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向世界郑重承诺:“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习近平主席的这一观点在与会各国领导人、官员、专家学者中引发强烈共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人类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大会提出了中国的主张——用文明交流互鉴来传承和建构亚洲的未来。
大会将成为加快亚洲发展的“催化剂”
“我完全同意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出的文明交流与互鉴倡议。”15日上午,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社会道德和种族冲突问题大量涌现,严重影响了文化的尊严和可持续发展,甚至人类的命运。因而,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加强亚洲乃至世界对人类命运的责任感,各国应通过坦诚相待、互相尊重加深了解,共同致力于亚洲发展进程。
西哈莫尼表示,本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坚信大会取得的成果将积极推动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加深地区内国家相互了解,提升和平、友谊与真诚合作。在他看来,在本届大会举办期间,亚洲各国的文化学者齐聚一堂,通过参加文化嘉年华、文艺演出、文物展览、美食节等各项活动,碰撞出思维火花,探索古今亚洲各国和洲际友好交往历史,文化、宗教和经贸往来,将成为加快亚洲各国发展的“催化剂”。
在新加坡总统哈莉玛看来,尊重与包容多样性是亚洲文明对话的重要前提。她说,当前,全球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社群之间失和、相互差异,甚至分裂的现象,“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越需要就如何保持社会和谐、和平与繁荣交流看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恰好适时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交流机会和平台”。
哈莉玛以新加坡为例指出,当前各国都面临一个挑战:如何让信仰不同宗教、拥有不同价值观、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和睦相处?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各国都在探索符合自己的道路。她说:“习近平主席倡导这次对话大会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指出了我们应该怎样在亚洲文明之间,乃至世界各个文明之间进行对话。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文明,用来创造一个和谐、尊重、包容、相互了解的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自己的文明是排他性的,我们可以与其他文明共同努力,这就是文明多样性的含义所在。”
作为域外国家的代表,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明互鉴倡议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发展作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他说,本届大会聚焦的是关乎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的最重要议题之一,即文明对话的价值和重要性,意义重大。帕夫洛普洛斯说:“文明是平等的,我们不认为哪个文明优于其他文明,但相信文明具有独特性。而尊重彼此文明的独特性,不止对于亚洲重要,对正在向东看的欧洲也同样重要。”
在帕夫洛普洛斯看来,世界和平只能通过和平共处得以维护,而和平共处只能建立在文明间对话的基础上。他强调:“我要对那些鼓吹文化冲突的人说,这种文化冲突观念是巨大的错误,因为真正的文明是不会起冲突的,真正的文明会进行对话。只要通过对话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因而,我们欧洲人也来到这里。”
阮宗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亚洲国家如何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不止对亚洲,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他指出,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将促进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将提升亚洲在整个世界的重要地位,“因为如果亚洲走出一条和平交流、文明互鉴的道路,那对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将起到引领作用”。
用跨文明交往化解亚洲安全挑战
“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维护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亚洲普遍安全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这一点激起了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的强烈共鸣。
4月21日,斯里兰卡遭受连环爆炸袭击,造成250余人遇难。西里塞纳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致辞中谈及这一恐袭活动时说,斯里兰卡尊崇和平和自由,从来没有加害过其他国家,但是近期某种势力却在斯里兰卡发动了爆炸袭击,造成巨大伤亡。他坦言:“时至今日,我们仍在震惊中,仍在探索很多问题的答案。”
西里塞纳指出,当今人类文明正在经受挑战,很多国家面临冲突的困扰,因而,各国必须团结一致,予以应对。他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机会,让我们面对面坐在一起探讨应当如何面对这些安全挑战,如何携手维护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对于亚洲普遍安全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贾文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习近平主席强调在亚洲践行普遍安全观,是因为普遍安全是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和保障。而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步,乃至关键的一步。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被借鉴和用以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贾文山认为,普遍安全观对亚洲人民至关重要是因为一些势力企图在亚洲制造冲突、分裂亚洲,威胁着亚洲人民的基本生存。他认为,只有践行普遍安全观,摈弃冷战思维和严防代理人战争,才能保证每一个亚洲人的安全。
阮宗泽也认为,促进亚洲国家的文明交流可以为亚洲人民带来一系列福祉,其中最关键的两点就是维护亚洲的和平稳定与促进亚洲的繁荣和发展,并让亚洲文明在塑造互利共赢的21世纪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旅游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有了对话的共识与安全的基础,在如何促进亚洲文明对话方面,习近平主席也为各国指明了合作路径。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说:“2018年,中国国内居民出境超过1.6亿人次,入境游客超过1.4亿人次,这是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他向世界承诺,中国愿同各国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贡献更大力量。
亚洲拥有世界2/3的人口、1000多个民族、47个国家,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多姿多彩的文明样式交相辉映、和谐共生,这也令亚洲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受邀出席本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伊朗国家旅游局驻华首席代表哈利菲·侯赛因认为,旅游在促进不同文明交流的作用应该引起重视,“你来谈谈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明,我也谈谈,我们把一些摩擦和冲突放在一边,往和平和谐、互惠互利的方向去努力,去发展。”哈利菲希望把真正的伊朗介绍给中国人看,也希望在伊朗好好介绍中国伟大的文化,让伊朗人了解真正的中国。
河南纽亚国际旅行社入境中心副总监王冬曾是一名资深导游,他也向记者表示,仅2018年,其所在旅行社接待的外国游客就达2.2万人,占全部客户的八成以上。“越能体现中华文明特色的旅游项目往往越能吸引外国游客,他们对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这类展现中华文明特色的景点的热爱,让我看到了不同文明之间是可以互相对话、交流的。”王冬说,“虽然语言和风俗人情不同,但在旅游中,各国老百姓自然地进行交流。我们展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他们也带来了自己的文化见解,相信通过这样的互动能进一步拉近亚洲人民的心,促进对彼此国家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为亚洲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秘书长锡尔鲁格·松西维莱也表示,文化是可以再生的,如果各国忽略它,将蒙受巨大损失,“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文明之花进一步发展,让亚洲的未来更加美好”。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