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长宁地震相关资讯中,位于震中双河镇的葡萄井受破坏而枯竭的信息意外刷屏。一开始是“葡萄井凉糕”粉丝们担心他们的最爱成绝版,纷纷在朋友圈晒出“最后”的凉糕,再后来,凉糕成为承载当地人对未来期盼的符号,他们相信井水还会回来,凉糕在,就有未来。
葡萄井位于长宁县双河古镇,是一口千年古井。由于井内泉水涌动,状如葡萄,因此而得名。
紧邻葡萄井的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井凉糕店”。这家店用葡萄井水制出的宜宾知名小吃凉糕,绵柔细嫩、入口清爽、回味香甜,深得美食爱好者的青睐,连几百公里之外的成都人也会专程驱车前来品尝,顺便捎带几桶回家给亲朋好友。
遗憾的是,6月17日晚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这口常年涌泉的古井迅速干涸,滴水不见,井底只留下几条死鱼。
“葡萄井干了。”这个消息对于凉糕的“粉丝”来讲无疑是一个噩耗。6月18日白天,络绎不绝的食客涌进双河镇东头的葡萄井凉糕店,品尝“绝版葡萄井凉糕”。他们预料,随着葡萄井的干涸,“葡萄井凉糕”也将消失。
“没水啦,没水啦。最后一顿啦。”一位男士呼朋唤友,“服务员,给我来11碗。”
“以后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凉糕了。”放下碗勺,这位男士一抹嘴唇,说话间带着惋惜的口气。很多人从临近的县市赶来,和他一样,就是为了一碗葡萄井凉糕,吃完还不忘带走两桶。
从18日临近中午开始营业至下午5点半,几位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最后,在凉糕店里帮忙的曾富友决定不卖了,他对陆续进店询问的人谎称凉糕已经卖完。事实上,因为食客根本停不下来,曾富友担心余震来了引发安全事故。
爽口甜润的凉糕让人们忘记了店门口掉落的瓦片,也忘掉了地震带来的伤痛。18日这天,远在泸州工作的蒋兰专程赶到双河镇,一方面看看老房子的受损情况,一方面再品尝一下她最喜欢的葡萄井凉糕。
蒋兰生在双河,长在双河,葡萄井凉糕伴随着她的成长。和外地食客不同的是,她相信葡萄井不会枯竭,自己吃的这碗凉糕也不会是“绝版”,“葡萄井的水会回来的”。
除了凉糕店里,希望与勃勃生机在震后的双河镇随处可见。震后的第一个早上,家在双河镇桂花村的王唐权凌晨4点就跑到屠宰场,杀了一头猪,用三轮车拉到镇上售卖。那头猪已经在屠宰场饿了两天,王唐权担心再不杀掉猪就饿死了,因此顾不上家中受灾继续卖肉。
而在更早的18日凌晨两点,双河中学1000名学生集聚在操场避险时,一起合唱《我相信》,为自己加油打气。“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和蒋兰一样,在凉糕店里帮忙的两个双河镇小伙子曾富友和袁思伟也不相信葡萄井会永远干涸,尽管他们并不掌握任何科学的依据。
袁思伟说,葡萄井的水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大自然的力量。对于这口井的未来,他觉得要抱有乐观的心态,不能一直沉浸在伤痛里,毕竟地震已经发生,“而你又改变不了”。
“我不担心大家这次吃的葡萄井凉糕会是最后一碗,我相信水还是会冒出来的。”曾富友说,“啥事都要想得乐观一点嘛。”
地震后,他们生活的这个小镇伤痕累累,古街的很多老房子已经垮塌,新街的楼房也是险象环生。曾富友的一位邻居在地震中遇难,说起这事儿,他眼眶微微泛红。
但谈到即将重建的小镇未来,两位年轻人均表示有信心。曾富友不认为这里发生过地震就不适宜居住,他相信将来重建的房子肯定会按更高的标准建设。
“我们这里人气很旺,经常堵车,因为外地来吃凉糕的人特别多,有时候还需要警察维持交通秩序。”袁思伟回忆起震前的场景时说。他相信,只要凉糕在,小镇就有美好的未来。
本报四川宜宾6月18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