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机场高速进入二环线,晚风里花朵火红绽放了一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穿过二七长江大桥,炫彩灯光秀点亮两江四岸,光影勾勒出城市水岸线如梦似幻的景象……国庆期间,时隔五年再来武汉的游客严曼被眼前的一幕幕吸引,“真有种直追沪上的感觉”。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从4年前接过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大旗,到10月18日正式进入“武汉军运时间”,武汉始终坚持办赛事和建城市相结合,军运会成为城市蝶变的加速器,城市从面貌到管理,迅速蜕变升级。
家住洪山区的陈女士首先注意到身边细节上的变化——头顶,矗立在公寓楼顶的硕大广告牌被一一拆除,城市露出了美丽的天际线;脚下,每天出门必经的林荫小道被翻新铺黑;路边,花坛扩容,月季、三角梅次第开放,“让人备感亲近”。
身边朋友出门上班的时间也缩短了很多。家住光谷的年轻人赵贝,以前每天早上7点就出门去东湖路上班,堵车是常事,18公里路程开车最少也要四五十分钟。最近这3个月,他发现,家附近的几条上下高架桥的匝道打通了,上班的路畅通多了,只用25分钟就可以到达。
这背后,一组数据引人注目:9月26日,汉江大道全线通车,武汉市形成281公里“三环十二射”城市快速路网;伴随10月8日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市域内有13个长江过江通道、9个汉江过江通道。同时,100条微循环道路建成,打通城市交通毛细血管,城市路网更加通畅。
打造更通畅亮丽的路网,是武汉筹办军运会期间的重要目标之一。军运会综合保障部负责人万磊曾透露,武汉市中心城区共有道路约2400公里,军运会筹办期间,整治提升道路达1000多公里。这意味着,全市中心城区有近一半的道路面貌一新。
细心的市民还发现,这个秋天,在时令花卉装扮下,武汉更加绿意可人,繁花似锦。军运会筹办期间,武汉市累计种下树木36万株,实施园林绿化提升项目282个,新增绿化面积348公顷。
盛夏的暑气刚过,在水果湖街上班的蔡女士,每天下班后不再出门就坐公交、地铁,而是选择沿双湖桥、东湖路步行30分钟,再乘车回家。只因在东湖畔的这条景观大道上,樟树成荫、银杏染金,桂花香甜、长椅整洁,“从这里走过,一天的辛苦仿佛得到了过滤,心情随之愉悦”。
“办赛事”与“建城市”相结合,景有颜值,离不开城有气质。景点之外,“微改造”扮靓老旧院落。
“楼顶破旧棚子拆了,种上花草,打造成一个小型‘楼顶花园’,看着挺赏心悦目。”家住黄鹤楼脚下中华路街的低保户谢志红,此前因为不理解,一度反对拆除楼顶违建。而今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她义务宣传起军运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的黄鹤楼,自古以来就是外地游客到武汉的首选之地。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从上空俯视,视线所及的杂乱建筑及广告招牌,与周边美景格格不入。
武汉城管决定对黄鹤楼俯视线立面进行综合整治。除了将“扎眼”招牌全部拆除,还对周边建筑进行立面装饰。有条件的屋顶改造成空中花园,武昌首义古城焕然一新。
军运会筹办期间,武汉市累计拆除户外广告招牌12784块,拆除违建33.53万平方米、完成高架桥梁涂装350万平方米,对413处建筑进行了景观照明提升。
“身边街景在刷新。”武汉市民渐渐发现,长江两岸的高层建筑整洁如新,龟山蛇山及名胜、楼宇被华彩绚丽的灯光秀点亮,和武汉标志性的桥梁、游船一起入镜,形成一幅壮丽的长江画卷。
惠民工程同步开展。在武昌南湖街华锦花园小区,道路两边增加了不少植草砖停车位;在青山区钢花村街,118社区里设立了供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年久失修的房屋立面得到刷新,坑洼不平的路面得以翻新,小区排水管网难题得以解决,车辆乱停的顽疾得以整治……这样的“微改造”,在全市铺开,众多老旧院落在喜迎军运会过程中换了新颜。
为全球100多个国家近万名运动员打造的“赛时之家”——军运村,赛后将变身优质住宅小区。军运村湖岸线,亦已整治一新。
武汉有大江大湖,有山有水,在世界军运会历史上,本届赛会首开全部项目在同一个城市举行的先例。35座场馆分布全城,无论改造或新建,都结合了地域特点和城市生态,更兼顾到赛后利用和城市区域的平衡发展。
35处场馆设施,半数是利用现有设施改造而成,多分布在社区和高校附近,赛后便是现成的教学设施、群众体育场所。其中,新建的13处场馆,大多布局在群众健身需求旺盛而体育设施相对欠缺的区域。维修改造的17处场馆,已确定赛后绝大部分将面向社会开放,或用于学校教学训练。
此次新建的东西湖体育中心,赛时为足球、乒乓球、水上救生等比赛场馆,赛后为区级体育中心,可满足群众健身、竞技体育需求。军运会媒体中心赛后将改造为冰上项目运动馆,面向社会开放。
武汉正在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青年人才选择留下来是这个城市吸引力提升的最好佐证。
今天下午,武汉市委组织部人才三处处长石柏林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武汉市于2017年上半年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最新数据显示,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108万人,落户44.8万人,“原定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的目标,提前两年多完成”。
本报武汉10月17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通讯员 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