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撞见《和李安一起午餐》,着实“凶狠”的人物专访,大呼过瘾的万余字。受访者的“干货”供应远超预期,采访者的心路回旋又几近和盘托出,可谓“神文”。后来,记者雷晓宇将10人特写文章集结成书,“李安”毫无悬念地位列第一篇。书名《海胆》,内心柔软。前提,要撬开外面坚硬的壳。
“他(李安)不准备对一个记者敞开内心,他也对我一无所知”,交浅言深的忌讳、体面客套的距离,提防抑或仓皇着陷入僵局。类似宣推期套路式的车轱辘话张口就来,仿佛打开自来水龙头,滔滔不绝且没滋没味。若是“对得上”合适的切入角度,精巧的机关则会启动,耳目一新、神清气爽、余音绕梁。
雷晓宇用研究员一般缜密的解读,让李安欣然接招。影片中一个不被察觉的数字细节“1023”——那是他的生日,她求证此处蕴含对角色命运的悲悯。这波操作也出现在他另一部作品中,存心安插的、事关“创作母题”的通关密码。“既然猜到1023算你厉害,那就再告诉你一点”,雷晓宇争取到更多一手的独家资料。
侯孝贤正闲聊着小说情节,却突然卡壳想不起名字时,她及时递过一句“是《没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吧”,侯导笑开“一脸刀削斧凿的线条”。既同为爱书人,雷晓宇发问,“你最希望被谁看懂?”答曰,“米兰·昆德拉。”
与朴树对话,却多听他谈李安,似乎把“正主”晾在一边没事干。结果朴树给雷晓宇的信这样写道,“心里某一部分安顿了下来,噢,原来大师也是这么焦虑的”,好一个“今夜不设防”。
雷晓宇熟稔各类“破冰”技巧,同时又让人无从怀疑她的真诚。拿捏边界的沟通分寸,被史航一语道破“被人懂得还是有乐趣的,懂得别人也是有乐趣的”这是充分必要条件——身为陌生人,不被对方讨厌的诀窍,发生在有边界的安全区域内。
等到感性的劲儿过去,朴树直言看到自己的专访“像被当众扒光了衣服”,可又认同“这就是我”,故没有特别澄清某处讯息的需要。黄觉则着手纠正“不妥”,信马由缰之下极有可能得罪妻子的言论一定要删掉。万万没想到,此举直接被雷晓宇补充进了采访正文,誓将立体人物“画像”进行到底。同为“海胆”,黄觉寻思“我们应该是朋友”,既然如此,那就算了。
看上去一切顺利。
提问时的动机、“再现”时的倾向,多多少少带着些起话题引导作用的强势特质。与汤唯彻夜交谈“最后成文,但没有发表”,尽管雷晓宇本人表示很喜欢。虑及个人隐私的原因之外,还有她自己的动摇“和一个活生生的人争夺叙事权”,让步道德伦理更紧要,客串受访者的“树洞”。
雷晓宇经历过一次崩溃,“被采访和写作给坑了”。她在书中运用拿手的遣词造句来包装“不甘心”的理由,她职业生涯的“七年之痒”,在那时“记者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兜兜转转,一圈圈绕行莫比乌斯环,守望与受访者“遥远的相似性”。推心置腹有其“限时有效”,多么微妙,多么玄幻,多么理想主义。
“真人图书馆”告一段落,回到各自鲜有瓜葛的生活轨道。凡事一体两面,深度采访既是消耗又是疗愈。采访者夹带不少私货,加上受访对象大多是能进能退的文化圈中人,烟火稍微浸一浸,没准就发觉怎么居然一个冲动,讲多了话,太不谨慎了,以后引以为戒。而她要出戏,未免就慢了点。洋洋洒洒的专访行段间“言多必失”,探索人性的好奇心得以满足,也充分暴露自溺的习惯。可这些都是搅匀的,区别不开来。
雷晓宇说她“认了”。就像李安那样承认,按照佛教的说法,他“这辈子在色相里面打滚”。
形而上的内容容易空乏其身,不图产量。民生版面、地面频道市民爆料也挺好看,离婚调解的、打小孩的、救流浪猫的……一页页如约未至,接地气的平常日子。
生而为人,人无完人,“错”中动人。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