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编制的体制内工作,至今仍是不少年轻人的首选。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传统家庭,在进入体制内工作之前,也曾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但由于身份一直是“体制外”,除了职位不高、薪水不稳定以及自身发展的限制外,来自家庭对体制内的“固执认可”也使得我最后不得不继续在考公考编的路上披荆斩棘。而且,这种来自家庭压力的职业规划,在女性求职者身上更甚,甚至有人认为有编制的工作才算“正式工作”,这个观念对我和家人影响也很大。
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来自父母安全感认知;二是来自我自身的价值认可。“我们不要求你能赚多少钱,女孩子赚那么多钱干吗,又不需要你养家。一个体面、轻松、稳定,受人尊重的铁饭碗就是最好的工作”。对于这一批80、90后的家长来说,在经历下海经商、国企职工下岗、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后,体面、稳定、受人尊重、收入满意,成为他们对子女职业规划中最看重的因素。这种来自体制内安全感的强烈归属性,对于大多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父辈来说很重要。“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中国人传统的朴素观念,让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去“冒险”。
我有一位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的硕士女性朋友,在毕业后曾在某国家机关实习并工作,但由于一直是“编外”身份,无论工作上有多么努力勤奋,也看不到太多希望。除了和体制内收入的差距外,最令人绝望的是职业上没有升迁的可能。于是,在此后长达4年间,只要有体制内的公招考试,她都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大大小小参与了不下20次的体制内考试。不管是父母还是她本人,都认定“体制内”是唯一出路。虽然外人对此有很大争议,但她还是坚持要进体制内。
相反,对于已经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来说,体制内的工作并非就是一劳永逸的“铁饭碗”,在很多时候未必如此。我所在的城市被一些人看作“新一线城市”,民营经济还算活跃,即便如此,想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年轻人依然很多。进入体制内的高福利,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但不同区域和岗位的待遇差异较大,又让身处“围城”内的年轻人,心有不甘。比如,同是体制内的工作,公务员、参公单位福利待遇和收入远高于事业单位,更别说子女读书、分配住房、车补餐补等隐性福利之间的差距。
除了工资福利待遇上的巨大差异,对于体制内的年轻人来说,工作上受到某些老员工“欺压”也是他们面对的难题。特别在一些年龄老化的部门,好不容易有了年轻人的加入,于是所有繁杂的工作都理所当然地交给年轻人“锻炼”,他们除了要做好自己那部分工作,还要做好其他老员工的工作。在年轻人这里,工作是权威纪律,加班成为理所当然,而在老员工那里,一切都可以变通,甚至有些部门做事的永远是那几个年轻人。这种双标准的管理,也是体制内年轻人“挫败感”的由来。
受家人影响,我一度是“有编制才是正式工作”这个观念的支持者,但身在体制内后,才知道体制内的工作也千差万别,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