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9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水课之夜” 他带来理想主义的风

河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9月10日   04 版)

    【他的执着和专业,究竟能改变多少学生?这无法估量,但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学生能认真记得,而他能继续坚持,继续相信改变的意义。】

---------------------------

    在地铁站口,李老师拖着行李箱、提着公文包现身了,清瘦的模样真是一点没变。他看见我,立马笑了:“北京这么热,还辛苦你跨越大半个城市跑一趟。”

    我接过他的公文包:“毕业后都3年没见老师了,说什么我也要赶来的。”

    在教过我的数十位大学老师中,李老师是和我关系最好,且对我影响至深的一个。他并不是本学院的“亲老师”,教学缘分也仅限于某一学期的一门公选课。但偏偏就是当初那一点短暂的上课记忆,在我的大学回忆,以及之后的人生轨迹上,留下了漫长而美好的回声。

    李老师这次来北京开会,行程表满满当当,我们抓紧时间边走边聊。我问:“从前我选修的那门公选课还在上吗?”他叹了一口气:“现在学生可没你们当初那么专注了,我感到有点挫败呢。”

    我暗暗发笑,老师回忆往事怎么自带美颜滤镜呢?第一天上他课时,我明明一点都不专注啊!但后来,就因为李老师上课的较真劲儿,我还是扎扎实实爱上了那门选修课。

    整个故事的开头,主人公是一个本想选“水课”混学分的学渣。

    回顾我的大一,真是“人云亦云”的一年,我的选择和规划,都跟着师兄师姐、室友同学的声音跑。大一专业课很多,大家觉得冲绩点压力很大,于是到了第二学期选择选修课的节点,互相讨论,听说周三晚间的公选课会“水”一点,能在课上写写作业玩玩手机,期末考试似乎也不会太难。

    于是,我们一个班十来号学生,集体抱团抢了“摄影鉴赏”这门课。师兄告诉我们,他们选修时有多“水”呢?老师播放图集PPT,提早半个小时下课。

    第一天上课,我们带着闲书和iPad,准备舒舒服服娱乐一个半小时。结果,李老师进来了,模样很老派:黑框眼镜、灰色T恤、年代久远的背包,开场白则极其居高临下:“这门课今年换我来上。提醒诸位一声,以往我这门课都是小班教学,因为两周后许多学生就会被我的要求吓跑,不敢选。”

    李老师一眼瞥到前排同学桌上的iPad,走过去,把屏幕反扣在桌上。“无论有没有学过摄影,想要更接近摄影的人,欢迎来选修我的课,不喜欢现在就可以走了。摄影鉴赏课,不是看,是要拍照的。”炸完几句狠话后,李老师威风凛凛端坐讲台,满屋学生被他凌厉目光扫射得低头屏气,不出一言。如是黑云压城的气氛贯穿课堂始末。

    李老师课程第一分钟起就了无废话,直接伸手向每个学生要他们今年想拍的专题。这堂课上演“一群人是如何被选题逼疯的”戏码,大家自以为独具匠心的选题,在他连珠炮发问下节节败退,“你这题目太观光客了吧!”“你站在道德制高点真的合适吗?”

    几个回合轰炸毕,准备“水”一学期的我们,被问到哑口无言——“老师干嘛呀?这只是一门公选课啊!”纷纷表示回宿舍退选得了。

    最后剩下10个人,决定这学期继续上,其中包括我。

    李老师要求我们每周都冲洗出新照片带到课堂,众人围绕长桌,逐张检阅、点评和修正。他迅速浏览过一叠叠照片,对符合期许的予以肯定,有望参与未来专题,其余照片则淘汰。

    某天检阅学生成果,见到一张以落叶小径为画面主体的照片,李老师认为拍摄者应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才能将小径表现得更具感染力。“你们尝试过其他视角吗?”大家默不作声。忽然,他大声命令:“现在你们全都站到椅子上去!”我们面面相觑,但稍作迟疑后还是照办了。

    “你们看看我,看看前后左右的同学!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虽只产生不到一米的位移改变,但教室,这个太过熟悉的空间却产生无比奇妙的重组。

    几乎每一个周三晚上,我们上课前都好紧张,害怕自己的照片被狠命diss。李老师确实没心慈手软,哪怕有些照片来之不易,是同学连续一周,清晨5点起来拍的,但因为还不够细致,依然会被狠狠批评。

    期末验收成果,我们占领教室所有长桌,为辛勤耕耘半年的自己精心布展,集体票选最佳作品,然后互换相片留念。李老师送了我们一人一本摄影集,配以结语:“我希望你们通过摄影理解一件事,人总是从压抑中迸发能量。”

    虽然公选课完结了,但我和那个小班的同学,还有李老师,一直保持联系,时常交流摄影心得,以及其他关于学术的感想、职业规划等问题。

    一转眼6年过去了。在北京午后的阳光下,我和久别重逢的李老师又提起当年的事。李老师说,这门课他一直坚持在开,但很遗憾,学生的专注程度和耐心一届比一届减少。愿意好好拍照、好好上课的人不多,可他想把这门课开下去。“能多传递一点是一点,有一门让大学色彩变得不同的课,总比没有好”。

    如今想来,那半年的周三夜晚,会让我们站到桌椅上感受摄影视角,会让我们被作业逼疯的李老师,与其说是“水课之夜”的一股清流,不如说是难能可贵的理想主义之风。他的执着和专业,究竟能改变多少学生?这无法估量,但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学生能认真记得,而他能继续坚持,继续相信改变的意义。

河樱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9月10日 04 版

你上课的样子
“水课之夜” 他带来理想主义的风
她能把数学课上得很家常
他们说教自家孩子是犯忌的事
多年以后,我也为人师
你们就是将学生带到知识殿堂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