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3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诗经〉文化笔记》:横来竖去,无不如意

罗旻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3月19日   08 版)

    闻一多先生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说:“诗似乎也没有在第二个国度里,像它在这里发挥过的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生活。”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原初形态,《诗经》不独涵容着先秦的文学、历史与哲学,还真切地展现着周人的社会、文化与生活。

    现在大学里通常的《诗经》课程,大多按照传统的《风》《雅》《颂》顺序,层进地来介绍这一经典,进行重要文本的精读与串讲,并在不过度打乱诗篇固有顺序的范围内,将主题相近的诗歌文本适度分类,为学生提炼与讲解诗篇之后的文化背景,使他们不仅对于文学文本有直观的感知,也能够掌握一些文化史方面的知识,较为全面地把握早期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

    然而这种以《诗经》文本顺序为核心的建构模式,亦存在一定问题。《诗经》中的众多诗篇固然经过智者的拣择,得以真切地呈现周人社会生活、文化传统乃至思想情感等诸多方面,然而相对于整个周代的社会历史而言,这些诗篇的折光又是相对零散的。因此,在维持文本固有顺序的基础上,按照诗歌的主旨,分类提炼讲解,虽然也可以展示周人生活的不同层面,但是在爱情、讽喻内容较集中的《国风》部分,难免失之疏散单一,而在政治、祭祀内容较集中的《雅》《颂》部分,又容易密集厚重,且没有明确的线索贯穿其间。对于初涉这一经典的学生而言,并不是十分妥当的呈现格局。

    与此同时,对古代经典文本的阅读与把握,仍然需要回归到特定的时代语境之中。如梁启超先生所认为,“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揉,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精金美玉、字字可信可宝者,《诗经》其首也”,《诗经》中的篇章于周人而言,既为对他们生活的多角度切实书写,又直接构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每一篇诗歌所涉及的,都不止于单独的一个角度与层面,可谓是鲜活而立体的社会史碎片。然而对于远离两千余年前那片土壤的现代人而言,要更为透彻地理解《诗经》文本的丰厚内涵,便必须较为广泛地涉猎相关的名物、史事、政治制度、礼乐精神等方面。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有言,人“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明确地把握一个意义复合体”,对于《诗经》诸篇而言,这一特定范围一方面在于两周时代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氛围所构成的既定语境,一方面在于后世读者对这一时代的语言与文化习惯的掌握、理解与追溯。因而,唯有一开始便将《诗经》文本置于其产生的语境下,才能尽量减轻现代读者与文本之间的隔阂。

    因此,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诗经〉导读》通识课程时,设想了这样的课程脉络:以周代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活为背景,依据《诗经》中所涉及的内容,将课程分为天文、地理、节令、神话、历史、祭祀、军事、外交、礼仪、生命、情志、讽喻、君子、美人等诸多专题。于是,课程内容不再是通过诗篇的解读与升华,去灌注文化与思想,而是彻底以文化与思想作为框架,将对诗篇的解读融入其中。一如孙鑛论《豳风·七月》的写作为“衣食为经,月令为纬,草木禽虫为色,横来竖去,无不如意”,《诗经》中的众多诗篇,以其丰富、立体、多角度的特质去看,应当也可以“横来竖去,无不如意”地勾勒出周人的社会文化这一长卷。

    在几年的讲授与阅读积累之后,为了与课程配套,我试图写一本较为轻松的,给学生们阅读的读本,经由《诗经》文本与周人社会生活诸重要领域的交织,引领读者从文化与趣味的角度去全面阅读这一经典。《〈诗经〉文化笔记》一书便是这些思考积淀的初步整理与试手。我也希望在日后的不断进益中,形成一本在社会生活涵盖与《诗经》文本涉猎两方面都更加完整的笔记,使读者读来能够更加举重若轻,饶有趣味。

罗旻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3月19日 08 版

耳蜗经济:用声音征服你的心和钱包
《都挺好》的热点与痛点
俄罗斯大师的青春修炼手册
21世纪的乡愁从哪里落笔
《〈诗经〉文化笔记》:横来竖去,无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