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百人宣誓,千名师生唱响青年励志爱国歌曲,高校学子“打卡”革命圣地,五四情景剧、合唱、快闪轮番上演……
5月3日,以“新体艺 耀青春”为主题的《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五四青年节大型展播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播出,活动由教育部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在五四运动百年之际,该活动进一步推动“传承的力量”融入学生生活、融入学科与课堂、融入时代。
伴着《我爱你中国》的音乐,安徽省六安一中的学生深情朗诵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该校音乐教师朱凌认为,传承是一种文明的延续,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我们找到方志敏的这篇文章,并把《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作为伴奏音乐,学生进行诵读。这样的经典作品,值得青少年诵读和传承。”
安徽省六安一中的学生表示,活动激发了大家对祖国语言文字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热爱。
节目中,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展示的是唱诵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词作《调笑令·胡马》。山东省昌乐特师附属小学的节目“诵唐诗”,串连起《游子吟》《春晓》《长歌行》等古诗词,由学生唱诵。
这种形式受到观众的欢迎。“唱歌轻松,顺便还把古诗背下来了。”“经典不应该被束之高阁,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形式出现。”甚至有观众列出“愿望清单”,希望《陈情表》《出师表》《阿房宫赋》《桃花源记》等经典也能被唱诵出来。
在山东临沂兰山区白沙埠镇中心小学,学生用朗朗书声唤醒沉睡的大地,一群阳光少年伴随动感的音乐,舞动哑铃。
该校教师表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主阵地。“我们开展传统体育项目哑铃操、大课间活动和民族乐器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承的力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拔节成长。”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实验小学体育艺术处主任翟国胜认为,学校应坚持开足、上好体育和美育课,让学生在校园中,健体、益智、树德,成为阳光、健美、善思、明德的少年。
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说:“校园里既要有读书声,也要有歌声和呐喊声。”体育艺术课程是该校的主要课程,学校不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艺术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怎样使传承鲜活起来?带着这些思考,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校园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开展多形式、多阵地的教育活动,不断创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亲近学生的机会,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井陉拉花是极具河北地域特色的宝贵艺术资源,学院在文化素质课程中开设“拉花艺术”课,在课间操中将拉花与体育健身相融合进行创新曲目改编,在运动会开幕式、迎新晚会等学生大型活动中,沉淀经典拉花舞蹈节目,依托“拉花艺术团”,让大学生充分认识、亲近、喜爱拉花艺术。
从2006年至今,学院走出了“拉花弟子”近3000人,拉花成为他们丰富生活和日常健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创造一种情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田。”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