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7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书架

格子间里的人

张恒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7月02日   08 版)
《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尼基尔·萨瓦尔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你现在、过去或者未来,一定会拥有它。是的,每个人一生,早晚都会拥有的东西——办公室工位。在空旷的办公大厅里,一块块木板隔出几十甚至上百个小隔间,其中一个是你的。你坐在其中,与同事相邻。它保证了你一定的隐私,却也将你固定在这个位置上,经年累月,时时刻刻。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从什么时候,工作变成这样子的?以前不是这样子的。也就30年前,我还是个孩子时,父母对我提及最好的工作,称之为“坐办公室的”。那时候,人们坐在一间间办公室里而非隔间里。这种工作是极少的,大多数人在生产车间工作。后来,办公室的人越来越多,终于装不下了,于是,社会开始了一场办公室的改造,隔间出现,我们进入那个比自家厕所还要小的空间里,定居下来。

    这种生活如此普遍,如此寻常,以至于我们见怪不怪,几乎从来不想,它是怎么发生的?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境地?美国作家尼基尔·萨瓦尔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从2004年起,他就开始研究办公室文化,最终,这些研究变成了一本书——《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关于办公室的这种隔间文化,它的创始者有着切身的体会。1998年,77岁的家具设计大师罗伯特·普罗帕斯特痛心地说:“不是所有的组织机构都有足够智慧和进步,许多庸人占据着管理者的位置,他们只知道采购一模一样的办公设备和家具,然后打造出令人极其难受的环境。他们搞出了一些小得不得了的隔间,然后把人们塞进去。那是些毫无生气、像老鼠洞一样的地方啊……”

    要了解我们身处的隔间文化,罗伯特·普罗帕斯特是个必须要记住的角色。上世纪60年代,身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艺术学教授的他,受一家公司委托,开始研发、设计新的办公家具。在进行了大量研究,阅读了大量社会学和行为学期刊文章后,他和同事开创了“行动式办公室”概念,并将其融进办公家具设计理念。简单来说,办公家具被设计为不同的功用和区域,有坐着的办公台,有站立式办公桌,有信息中心,有可移动的小圆桌可以用来开会,或者喝上一杯咖啡。他和同事们希望,员工能在不同的区域间自由活动,完成一天的工作。

    这个现实可能出乎你的预料:如今把人们困在一个个小格子里的办公室隔间文化,原本是为了给员工更多自由而被设计出来的。当时《纽约邮报》的一篇专栏文章,称第二代“行动式办公”设计是对职员的一种解放。“普罗帕斯特甚至都没有用‘办公桌’这个词。在现代办公室中,你这个‘人类运转者’,将在自己‘工作站’的‘自由站立单元’工作。”在作者看来,老式办公室那种将老板隔在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面,与员工等级隔开的情形,终将被这种新式办公方式打破。

    结果,算盘落空了。办公室文化的力量比普罗帕斯特这些变革者想象得更大。他们设计的新式办公方式,只有那些有利于管理、提升效率的设计被保留了下来。《隔间》这本书中,一位观察者说:“只用了5秒,‘行动式办公室’就变成了一个盒子。”被异化的隔间,就此建立并且蔓延开来。曾经引以为傲的白领工作,在隔间文化影响下,变成了“白领血汗工厂”。

    写到这里,你千万不要误会,好像这只是一本描写办公室格局变化的书。它的内容,远比这些要丰富。办公室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微观世界。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在《追忆白色大教堂》中写道:“倘若视线能穿越大厦模糊的外墙,我们该看到何等壮观的场景啊——30万男人,50万女人,或者更多,同时挤在一方天地中工作。人类传承千年的命运不再,男男女女不再是站在泥土上,而是悬在天地之间,二十成簇、二百成捆地高速上下着。”

    在这样的世界里,各种故事都会发生,比如女性的革命,办公室就是主阵地之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女性进入职场,逐步争取自己的权利;办公室骚扰,也随之而来,作者萨瓦尔用了很大篇幅书写女性角色在办公室的变化。萨瓦尔还注意到了办公室文化仍在演化中,隔间已经突破了空间物理局限,变得无往而不再——虽然在家办公、无领地办公等风潮越来越流行,但它也意味着,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被打断,加上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办公状态。正如萨瓦尔化用卢梭名言所说的:我们陷入了“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隔间之中”的生活。

张恒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7月02日 08 版

《网络心理学》:如何逃离互联网“黑镜”的操控
乐队的夏天,摇滚的深秋?
八月长安:“振华中学”生命力会延续多久
格子间里的人
肖战:魏无羡像向日葵,遇到困难不会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