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语中,深圳与“心震”的发音相同。
“以前香港人来深圳,过关要两三个小时,从罗湖关口出来,总能看到人车争路,道路坑洼不平的情况。”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如此比较,“现在香港人来深圳,总会感慨深圳的建设一日千里,充满机遇,具有魅力和吸引力。”
梁海明说,原先的“震”有震惊之意,现在的“震”指的是震撼。
只用了大约40年时间,深圳就扭转了香港人的印象。
8月18日,一份意见让粤港澳大湾区再次“心震”: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陈科在社交媒体上第一时间浏览了这则新闻。1997年出生的陈科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刚刚大学毕业,和家人一起住在香港的南边。
深圳是他在社交媒体上常能浏览到的关键词:有些住在香港北边、距离关口较近的同学朋友常常发动态,比如周末去深圳吃火锅、逛街。
对于深圳,他的印象只有在小学时曾和家人去深圳短途旅行。“很模糊,当时觉得挺落后。”但他从同学发布的照片上看到,现在的深圳很时髦,一点也不落后。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里还提到,将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这意味着,在未来,大到医疗、教育等配套问题,小到用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就能取高铁票等生活琐事,在深圳工作的香港青年都能享受“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待遇。
“这次示范区对已经来深圳工作的香港青年是个利好信息。”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说。
根据他的调研,原先香港青年在深圳工作或创业时遇到过许多困难,如企业的税收问题,引入外资、港资的问题。从长期看,对于有意愿来内地发展的香港青年来说,这个政策将增加他们来深圳工作的吸引力。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分析,原先国民待遇曾推动过香港居民来内地工作,现在在此基础上,香港居民能享受更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市民待遇”。
“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香港青年能享受不同制度的优势。”张光南认为,市民待遇能更好地支持香港青年在深圳生活、工作和发展。
2018年9月,香港和深圳正式高铁通车。从香港西九龙出发,香港青年到深圳福田站只需14分钟。这无形中扩大了香港青年的生活半径和居住半径。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举例,就像在曼哈顿上班的纽约人都住在河对岸的新泽西一样,对于香港青年来说,深圳的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比香港更好。
而来深圳发展的香港青年人,更多是看重深圳能提供一个与香港优势互补的平台。
方舟认为,香港本地没有完善的制造业和强势的科技产业,来深圳工作,更适合有兴趣从事科技和制造产业的香港青年;而对于想要在文化创意和商业上有所作为的青年来说,深圳的发展成本更低,还能以深圳为基地拓展内地市场。
《意见》也提到,将鼓励深圳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用好香港、澳门会展资源和行业优势,组织举办大型文创展览。
这让热爱文艺的李新有些动心。
她已经在香港发展七年,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之前对于回到深圳发展,她有过犹豫。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她一定会选择深圳;但从精神生活的角度来看,她认为香港的国际化气息更强。
方舟观察还发现,目前,已经来深圳工作的香港青年以专业人士为主,主要集中在金融、建筑规划、法律服务等专业上,也有理工科背景的青年在深圳的科技公司里工作。
2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见媒体时曾说,深圳成立先行示范区,对深港关系尤其是科技创新上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当然,香港也要不断提升竞争力。”2017年,深港共同合作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成为香港最大的科技创新园区。
“深圳的科学创新产业有完整的产业链,而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城市,能帮深圳的科技企业融资,深圳的产品通过香港获得国际认证,卖到国外,形成良好的循环。”梁海明说。
更重要的是,深圳是个年轻人的社会,汇聚了全国各地优秀的青年。他分析:“香港青年在深圳,与这些优秀青年碰撞,更容易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事实上,近期一系列利好信息还有待香港青年发现,“心震”的感觉还需要一段时间传递到香港各行各业。
李晓是广东人,从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香港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她观察到,实验室里,大多数同事并不关心香港以外的世界,“觉得深圳成立示范区和他们没有关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部分与深圳联系较多的工作人员,会密切关注深圳建立示范区的新闻。
张志安总结发现,虽然大量的媒体宣传提高了香港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关注度,但这些青年对于大湾区实际能带来的各种发展机会,还有待更深层次的了解。比如,内地舆论场对深圳成立先行示范区的信心、关注度和讨论度明显高于香港。
在方舟看来,一部分香港青年对内地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罗湖商业场之类售卖廉价产品的小商品市场。“要加强交流,让香港青年更认识深圳,更认识内地。”方舟说,深圳成立先行示范区,就是一个再次“心震”的交流机会。
《意见》提出,将扩大深圳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发展高水平医疗机构,为港资澳资医疗机构发展提供便利。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
梁海明认为,这将吸引香港医生来深圳就业,因为深圳人口比香港更多,深圳人对更高水平的专业医生有所期待。“以前有很多深圳市民也经常跑去香港看病、打针,两地都已经交流三四十年了,是时候一起开花结果了。”
(应受访者要求,陈科、李新、李晓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魏晞 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