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军事看点

“远火”凶猛

立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6月20日   11 版)

    第74集团军某旅远火分队在西北某地开展远程火力打击演练。(资料图片)黄海/摄

    据央视报道,近日,西藏军区某炮兵旅组织部队进行跨昼夜、跨海拔机动演练,官兵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高寒缺氧环境下完成对“敌”火力打击。从电视画面上可以看出,这次实战化演练中出动的“明星”装备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PHL03式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简称“远火”)。

    “战争之神”添新装

    提及火箭炮,总会让人联想起那首苏联老歌“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这是因为苏联军队在卫国战争期间率先装备并使用了以“喀秋莎”为代称的火箭炮,强大的火力让德军阵地顷刻间化为一片火海,在战场上让德国军队吃尽了苦头。作为第一款现代火箭炮,“喀秋莎”一战成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多联装火箭炮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各国陆军炮兵的标准远程火力压制装备。

    炮兵,是古老而弥新的地面战斗兵种,是陆军对地火力突击的主体力量,被誉为“战争之神”。现代炮兵装备使用火炮、火箭炮、战役战术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系统。火箭炮问世并成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传统火炮相比,火箭炮的出现无疑是炮兵装备发展的一次飞跃,它已走过80多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火药技术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研发火炮、最早组建炮兵的国家。中国古称“砲”,从抛石机发展而来。中国也是火箭的发明地,包括最早的多枚火箭连发装置和齐射装置。宋朝于公元96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火箭,其后很快被用于作战,成为重要的远程助攻“神器”。明朝人茅元仪1621年写成的《武备志》中记载了多达几十种的火箭及其发射装置,如一次可发射32支和40支火箭的“一窝蜂”和“群豹横奔箭”,有一发百矢的“百虎齐奔箭”和可连续两次齐射的“群鹰逐兔箭”,它们可被视为现代火箭的原始雏形。14世纪火药技术传入西方后,17世纪,欧洲国家相继制造火箭。20世纪初,现代化学工业进入大发展,由于双基推进剂的应用,火箭技术得到长足进步,现代火箭应运而生。

    1933年,苏联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门现代火箭炮BM13型火箭炮。这种自行式火箭炮安装在载重汽车底盘上,装有导轨式定向器,联装16枚132毫米尾翼火箭弹,最大射程约8500米,1939年正式装备,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首次实战应用。当时苏军一个火箭炮连一次齐射,摧毁了德国军队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火箭炮齐射就似火山喷发炽热岩浆,铺天盖地般倾泻在敌方目标上,不仅消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和装备,而且会给敌人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撼,以至于德军士兵后来一听到火箭炮齐射声,就肝胆俱裂。

    为了保密,当时苏军未给火箭炮定名,但在发射架上标有表示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兵工厂的“K”字。可能由于这个缘故,苏军官兵便把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亲切地称为“喀秋莎”。严格地说,“喀秋莎”是导轨火箭炮,而不是多管火箭炮。最早采用炮管式发射装置的多管火箭炮,是德国军队1941年装备的158.5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和280/320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

    炮兵远程火力压制装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各国都非常重视火箭炮的发展与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火箭炮又有了新的进步,其性能和威力日益提高,已成为现代炮兵的重要作战装备。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纷纷研制出性能更加先进的新一代火箭炮,如美国陆军M270多管火箭炮、俄罗斯陆军“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等。现役火箭炮基本采用多联装自行式,口径大多在200毫米以上,配用多种战斗部,并配用计算机火控系统,射程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用于弥补战役战术导弹与火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火箭炮,是一种重要的远程压制火器,是炮兵的重要作战装备之一。火箭炮作为新型面杀伤武器,对弱防护、暴露的步兵和轻型装甲车辆等集群目标有较好的毁伤效果,在射程上比传统的大口径线膛压制火炮更远,从而实现了陆军地面火力杀伤距离的远程化和火力覆盖范围的广域化。从外形上看,火箭炮多数也有类似普通火炮那样的发射身管,但两者在原理上有着本质区别。

    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等能量通过身管发射弹丸的口径20毫米以上的武器。按炮膛构造,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按机动方式,分为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按弹道特性,分为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迫击炮、迫榴炮和无后坐力炮等。

    火箭炮用于发射火箭弹,能引燃火箭弹点火具,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通常采用多发联装发射装置。常见的火箭炮发射装置有轨式、箱式、管式等不同类型。其优点是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能好,打击距离远,但发射时火光大,容易造成发射阵地位置的暴露,主要适于对面状目标射击。

    中国兵器工业部门从1989年开始着手研制新一代远程火箭炮。面对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三无设备的境况,“兵工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2003年年底研制成功集远射程、高精度、自动化、信息化等性能于一体的新一代300毫米远程火箭炮,被命名为PHL03式远程多管火箭炮,随后装备陆军。200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PHL03式远程多管火箭炮首次进行了公开展示。

    综合作战性能优异

    03式远程火箭炮发射车采用三江集团研制生产的“万山”系列WS-2400型8×8越野底盘,战斗全重43吨,最大公路行驶速度60公里/小时,发射车上有12个定向发射管,分上、中、下三层配置。调整火箭炮射角的液压杆等设备安置在集束发射管下方,进行射击时,发射车位于第三轴和第四轴之间的两个液压千斤顶下落到地面,以保持发射车稳定。火箭炮能够在发射车中轴线两侧正负×度的弧形区域内射击,在进入阵地时不需要严格按照射击测地指向线来停车。

    “远火”系统的基本作战单元包括指挥车、4~6辆发射车和4~6辆供弹车。该发射车动力十分强劲,可在公路、土路或海岸滩头实施机动,能够在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使用;在中雨、中雪或雾天进行发射,也可在局部照明条件下进行夜间发射。从行进状态转入战斗准备状态仅需数分钟。发射车占据发射位置、得到目标指示后,地形定位、火箭弹轨迹定位、发射仰角确认自动完成,齐射时间数十秒。供弹车同样采用WS-2400底盘,可以运载12枚火箭弹,需要装填弹药时,通过位于驾驶室后部的液压起重机为发射车提供机械化装弹。供弹车所携弹药可供发射车再齐射一次,因此每辆发射车可连续发射24枚火箭弹,一个作战单元可连续发射上百枚火箭弹,火力覆盖范围非常大。

    “远火”武器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比传统火箭炮的操作手在数量上减少一半以上,可以采用无预置阵地和有预置阵地两种作战模式。在无预置阵地作战模式下,各发射车接收到指挥车或上级提供的目标坐标和高空气象数据后,自主定位定向、测量低空气象数据、测量发动机药温、进行发射诸元计算、瞄准、发射。

    在有预置阵地作战模式下,各发射车接收到指挥车或上级命令后,进入预定发射阵地,到达发射位置后按标志进行方向瞄准。指挥车计算射击主要诸元,然后传送给各发射车,发射车收到数据后进行瞄准,并进行火箭参数校订及点火、发射。

    “远火”配备使用多种类型战斗部的火箭弹,火箭弹的弹种十分丰富,包括杀伤爆破弹、反装甲/人员双用途子母弹、反装甲末敏弹、云爆弹等。由于采用众多的新技术,300毫米远程火箭弹在最大射程、命中精度、杀伤威力等指标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火箭弹采用先进的一次抛散型破甲、杀伤双用途子母弹战斗部,开壳、抛壳、抛撒子弹一次完成,子弹数目达数百个。

    火箭弹与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在技术、射程上有相似之处,但在造价上具有明确优势。传统的火箭弹大多是无控火箭弹或简易制导火箭弹,造价低廉,性价比较高,适于大批量列装和作战使用;而战术弹道导弹采用精确制导技术,命中精度大大优于火箭弹,但造价也比火箭弹高得多。近年来,“远火”陆续换装了新型远程火箭弹,最大射程提升一倍有余,再加上采用简易惯性制导+北斗卫星导航辅助制导,命中精度也有了极大提高。

    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列装服役和作战使用,优化了中国陆军炮兵作战装备体系结构,大大延伸了陆军炮兵的地面远程火力压制范围和覆盖强度,形成了中近程火炮、中远程火箭炮、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在火力配系、射程上的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尤其是新型远程火箭弹与新一代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组合使用,再加上陆军航空兵武装直升机的空地火力协同,为陆军集团军提升全域机动作战能力奠定了更加强大的火力基础。

立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6月20日 11 版

“远火”凶猛
空降兵某旅军地融合扩展兵力投送新渠道
西藏军区某部驻训官兵勇救落水学生
杀出“魔鬼周”
美俄为何争相升级“末日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