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志的历史记叙中,对于地方城市建置的记载,为我们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中追溯旧时城市的山水、街巷提供了可能。以南宋时期宁波地区地方志《宝庆四明志》为例,这部方志卷首附有《罗城图》《府治图》《郡圃图》《府境图》四幅地图,分别描绘了南宋宁波(时称庆元府城)外城内、地方官署城内、官署花园和府境疆域情况,并在志文中辟有记载城内坊巷、桥梁信息的专门条目。《罗城图》中交织的街巷、水道,高耸的天封塔,广阔的月湖仍存留在今天的宁波城中,将方志中的这些信息和城市里现存的遗迹、建筑结合起来,辅以沿用的旧街道线索,则有机会将旧时的城市“复原”在现今的城市版图上。一部图文并茂的旧志就如此将一座千年古城的古与今有机联系起来。
方志中对地方民风民情的记载也十分生动,卜正民在《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一书中,引用明代中期成书的《黄陂县志》对当地民风的记载:“风气渐薄,家无敝帚者,亦连车骑,饰冠裳为富贵容。”体现出志书作者对转型中的地方社会习俗的看法。而《宋史·地理志》中描述当时江南东、西路的居民个性时,则以颇有些类似现在地域歧视的口吻说道:“其俗性悍而急,丧葬或不中礼,尤好争讼,其气尚使然也。”除去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客观载录,方志中还保留着部分地方生活片段的记载,不仅补其他史籍之缺,亦是一幅幅形象的地方生活画卷。
要之,在地方志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个统一而又多元的中国。多元的是各地多姿的山川风景、丰富的地方物产和各色的城市风貌,统一的则是对地方悠远的历史的追怀,与对服务一方的乡贤的铭记,以及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以“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方志与地方的文化传承的关系,犹如家谱与家族的历史记忆。这令人想起现在地方研究学者经常利用的、台北成文出版社的《中国方志丛书》,全书共五千余册,影印自中国各地的地方旧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了20余年方完工,查阅这部丛书,不仅是对各地风情的巡礼,更能体会到编修过程中那份跨越两岸的厚重的家国之思。
范星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