候,他都会来西站做志愿服务。“我刚上大学是2015年9月,而北京西站地区志愿者协会是在2015年10月成立的,可以说我上大学和协会成立是同年的。”2018年12月,完成申报公示后,他被评为西站地区的五星级志愿者。

    谈到做志愿者,他告诉记者曾经有段时间自己“也想过放弃”。大二之前,覃振模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学习,冬天,为了赶上上午10点的志愿班次,他需要早上6点半起床,之后坐中巴车从涿州赶往西站。晚上回去的时候,没有公交车了就只能打黑车。“之前有同学和我一起来的,但由于路途太远,太辛苦,很多人都没有坚持下来了,最后越来越少”。

    回忆4年的志愿者经历,覃振模表示获得认可会觉得很开心。2016年暑假期间,有一个外国友人找到他询问怎么进站,当看到车票显示的信息时,覃振模意识到这是一趟从北京西到香港九龙的列车,当时这类列车只能从出入境联检厅进站,而联检厅离当时的位置还有六七百米的距离,看到他们一家五口人,行李也很多,于是他提出送他们过去。路上外向的覃振模还主动和他们聊起在北京的见闻,结束时他们拿出50元小费送给覃振模,“我没要,于是就提议要不然拍个合照吧,他们也很愉快地答应了。”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语言沟通是困难之一。其中不仅要求青年志愿者的外语能力,还要求有足够的耐心。为了方便交流,青年志愿者不仅要准备翻译软件,还需要准备一个小本子,把自己听不懂或表达不清的地方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之前我到一个地方玩,不太敢问路,现在就是比较放得开。”长期的志愿服务经历提升了马菡和覃振模的人际交流能力。

    马菡告诉记者,一次自己和同学去西单逛街,听到旁边有一对亚裔外国情侣问路,马菡立刻转过头比划着告诉他们怎么走,“他当时先愣了一下,结束的时候,他和我说谢谢。”事后,同学笑称她落下了“职业病”。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马菡和覃振模还遇到了很多被别人不理解的时候。覃振模告诉记者,一次在岗上,志愿者的创可贴没了,当时旅客就很生气地质问,“你这应该有创可贴,你没有还算什么志愿者。”

    同时,有的人在购买一卡通时,买的是纪念卡。纪念卡不退不换,很多人不知道这种情况。临走时,旅客因为不能退卡会有情绪,覃振模说,“一次,有人因为不能退卡就拿卡敲玻璃,感觉要把玻璃敲坏了,那时候还是挺害怕的。”

    谈到春运结束以后的计划,马菡表示“希望自己今后能不断学习知识,因为旅客问的问题,回答不上来会很尴尬。”覃振模则表示,“春运虽然就要结束了,但志愿服务精神会一直传递下去,自己有空闲的时候还会过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杨宝光 实习生 刘开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3月19日 07 版

青年创新工作室助年轻人收获成长
“我感受到了中国积极开放的投资环境”
最后一班岗
长春:火车站多了3000个帮手
一所大学与一所小学6年科普牵手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