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老专家寄语新青年
今年90岁高龄的原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副主任郑洸是此次研讨会上的最年长者。1948年他考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国际贸易系,在校时就参加了学运。上海解放后他加入第三野战军随军服务团,南下福建并从事青年团工作。1954年到中央团校学习,后留校任教。
从事了几十年的青运史研究,郑洸老师著作等身:主编了《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中国共青团简史》《中国青年运动史》《毛泽东及其战友与延安时期青年运动》《邓小平青年思想研究》等书籍,撰写了《青运史纵横》《胡耀邦与共青团和青年编年辑录》等专著。
思路敏捷的郑老说:“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我的心还是在岗位上。”谈到五四精神在当代的重大价值意义,他饱含深情地告诉记者,五四精神是青年的宝贝,也是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宝贝。中国共青团要勇担使命,带领青年、引导青年更好的热爱党,听党的话、跟着党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青春力量。
研讨会上另一位“90后”,是著名党史专家金冲及教授,他的代表作有《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毛泽东传》(主编);合著有《辛亥革命史稿》《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论清末的立宪运动》等。
“来这里开这个研讨会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我也是青年团干部出身,刚解放的时候我是复旦大学的团委书记。我的老伴也是中央团校第二届学员。”金老微笑地说。原来,金老还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就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血性的年轻人,全身心地投入当时的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年初,他加入了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共产党。
当记者问到金老对今天的青年有什么话说,他亲切地说,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好时代,一定要理解大历史,要知道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这样才能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新青年要在实践中成长
当代青年怎样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中央团校党委书记倪邦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青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从2013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回信、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勉励他们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和关注青年在实践中成长、在基层中成才,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标注了时代坐标和基层导向,打上了艰苦奋斗的底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倪邦文经常在朋友圈里给已经毕业的学生“点赞”。他关注着那些在艰苦平凡之处建功立业的学生。说起这些学生的故事,倪邦文如数家珍……看着一批批这样的学生成长起来,他很欣慰。
在中央团校,有一门系列课程很受学生欢迎,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那就是《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这个系列课程分为8个子课程,包括《跟习近平总书记学成长成才》《跟习近平总书记学工作方法》《跟习近平总书记学国际视野》等。”倪邦文说,“除了引导青年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论述,我们还鼓励学生把课堂所学到的东西也用到实践当中去。”
倪邦文认为,老师、学生应当尽可能多地走到实践当中,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能够感受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丰富和科学,让他们真正能够通过实践印证理论,能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张会杰 本报记者 蔡梦吟 实习生 黄绿蓝 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