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科技研发投入相对减少等因素影响,日本近年的科学技术发展给人以走下坡路的印象。但是,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2”成功实现对小行星“龙宫”的二次着陆,充分显示了日本在宇宙探测领域的高超技术,也显示日本对未来宇宙探索颇具雄心。
2003年5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发射小行星探测器隼。2010年6月,隼结束60亿公里旅程,重返地球大气层。2014年12月,JAXA发射了隼的第二代小行星探测器“隼2”。今年2月22日,“隼2”首次成功着陆距离地球约2.5亿公里的小行星“龙宫”,采集了“龙宫”地表的砂石物质标本。4月5日,“隼2”从空中发射金属弹丸,在“龙宫”地表打出一个人造地坑并实施观测。7月10日,“隼2”从两万米高度开始下降接近“龙宫”。11日上午9时左右,JAXA位于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宇宙科学研究所控制中心向“隼2”发出着陆“龙宫”的最后指令。10时50分许,“隼2”着陆成功。11日,JAXA宇宙科学研究所研究总主任久保田孝在记者会上表示,“隼2”再次着陆本身十分完美。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功,期待它能安全返回地球,并成为世界首次成功采集小行星内部样品的成功案例。
今年11月到12月之间,“隼2”将离开“龙宫”飞回地球,预计明年11月到12月之间抵达地球。多家日媒报道称,如果它能够成功带回所采集到的“龙宫”物质标本,将是世界首例,可能有助于人类对太阳系初始状态及其生成,以及地球生命起源等研究事业。
围绕“隼2”再次成功着陆“龙宫”,《日本经济新闻》11日报道称,这体现了日本在宇宙航空和小行星探测领域的技术能力与可靠性,将给世界宇宙开发事业“势力版图”带来影响。世界宇宙开发事业围绕月球、火星等天体的开发进展很快,各国的官民合作已成潮流。民间企业不断参与,先行确立并强化技术能力,对与他国或企业构建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报道还称,日本H2A火箭的发射业绩出色,“隼2”的自动运行和照相机图像处理技术优秀,有望得到广泛应用……美国航天局(NASA)小行星探测器奥西里斯已抵达小行星贝努,仍在准备着陆中。NASA希望得到JAXA的着陆技术经验……NASA每年预算高达200亿美元,是JAXA的10倍。奥西里斯项目预算是“隼2”项目(298亿日元)的3到4倍。“隼2”以较小团队、较少预算,却比在世界宇宙开发研究领域一直独领风骚的美国先一步取得了成功……美国宣布2024年再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并正制定推进与日本、欧洲的国际合作框架。日本此次在小行星探测所取得的领先业绩,有利于体现日本不光分担了费用,而且作出了技术贡献。
《产经新闻》12日报道称,“隼2”彰显了日本在宇宙探测领域的世界存在感,意义巨大,将有助于日本科学的整体盘活乃至复兴。希望青年科技研究者、中学生等担当日本未来的一代,珍惜并学习隼团队的“挑战勇气”。
JAXA预定于2021年发射月球小型探测器SLM,尝试登陆月球表面。2024年左右发射火星探测器MMX。“隼2”技术和经验将有助于切实推进这些计划。
本报东京7月16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驻日本记者 张建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