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从贫困户到中药材种植“能人”

罗国平的创业之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通讯员 申艳 蒋甲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6月20日   06 版)

    罗国平在地里查看已成熟的中药材百部。蒋甲济/摄

    如今,罗国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瑶族乡远近闻名的中药材种植能人,3年前,他还是个为生计发愁的贫困户。

    华江瑶族乡是兴安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有瑶族人口47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今年53岁的罗国平是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升坪村委湾岭村人,之前为了摆脱贫困,他没少想办法。罗国平曾外出打零工,可减去吃住的支出,工资剩不了多少;他回乡在山上种植红枫,又遇到市场行情不好卖不出去。眼看着二儿子要上小学了,他家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2016年精准识别时,罗国平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罗国平家拿到了20多万元的水库移民补偿款。当时村里不少人拿到这笔钱,要么建房,要么买车,可罗国平却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一次,罗国平从他表弟那儿得知,种植中药材百部很有前景。而且表弟有意在当地租地种植,并邀请他帮忙管理田地。看到罗国平有些犹豫,表弟带他到玉林一个百部种植基地考察。除了了解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他们还从基地老板那得知百部的种植收益:按当时的市场行情,一亩百部的种植成本为1万多元,毛收入却能达到五六万元。

    回家后,罗国平和表弟把种植成本大致核算了一遍,包括租地和种苗购买在内,总投入要50多万元。如果跟表弟合作种植的话,他就得把20多万元的水库移民补偿款全部投进去。

    尽管表弟种植罗汉果多年,在当地算得上能人,听他的话应该没错,可一下子投入那么多,万一出点意外岂不是血本无归?看到罗国平有些忐忑,表弟便跟他说:“你要是不放心,那我一个人来种,你帮我打工得了,按月给你工钱。”

    看到表弟决心那么大,罗国平也把心一横,决定一起合伙种植中药材百部。为此,他还专门去做妻子的思想工作:“20多万元在县城里还买不到一套房子,就算在村里建栋房子也不够。与其坐吃山空,还不如拿去创业,让钱生钱。”

    2016年5月,罗国平和表弟跟村民在华江瑶族乡杨雀村租了40亩地,开始种植百部。每天村民都能看到罗国平在种苗地忙前忙后的身影,毕竟这片地里投入了他全部的身家。

    虽然有技术员定期指导,但还是出现了意外情况。2016年7月,罗国平发现百部的叶子出现斑点,面积达七八亩。他赶紧拍照发给技术员看,技术员让他不要慌张,说斑点是红蜘蛛导致的,只要打一些药水就好了。根据技术员开的药,罗国平给40亩地的百部全部打了药水。一个星期后,那些斑点全部消失,罗国平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次经历也让罗国平意识到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在技术员的推荐下,罗国平购买了多本关于中药材种植技术的书籍。经过一两个月的摸索,罗国平渐渐入了门。比如让他先前担心不已的红蜘蛛,其实是可以预防的。此外,罗国平还结识了桂林、玉林等地多名百部种植户,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

    百部长势越来越好,销路也不用愁,由百部种苗公司负责回收,加上罗国平对自己所掌握的种植技术越来越有信心,他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2017年,罗国平和老表又租下160亩地,其中130亩种百部,还有30亩种了另一种中药材白芨。这次扩大规模,总投入达到200多万元,罗国平要承担100多万元。通过扶贫干部的帮扶,罗国平四处筹集资金,他向银行贷款20多万元,其中有5万元是贫困户的贴息贷款。那段时间,几乎能借的亲戚朋友他都借了个遍。

    “一下砸了那么多钱进去,我心里完全没底,还不能让妻子察觉出来。”整整1年,罗国平都悬着一颗心,直到2018年5月,看到百部长势良好,收获无忧,他才放下心来。

    2018年年底,第一批种下的百部到了收获的季节,因为雨水多,一直等到今年4月才开挖,目前已经挖了一亩,毛收入有4万多元,除去成本和人工,纯利润有两万多元。等第一批种植的40亩百部全部挖完,纯收入至少有80万元,罗国平可以分得40万元。到今年年底,另外那130亩的百部和30亩白芨又将成熟收获。

    3年前的那个选择,让罗国平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罗国平在摘下戴在自己头上的那顶贫困帽的同时,也惦记着当地的其他贫困户。由于中草药种植周期长,需要大量人工,罗国平就让13户贫困户到他的种植基地里干活,带领大家一起脱贫。特别是年纪比较大、不便外出打工的老人和家里事情多没法外出的妇女,在家门口就有工作。

    61岁的村民梁基礼告诉记者,杨雀村有42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帮罗国平干过活,时间多的村民每月能挣到2000多元,村里有5个贫困户因此脱掉贫困的帽子,大家从心里感谢罗国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通讯员 申艳 蒋甲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6月20日 06 版

藏族大学生嘎次:“虽然只是小雨点,但我依然能滋润大地”
罗国平的创业之路
“农货上行”的扶贫新路径
肩负时代重托 集聚万千光芒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