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黄志坚:我国首位青年学教授。1950年走上青年团岗位,1954年入中央团校学习,1955年留校进入教学研究领域。历任团江西省德安县委书记,团九江地委组织部长兼地直机关团委书记,中央团校青年工作教研室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主任,青少年研究所所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领导成员(副局级)。
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届全国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委员。先后兼任《中国青年研究》主编,全国团校教材编委会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思政专业教材编委会委员,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报告员。出版专著12部,主编教材和著作18部,合著16部,报刊发表文章400余篇,共计900余万字。国务院授予“发展社会科学事业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吴庆: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教研部主任,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央团校共青团改革与工作创新课程组组长。
长期从事青年发展理论及青年工作、青年组织发展研究,为全国党政系统、群团组织、企业等单位系统讲授“政党青年工作”“新时期群团工作创新”“共青团工作理论与实践”“青年组织发展”“青年领导力开发和培养”“青年干部成长”“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等课程。著有《新时代团干部的36堂必修课》《使基层真正强起来》《青年政治参与与共青团工作》《共青团改革对话录》《共青团干部魅力提升12法》等。
--------------
谈到自己的老师,吴庆讲过这样一个故事:2008年,纪念中央团校建校60周年的校庆日上,黄志坚教授在校庆晚会上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迅的采访。
朱迅问黄老,这么多年,您培养的最得意的两个学生是谁?黄志坚将吴庆列入其中。
“当时我出差在外地,返校后同事们告知此事,真让我受宠若惊,老师对我竟是如此厚爱。”吴庆回忆说。
黄志坚教授1950年走上共青团工作岗位,1954年入中央团校学习,1955年留校进入教学研究领域,成为我国首位青年学教授。1987年,作为第二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收的本科生,吴庆成为黄志坚教授的学生。
“我觉得,我们两代人身上所映照出的是,在我们国家,党的青年工作研究领域的一种传承。”吴庆说。
大学时代的启蒙与鼓励
1987年,先后经过团湖北省黄石市委、团湖北省委的面试考核,同时高考成绩达到当年的重点线标准后,18岁的吴庆顺利走入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为该校第二届本科学生中的一员。
“那时候入学标准很严格。每一名学生都要得到当地团组织的推荐才有机会,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学校里聚集了全国高中最优秀的学生干部。”吴庆教授回忆说。
作为改革开放后,湖北省黄石市第一批入党的两名学生党员之一,吴庆学生时代的履历非常亮眼,“小学的时候,我做过少先队大队长;中学的时候,当过主要团学干部;1987年6月18日,我刚满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提起自己的过去,吴庆自豪地说。
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期间,吴庆在青年工作系系统学习青年工作的基础理论。当时,黄志坚教授担任系主任。
“最核心的专业课青年学是黄老师给我们上的。”吴庆说,由于当时很多青年学专业相关的教材都是由黄志坚教授带领团队编写。“全班50多个人对这位老师都非常崇拜”。
“黄老师给我们的感觉,一是对青年研究工作很热爱;二是严谨认真。”吴庆回忆,当时每次上课的时候,黄志坚都会查很多资料,教学和科研格外严谨。除此以外,黄志坚对学生也很关心,“他希望学生们都能够健康成长”。
在黄老师的教导下,吴庆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了青年学的相关知识。“那门课让我们全方位地认识到青年的内涵、本质、各方面的规律和青年发展的各种问题。”
尤其是青年学课程中涉及的青年文化、青年时尚部分让高中起就很喜欢文体活动的吴庆非常感兴趣。
虽然这些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化的理论内容,但为他日后从事青年工作打下了基础。当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吴庆像“追星”一样,请黄老师在课本上给自己签名。吴庆回忆,可能因为老师对自己印象比较深,所以黄老师不仅签了名,还“很高兴地在书的扉页写下了:‘青出于蓝胜于蓝’。”
辅导员时期的帮助与指导
1991年,吴庆大学毕业,留校做了一名辅导员。
在当时,这并不是他唯一、更不是最好的选择。当年,毕业生工作单位由学校分配,摆在吴庆面前的去处也有很多。除了留校以外,他至少还有3个就业机会:北京一家大型商场,一家雷达军工企业,航天系统的一家研究院。
吴庆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当时自己对企业没有多少认识,加之本科学习的是青年工作专业,所以选择留下来。
“高校也有几个部门,学生工作部长问我:你是去校办、团委、培训部门还是系里?我说:我学的是青年相关专业,还是到基层去做辅导员更能发挥我的专业特长,于是我到一个系里做了一名辅导员,开启了我的教师生涯。”在吴庆所写的《愚师27年》里,他这样记录当时自己的选择。
吴庆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我至今认为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做与青年相关的工作,就需要一些理想主义。”
现在,吴庆时常感念那段做辅导员的经历,“它让我认清了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同学们最欢迎的大学辅导员。”他解释说,要做到一般“保姆式”的大学辅导员,大部分人是没问题的。“但更关键的是能否关注大学生精神上的成长。”
在关注学生精神成长方面,吴庆在做辅导员期间也不断实践自己的想法。 在他的班上,有一位来自云南曲靖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很有才华,不仅会多种乐器,还会作词作曲。但是,来到学校以后,吴庆发现他很不适应,因为“才能没有得到发挥”。
于是,吴庆开始“鼓动”了几个老师和同学,买了些乐器,成立了一个乐队。乐队在这个学生的指挥下,还在校园里办起了演出,“极大地满足了这个同学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让他的音乐天赋得到了最大发挥。”
与此同时,对当时“初出茅庐”的吴庆来说,他也遇到过很多挑战。
一次,由于跨年级谈恋爱,两个当事学生出现了矛盾,打起架来。吴庆赶紧去劝,但双方的矛盾难以调和,甚至引起了两个年级的对抗。
“不记得那时候和双方谈了多少次,但一直没能和解,最后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对他们说:我请你们吃饭去吧。”
等坐到饭桌上,两个学生看着吴庆为这件事忙前忙后,不辞辛苦,还主动请他们吃饭,有些感动也有些不好意思,最终两人在吴庆的劝说下“化干戈为玉帛”。
在做辅导员的那段时间,黄志坚也时刻关注着吴庆的进步。他不时地来到吴庆的办公室聊工作进展,进行工作指导,还主动为他提供一些学习和写作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让我不仅在学术写作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交流过程中也让我知道了如何用历史的视角看青年问题。”吴庆说。
在传承与创新中推进学术研究
2003年7月,在参加团中央十五大报告起草工作之后,吴庆开始登上中央团校的培训讲台,同时也开启了深入研究青年与共青团工作问题的学术道路。
吴庆认为,在理论研究领域,师门的传承非常重要。
对于黄志坚教授的指导,吴庆给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举例说:一次,黄教授告诉他,作为一名好老师就要把讲课和写作结合起来,把教学与科研结合在一起,“讲课过程,实际上就在写文章,我现在也是这样做的。”吴庆说。
2016年,吴庆教授的《共青团改革对话录》成书,黄教授仔细地看完了全书,不仅作了书评,还针对当时共青团工作对象年龄越来越大的现象,提出共青团工作对象泛化的问题。“黄老师提得非常具体,他的书评当时也给了我很大启发。”吴庆说。
除了传承的关系外,吴庆在黄志坚教授青年学理论的基础上也不断开拓创新,用多学科的视角研究青年与共青团工作问题。
吴庆告诉记者,在研究过程中,他一方面会汲取青年学的理论,另一方面还会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青年问题,“我想,这一方面是黄老师青年学的再发展,另一方面这可能也是一种学科范式的转变。”他的专著《青年政治参与与共青团工作》就是这样的一种学术探索。同时,吴庆还积极开展实践案例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历史经验研究,“从各个方面全方位深入地分析,青年工作的规律才会被我们真正发现。”吴庆说。
在吴庆眼中,黄志坚教授之所以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源于他“一直钟情于青年”。黄教授虽然已经80多岁,但他并不“害怕”新媒体,微信、微博都会使用,还经常向身边的年轻人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
黄志坚教授曾经说,要让爱和理性的光芒照在共青团学问的热土上。吴庆评价说:在人生境界上,黄老师深怀赤子之心,始终无比热情地拥抱着生命的青春,达至人文和科学的融合高度。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杨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