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共青论坛

科技创新赛事带给大学生的获得感

肖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0月31日   07 版)

    10月15日,第一届创新创业英才奖在杭州揭晓,10名勇闯双创浪潮的“创业明星”获此殊荣。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震和李琛占得两席,他们都曾是北航“冯如杯”创新创业大赛的参与者,这段经历如何给他们带来成长发展和获得感,值得我们回顾和思考。

    今年11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这项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的盛会,在走过30年的历程后,再次回到发源地首都北京举办。得益于“挑战杯”的带动,北航“冯如杯”已经连续举办29届,激发了北航学子开展学术科技创新的热潮,带动了广大学生将知识学习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实际行动,引领了敢于担当、创新实干的校园学生学术科技文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打造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原创科技项目,促进了学生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冯如杯”给学生带来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勇气的提升,这份获得感成为大学生的宝贵财富和青春记忆。

    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用冯如的名字来命名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承载了北航学子对蓝天的梦想,体现了北航人敢为人先的价值追求和空天报国的家国情怀。“冯如杯”设立于1991年,也即将迎来而立之年,连续29届竞赛共有超过7万名本科生参与,覆盖面达到70%,参加“冯如杯”成为北航学子特有的大学体验,有学生说“不参加冯如杯,北航的大学经历就不完整”。

    “冯如杯”涵盖的创意、创新、创业“一杯三赛”模式,将学生创意灵感与创新实践、创业转化有效衔接起来,构成了具有北航特色的学生创新创业链条,实现了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广泛覆盖;“冯如杯”作为连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桥梁纽带,与“挑战杯”略有不同,其全称并没有“课外”二字,学校倡导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中创造知识,学生课堂所学成为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奇思妙想的有力武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体验,享受到了战胜困难的小确幸;“冯如杯”促进了创新创业资源面向学生的整合,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由五个部门承载教育中心、活动中心、指导中心、实践中心、研究中心的职能,校团委作为办公室统筹协调“一院五中心”的运行,共同为学生提供双创大餐,本科导师制、本科生进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学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冯如杯”促使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学生需求实现既紧又实的连接;“冯如杯”促成了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建立,同学们通过参赛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学术小伙伴,互相启发、优势互补、团队合作,以学生航模队为代表的学生双创团队,是同学们提前体验学校“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四大”科研创新模式的平台,也带给了本科生站在世界冠军领奖台的机会;“冯如杯”彰显了北航人空天报国的价值追求,竞赛孕育的创新项目,有的成长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点项目,有的转化为服务人民生活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同学认识到,只有面向国家需求的创新才更有长远价值,只有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创业才有更多的市场机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通过“冯如杯”内化为同学们的思想共识、外化为创新创造创业的行动。

    面向新时代,站在而立之年新起点的“冯如杯”要为服务学校立德树人中心任务、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赛事搞得好不好,关键看机制建得怎么样。要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创新赛事组织机制和运行模式,打造升级版,为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资源和环境。

    ——丰富创新项目的多元化来源。青年人思维活跃,敢想敢干,创新实践的起点往往来源于自身灵感和所受启发,这是十分重要的,但也是不够的。创新实践要有面向国家需要的担当、有面向学术前沿的胆识、有面向人类未来的格局、有面向现实痛点的破题。可以在学生自主选题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拓展至少四个创新项目的来源途径:一是由高校学科专业或学科群提出面向较大型成果的创新任务,例如60年前北航师生用不到100天时间设计、制造并试飞了中国第一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现在应该有若干新的“北京一号、北航一号”;二是学术机构和教学科研团队结合国家战略和学生实际,发布综合性、交叉性、前瞻性的选题,开展有组织的学生学术创新和科研攻关,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自主创新的一线;三是对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现实需求和技术难点,依托工业互联网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大数据平台,把企业出题和学生解答联系起来,打造更多针对具体问题的“黑科技”;四是面对人类未来挑战综合发布选题方向,在命运共同体的格局中寻求可行解决方案。

    ——打造教师和学生两个大团队。学生创新实践不能单打独斗不能小打小闹,教师指导不能仅限在本领域的小团队。要发挥学生团队在创新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团队建设应当把基于兴趣的自发行为和基于项目任务的组织行为结合起来,打通学历层次和专业方向的限制,形成从低年级本科生到博士生的纵向贯通、涵盖不同专业领域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横向融通的纵横交织覆盖的组织体系。要发挥教师团队在学生创新实践中的导向作用,依托大课题组和交叉科研团队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学习高校学科建设的做法尝试设立责任教授制度,构建学生参与的考核机制和教师指导工作的评价机制,特别是教师指导不仅是在创新实践的关键之处点播一二,而且是把指导工作落实在平时的交流讨论和问题解决上,从而进一步密切教师和学生两个团队的联系。同时,通过配套机制的设计和激励措施,使学生深入教师团队、教师深化学生指导,实现师生两支团队双向选择,动态调整,相得益彰。

    ——提供全方位的政策资源保障。科技创新赛事带给学生的获得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资源的保障力度,获得竞赛奖励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得到可持续的创新实践支持和帮助。具体说来,成果认定方面,积极探索本科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适当简化一些环节和要求,把时间和精力更多用到成果的累进创新和转化应用上;教师指导应该给予充分认可和鼓励,在根据指导学生的数量和投入折算学时数的传统方式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核心业绩指标的考核和激励,使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收获足够的获得感。课程体系方面,探索开始专门面向创新实践的课程,从创新的理念、思路、方法、途径以及学术精神和创新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提高学生对于创新实践的认知和认同。资源保障方面,除了设立专门的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应该更加积极挖掘社会资源,让企业的经费和设备为学生所用,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装置和实验平台能够为学生共享,让社会资本有更多的途径与学生创新成果对接。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书记)

肖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0月31日 07 版

宁大学子:把王阳明故事讲到世界各地
科技创新赛事带给大学生的获得感
团宿州市委:打造“三个学院” 开拓实践育人新思路
积极推进高水平建设 办一流高等职业教育
扫码读“共青团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