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董碧水 张曼玉)杂乱分布的石块就地垒成“沙发”;被单和旧衣服变成“熊猫”“长颈鹿”“梅花鹿”;一个个原本杂乱无序的农家小院、废弃角落、卫生死角变为各具特色的乡村盆景……这就是设计的魅力。
7月2日,“两山艺术节”暨“艺术振兴乡村”校地协同2019暑期融合设计行动在浙江宁海启动。
来自各高校的30支艺术设计团队组建成“新时代艺工队”,进驻宁海30个村庄。他们将和村民一起,因地制宜对村庄进行整体设计和改造,以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助力乡村振兴。
据介绍,校地协同融合设计旨在借助高校的力量,从农村特有的资源禀赋出发,在乡村规划、景观设计、水文化建设等中凸显艺术元素,把艺术设计融入乡村建设过程。通过艺术家的指导帮助,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同时也提升村民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教授团队已在宁海大佳何镇葛家村驻村设计。丛志强和3名学生带动村民,就地取材、创作,用12天时间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驻村所花费用仅5.3万元,但至今已有近万人参观旅游。”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说,这次创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十分显著,他也由此深切感受到艺术之于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两山艺术节”暨校地协同融合设计暑期行动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团浙江省委、中国青年报社、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中共宁海县委主办。
启动仪式后,来自全国30所高校的设计团队将进驻宁海18个乡镇(街道)的30个行政村,与村民融为一起组成新的创新小组,围绕村庄品质提升、群众生产生活、产业兴旺和文化发展,并根据当地村庄历史文脉、地理环境,对这30个村进行彰显农村特色、地域特点的再设计,“促使艺术和产业、环境、生活、文明等的充分融合,用艺术创造力提升乡村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