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举办全国性综合性运动会是一张考卷,初次参加考试的山西省拿到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算得上最难的一张——设49个大项,囊括冬季、夏季项目和7个全能项目,共计1868个小项;因涵盖项目数量空前,3.3万余人参赛,比赛时间跨度将长达半年之久。
“最”字迭出,山西省体育局局长赵晓春表示,这是一场空前“综合”的综合性运动会。
8月8日,二青会正式开幕当天,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介绍,二青会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面深化体育改革背景下的一次体育盛会,“意义重大”。因此,在赛事筹办过程中,必须着力体现改革精神。于是,从项目设置、参赛方式、比赛组别、办赛思路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中,可以轻易捕捉到“三亿人上冰雪”“开门办体育”“跨界跨项选材”等近年体育改革进程中高频词的影子。
肩负“责任与使命”的二青会不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成为中国体育人寻求改革与突破的一次大胆、有意义的尝试。”二青会组委会秘书长助理兼首席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8年8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总则中明确二青会共设49个大项。
在这个既定的蓝图中,既有冬季项目,又有夏季项目;既有常规项目,又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舞蹈项目,还有跨界项目;既有体校组,又有社会俱乐部组。“这些变化需要在一个赛事中体现,且冬季、夏季比赛要在一个省、一个年度内完成。”刘清早表示,这意味着留给组委会筹备冬季项目比赛的时间不到半年,“看上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从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便开始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工作,但“时间紧、任务重”的二青会筹备也让经验丰富的刘清早压力备增。
“雅加达亚运会设40个大项,算目前世界上项目最多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二青会比它还多9个。”赵晓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得知最终方案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超乎想象”。
二青会的37个夏季项目中包括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33个大项,由于里约奥运会仅设28个大项,“让这33个大项集体亮相,二青会还先于东京奥运会了。” 赵晓春表示,冬季项目则参考平昌冬奥会设项,设了滑冰、滑雪、冰壶、冰球及冬季两项5个大项,囿于国内场地条件,“仅没有雪橇、雪车”。 此外,除了奥运项目,非奥项目也有一席之地,差别甚至细微到一项运动中,“橄榄球不仅有7人制,还有15人制”。再加上中国式摔跤、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谓包罗万象。
参加二青会的是全国12岁~19岁青少年运动员,发现和培养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成为青运会的主要任务。因此,目前作为我国在部分体育项目上实现弯道超车重要举措的跨界跨项,亟须一个赛事平台为年轻运动员提供机会。于是,在二青会赛场上,出现了7个全能项目,将两个类别不同但运动员素质特征接近的项目放在一起,如滑冰和轮滑、滑雪和滑草、冰壶与地掷球,等等。
“这也是历史上综合性运动会第一次采取这样的项目设置。”刘清早表示,青少年体育人才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体育技能尚未稳定,无论从心理特征还是生理特征,都需要到一定阶段才能更加明晰,所以全能项目的出现能帮助他们自己找到更多可能性。
除了对设项进行大幅调整,李建明透露,“开放办赛”的理念也在二青会找到了根植土壤,在以往的青运会(城运会),参赛人群还是以体育系统的运动员为主,项目、规模、方式变化不大,这使得体育系统以外的人群参与度不高。而二青会设立了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各组还分设了不同年龄段,“不再设注册限制,只要符合参赛基本条件的运动员,都可以报名参赛。”
在多项改革措施下,二青会的规模成几何倍增长,“项目乘以2,分组乘以2,组内按年龄再乘以2,几乎扩大了8倍。”赵晓春用数字表现变化,“全运会平均一个大项就十多块金牌,但二青会一个大项平均有30多块金牌。”金牌背后,是陡然增加的责任与挑战,但在赵晓春看来,这样的挑战很有价值,“以往参赛的都是体校的孩子,但国内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体育人才在体校之外。作为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我们不能将这些孩子拒之门外,否则会造成相当一部分人才的流失。”
用竞赛杠杆撬动体校和俱乐部青少年的积极性,刘清早认为是对发掘和培养我国青少年体育人才“一网打尽”。他表示,尽管二青会“胖”了许多,但“胖”的背后也是对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效益最大化的挖掘。在他看来,这是一道有探索意义的题,但场馆、资金和有经验的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注定这也是一道极具难度的题。
难题的破解之道
据李建明介绍,为减轻山西的办赛压力,二青会将帆船、冲浪(短板、长板)等夏季项目和大部分冬季项目安排在广东、上海、山东等15个省(区、市)举办,“再结合山西实际情况,布局了34个夏季项目、两个冬季项目在山西举办,所用比赛场馆达到58个,覆盖山西全省11个市、9个县区以及9所省直高校、3所市属大专院校,其中主赛区太原市承办22个项目。”
赵晓春透露,早在二青会筹备之初,场馆建设就坚持“能用不修、能修不建”原则,在确保赛事需要的前提下,更多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和设施,即便有新建场馆也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问题。因此,在接到“扩容”的蓝图后,如何动用现有场馆资源服务于新增项目,成了首当其冲的难题。
“县里有一些不错的体育场馆。”赵晓春表示,以往不被大型运动会看好的县级体育场地进入了组委会视野。实地考察后,他发现,此举不仅解决了场馆不足的问题,还通过二青会激发了当地居民全民健身的热情,“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级别的赛事进入县城,现在场馆得到利用,群众也非常欢迎”。
在场地问题上,民营企业同样是赵晓春眼中被埋没的“宝藏”。从组委会的角度,与二青会合作的民营企业需要有地方政府认可,而地方政府也需要帮助当地民营企业壮大成长,“三方一拍即合”。赵晓春回忆。最终,在包括大同万龙滑雪场、右玉玉龙马场、山西极限运动中心、太原西山足球基地、临汾同盛中学体育馆、芮城圣天湖铁人三项等6个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比赛场地上举行了8个大项的比赛,“49个大项中占8个,占比16%”。
赵晓春以位于阳曲县大盂镇的山西极限运动中心为例,表示,二青会给了民营资本和政府资源融合发展体育事业一个契机。这个占地面积20亩,投资近7000万元的潮流运动聚集地是二青会BMX自由式小轮车、滑板比赛场地,由国际上专业的公司设计,已成为国内先进的滑板比赛场地之一。正是借助二青会的“命题作文”,曾经以肉羊养殖为主的这家企业才找到了探索“体育+旅游”“体育+农业”融合发展模式的渠道,为此,当地政府也在修路、绿化等方面给予巨大支持。
除了调动民间资本投入体育设施建设的热情,在赛事组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共有包括太原理工大学在内的10余所大中专院校也承办了多项比赛。“尽可能把场馆布局在场馆不足、将来还必须建设的高校,比如,太原师院、太原学院、太原旅游学院等。”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在谈及节俭办赛时,着重强调场馆赛后利用问题。
此前,《中国体育报》报道,太原理工大学共承担了男子篮球U16(俱乐部)、女子篮球U18(体校)和男子足球U18(体校)3项比赛任务,为此,学校对两块比赛场地、两块训练场地进行升级改造,包括体育器材、灯光、地板、配套设施、观众座椅等等,累计投入在2000万元以上,而二青会结束后,翻新的篮球馆和足球场都将成为两支校队的主场。
有了多方支持后,便是“用时间换空间”,让现有场馆“翻台”。二青会的首个冬季项目比赛已于今年1月在山西大同开赛,首个夏季项目冲浪比赛也已于2月在海南省万宁市举行,截至8月18日闭幕,整个赛期长达7个月。“通过延长比赛时间,有的场馆就能承接多个项目。”赵晓春介绍,水上中心先后举办了龙舟、赛艇等4个项目的比赛,有效缓解了场馆不足的问题。
“那么大规模的赛事,会不会使体育场馆的投入一次性增大,在相对时间内超过城市投资的能力?”刘清早坦言,这也是他一度担心的问题,但从目前情况看,山西采用“因地制宜”的办法较为顺畅地解决了场地问题,且从县政府、高校以及民营企业的角度,参与二青会也有所受益。例如,承接马术比赛的玉龙马场位于去年刚摘掉贫困帽的右玉县,为服务二青会,马场进行了符合赛事标准的改造,“赛会结束后,它就具备将来承办其他全国赛事,甚至亚洲赛事的能力”。
场地问题解决后,资金的压力小了许多。“总的预算盘子确定后,严格执行分配方案,各有关工作部门在下达的资金额度内合理使用,不再突破,不搞特例。”张复明表示,即便赛事规模扩大,“节俭办赛”依然不可动摇,比如,比赛器材坚持“能赞助不借用、能借用不租赁、能租赁不购买”的原则,竞赛奖牌、证书制作及车辆保障、通讯服务等,也尽可能纳入资源开发范围,尽量不占用财政预算资源。
为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赵晓春透露,资源开发部很早就确定了一批有意向的赞助商“一家一家跑”。最终,央企、国企、民企合并发力,共赞助4.2亿元,“二青会盘子变大了,无形资产就增加了不少,商家也比较看好这样的一个资源平台。”
赛事组织人才匮乏同样需要解决之道。“此前,我们只有十六七个项目有相对成熟的裁判、赛事运行人员,像攀岩、滑板等项目根本没有做过相关比赛,也没有懂行的人。”赵晓春坦言,扩大规模后,更加求贤若渴。
面对庞杂的设项,刘清早提出,在竞赛组织工作上必须和国家体育总局各项目中心保持密切联系,“要点对点联系专家”,请他们到现场指导,为赛事提供技术支撑。建议果然奏效。赵晓春透露,攀岩项目本来计划放在极限运动中心,但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专家实地考察后建议“把人造岩壁放到城市的中心广场”。结果,攀岩成了最吸引观众的项目之一。
“体育局有很多非训练单位,原本不承担运动项目,为了二青会,我们把需要填补的项目分到各单位,专门负责,现在不少人都成了新项目的专家。”赵晓春表示,在困难面前,“可以不懂,但要学会向朋友求助”。
一次有益的探索
二青会这张考卷,契合了举办地的诉求。“这不仅是一场赛会,很多价值需要通过二青会去激发和体现。”赵晓春表示,当“体育+”细化到“二青+”,推进山西知名度美誉度、城市发展、全民健身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水平提升的“追求”就有了清晰面貌。
“二青会新建、改造的场馆,会后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张复明以场馆为例介绍,阳曲县、沁源县新建的体育场馆,缓解了贫困落后地区体育场馆严重滞后的问题;太原师院、临汾同盛中学等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在满足二青会比赛需要的同时,解决了学校长期以来场馆不足、功能不全、手续不完善等难题;同时,借二青会之势,各地投资建设全民健身场地热情高涨,体育公园、健身步道、15分钟健身圈、移民新村体育场地全覆盖等老百姓身边的健身场所发展迅猛,“近3年,晋城市新增体育场地800多处,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00万平方米,长治市屯留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7.2平方米,跻身全国领先行列。”
而考卷难度升级,更是时代委以的重任。
无论是在办赛过程中撬动社会力量的活力,还是允许以各级各类体校和社会俱乐部为单位参赛,李建明认为,“打开门办体育”努力打造的正是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在赵晓春看来,把视线从极少数放到大多数,形成体育氛围,引发对体育的再思考,“就是二青会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
全国青年运动会前身是全国城市运动会,在2013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后正式更名。首届青运会在福建省举办,经过4年筹备,二青会开启了“山西时间”,为出生于“千禧年”之后的新生代运动员提供了集体亮相的历史舞台。此番大刀阔斧改革赛制,体现的不仅是二青会办赛理念的转变,也是对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的新探索,“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刘清早说。
以将冬季项目纳入二青会为例,“让青运会功能更齐全了。”刘清早表示,中央号召3亿人上冰雪,未来冬季运动也需要后备人才,但国内目前缺少青少年阶段的冬季运动赛事,补齐冬季项目的缺口,是青运会的一次重大改革。
“从目前看,放到一个赛事中进行,可预计的好处是,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将少于分开举办。”刘清早以大同为例,一月举办了冬季项目后,现在又承接了夏季项目,“把一套班子的效率最大化。”此外,按目前的模式,能较大程度地一次性完善城市的体育设施建设,让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指标尽早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且有了冬季项目的场地设施,使人们投身体育项目的选项增加了。”这对举办地体育加旅游及体育产业中的体育健身休闲业也将起到推动作用。但他强调,前进需要不断摸索,将来冬夏项目是否应在一个省内、一个年度举办等问题,还有待本次青运会结束后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切要以竞赛和运动员为中心。”40年来运作百余项体育赛事的刘清早表示,大型体育赛事是一次性的社会活动,包含赛事、保障、服务、文化等诸多方面,筹办过程一旦失控,就会造成整个赛事失败,“急需在顶层设计上编制《运动会运动管理手册》,规范运动会运行的科学管理水平。不要使每届运动会筹备工作都从零开始、摸索前行。”因此,对于把“改革”作为关键词的二青会,总结与传承工作从筹备之初就已开始。
据李建明介绍,目前,青运会与全运会、冬运会共同构成了我国竞技体育综合性竞赛体系,既是我国奥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而这次多方位的改革举措,被刘清早视为“构建完整的、和国际接轨的青少年优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青运会”。至于成效,“还有待青运会结束,进行全面、科学评估后才能得岀最终的结论”。
本报太原8月12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