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智途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室,该企业负责人也被聘任为专业导师,定期来学校给学生们讲授时下较前沿的技术,各种智能“黑科技”引来学生们啧啧称奇。
这样的合作项目在学校并不罕见,项目正是学校的打造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的“区园企校”共发展模式的缩影。多年来,学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着眼于解决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打造体制机制创新合力,激活专业建设内生动力,提升协同育人能力,提档升级服务社会实力,进一步坚定了植根地方、深度融合、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坚定“区园企校”共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行业产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如果离开了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那么办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金存说。
------------------------
打造机制创新合力,激活专业建设内生动力
近些年来,学校通过创新完善“区园企校”共发展的体制机制,集聚校院企地优势资源要素,调动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学校以产业园作为融合发展的支点,与扬州9个产业园区,共建了石油化工等七大产教联盟,深化学校与地方、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三层融合”,与企业共同打造人才供需交流、公共实训、高层次人才共享、公共技术服务、人才共育、工程技术研发等六大合作平台,实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
在校内形成了以信息轴为基础、资源轴为支撑、项目轴为重点的“三轴制度”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调研机制、创新保障机制、激励和问责机制,保障“区园企校”合作取得实效。
在学校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室,实训室对部分课程以及危险性和操作成本相对较高的实训首先通过VR虚拟训练,然后再实地上手操作。学校针对扬州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主动培养适应相关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围绕扬州的建筑、智能制造、汽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集群,打造专业(群),形成高度契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各二级学院还组建了由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把脉问诊,根据地方产业动态调整,重点发展为地方基本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服务的专业。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洪表示,激活专业建设内生动力,精准对接产业的举措,为校企带来“1+1>2”的化学反应,在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同步发力,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能用的上,就职后能帮助企业第一时间转化出更多的现实生产力。
校企共同开发,提升协同育人能力
近年来,学校将以建筑信息模型(BIM)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吸引更多的企业力量参与到专业、课程与师资队伍建设中来,使专业与行业、课程与岗位能力、学校育人与社会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同时,学校将进一步研究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此外,学校化工学院还与江苏奥克化学有限公司采用“共建、共管、共享、共推广”的合作模式,共建石化行业学院办学点“奥克大学”,对接企业一线生产,打造“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校企协同育人实训平台”,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采用真实生产数据,开发了石油化工虚拟仿真中心HSE培训软件以及9门在线开放课程,促进了产业行业企业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全过程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区园企校”合作是双向的,作为学校不能只苛求得到政府、园区、企业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区园企校”合作,使政府、园区、企业成为学校发展的“加速器”,也让学校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再绘发展蓝图,提档升级服务社会实力
近年来,学校依托专业优势,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建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4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聚焦地方中小微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开展省级维修电工高级技师提升班,围绕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和技能培训开展“四技”服务,侧重将已有技术项目、技术成果向企业移植转化,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优势互补。
学校成功通过江苏省安全培训机构B类资质认定,常态化为扬州地方化工园区企业培训化工行业从业人员。学校与扬州市人社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市人事考试中心整体迁入校内,为扬州人才培养、人事考试、技能鉴定等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扬州市委联合成立了扬州志愿者学院,并获批江苏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经过不断探索优化,“区园企校”共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协同成效,模式已成为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每年有约36%的毕业生留在扬州就业创业,毕业生满意度、毕业生起薪、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指标均位居江苏高职院校前列。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金存表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是学校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实里走的重要举措。学校将秉持“厚植文化底蕴、精湛一技之长”的育人理念,不断完善“区园企校”的体制机制,丰富内涵、拓展领域,积极释放“人才红利”,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