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医药产业为龙头、发艺文化及筛网滤布等竞相发展的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阜阳市委、市政府“双轮驱动”战略和工业转型升级、全民招商引资等专项行动计划,按照太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皖北争一流,全省争上游,打造发展升级版,实现太和新跨越”的发展目标,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主攻方向,全面加快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果。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
坚持“一尊重、五统筹”,结合升级国家经开区的紧迫需要,按照产城一体、全域统筹、融合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规划编制、规划管理、组团优化、城市更新四个方面,加快实施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必要的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
一是区域总体规划。编制了4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总体规划,完善了12平方公里的现代医药产业基地、8平方公里的发艺文化产业园、4.14平方公里的化工集中区、4平方公里的卫星城以及纺织服装产业园、筛网滤布产业园等专项规划。二是产业发展规划。委托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院、德勤摩力特、易城国际等知名机构编制了现代医药、先进制造等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发艺文化小镇、基因健康小镇规划。三是具体行动计划。委托赛迪智库等单位编制了现代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医药基地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等。
立足“生态、智慧、绿色”,推进产城融合
聚焦创新发展、产城融合,实施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点项目,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品质提升、功能完善、环境整治、生态优先、特色构建“六项行动”;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创新平台等承载体系,推动城市空间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要素资源集约集聚、加快城市功能增强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环节,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服务、住房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城市人文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能力更加提升。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承载。构建了“四纵十横”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了“一核两区”的空间格局,基础设施配套、公共平台、市场体系等硬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水、电、路、气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为齐全,公共服务体系金融、物流等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全,从早期的批准面积2.126平方公里扩区到13.206平方公里,建成区10平方公里,行政辖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二是强化平台建设促升级。聚焦主导产业特别是首位产业,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强化补链型招商,推动有条件的生产基地向研发基地、总部基地转变,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向园区集聚。依据产业规划,以“一城、三园”为建设重点,即推进商业功能的卫星城建设,谋划实施医药产业园、发艺产业园、滤布产业园三园项目,以提高产业集聚;先建设生物岛,发艺文化工业综合体、中科生物医药创新基地、医疗器械智能产业园、高端原料药和制剂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三是培育特色小镇促引领。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推进一批特色小镇建设,依托发艺文化、医药大健康、木艺文化等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以产业为核心,发掘文化内涵,注重生态景观,应用智能制造、大数据、私人订制和“互联网+”等技术理念,重点培育发艺文化、健康、基因、木业4个产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优良的特色小镇。四是强化城市配套促融合。推进人居环境及城市功能建设,目前已建设5个安置区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公租房三处约12万平方米,加快已建小区功能配套完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实施基础设施改造、管线配套整治、绿化环境提升、停车泊位增设、立面整治改造等,切实改善建成小区居住环境。 同时加快提升商业、教育、体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形成品质高、覆盖全、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推动社区用房、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就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设施与地块开发同步进行,打造便捷生活服务圈。
培育龙头带动,促进产业集聚
一是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太和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一期投资25亿元,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了目前全球规模较大、年产2000吨7-ACA的悦康生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中科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引进了高安生物细胞制备库和综合储备库等项目50多个。二是做大发艺文化。以富泰、金瑞祥发制品等企业为龙头,打造全国较大的商品研发原料集散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按国家级孵化器标准,建设了集研发、生产、商检、报关、仓储、办税、培训、会展、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发艺文化产业园综合体。三是做精筛网滤布。依托省级产业集群筛网专业基地、省级产业集群绳网专业基地平台,通过产业集聚、扶持龙头、扩张总量、提升质量、创建名品名牌、挂牌上市融资、国际化扩张等方式,做强太平洋网业、恒宇环保等重点企业,加快20余家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四是做优绿色新能源。引入了超威集团、天能集团、理士国际三家上市公司,与区内企业开展并购合作。
强化改革创新,推进跨越发展
一、探索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一是积极探索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思路,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制定太和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细化落实方案,增强开发区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功能优势。二是积极与省商务厅对接交流,承办了2018年7月11-13日在太和召开的全省开发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会议,进一步提高开发区发展质量,加快开发区升级步伐。三是积极探索集“研发孵化平台+共享制造平台+营销网络平台”于一体的创新型产业模式,助力太和发展医药总部经济,打造中国医药产业总部基地。四是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太和参加第三届阜阳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高峰会议。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开发区现有医药企业430家,规上企业120余家,开发区重视科技创新,坚持创新人才引进。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9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级1个,省级抗病毒药物工程实验室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企业技术中心6个,高新技术产品54个,省名牌8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7个。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31家。9家企业进入2017年全省民营企业营收、税收、进出口百强;拥有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省级22家;贝克药业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与中科院合肥创新工程院、华大基因、安徽中医药大学等一批知名院校开展了合作共建,孵化项目60余个。多次召开专家把脉会,确定了“打造全国高端‘医药原料+制剂’产业基地”发展定位。举办了三届基地发展高峰论坛。
倾力项目招引,完善配套发展
一是在引进重大项目上取得了新突破。2018年5月,引进了总投资45亿元的超大型医药制剂生产项目,主要建设共享制造平台、营销网络平台、科研孵化平台。项目建成后5年内,将引入医药销售服务型及合作药企超过3000家,预计可实现产值150亿元,税收不低于10亿元。二是在提升项目质量上取得了新突破。太和化工集中区是全省首个以医药化工为主题的专业性园区,制定了化工集中区管理办法,提高了项目入区门槛,引进了分别投资10亿元的凯悦制药、欣奕华制药等优质项目。三是在推进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强化项目库动态管理、加强项目督查力度,2018年新增开工项目16个,投产项目14个。四是在利用外资水平上取得了新突破。跟踪落实九翔医疗科技与德国HT公司合作项目、扩大中德(安徽)产业合作圆桌会成果,注重已有外资企业的再投资,关注研发团队的技术投资等,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7.4%。
做优发展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对省、市、县有关政策的研究,结合本区实际,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招工用工、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持续经营、投资融资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审计。二是强化配合协调机制。成立了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大事项推进领导小组,建立了项目包保责任制,实行片区负责制,做到项目全覆盖、服务全过程。对龙头企业,建立了“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个主管部门、一个工作队、一套方案”的“五个一”帮扶机制。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孵化器和加速器5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17万平方米,运营总量10万吨污水处理厂2座、4万吨地表水厂1座,在建2万吨固废处理中心1座和6000吨发艺文化综合体专用废水处理厂1座。实现了多电源、双回路高可靠性安全用电。
(数据来源: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