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以“小力量”撬动“大扶贫”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1月12日   07 版)

    “昨天,我获得了‘互联网+’大赛的金奖;今天,你们在科创小屋实力赛上表现优异——我们都是未来的创客!”日前,在“红色筑梦”创享汇暨首届“筑梦杯”科创小屋实力赛闭幕式上,刚刚获得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雅芯天图——宇航级高速图像处理芯片”团队成员陈宜乔对台下的112名蒲城县中小学生说。

    这场精彩的科创小屋实力赛,是西电师生为学校对口帮扶的陕西省蒲城县中小学生专门举办的。2018年,当时还是西电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陈宜乔和支教团成员们一起,为充分发挥西电科创优势,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梦想种子,共同发起创立了“红色筑梦科创小屋”,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红色筑梦”源于2017年西电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西电独辟蹊径,依托陕西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将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将学校已举办过5年的“走进梁家河、踏寻红色路”主题教育实践转化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就此开启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助力精准扶贫的“红色筑梦”实践育人探索。

    第三届“互联网+”大赛上,西电参与团队“小满良仓”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收获和体会,并很快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根据总书记回信精神,2018年,西电再次启动“红色筑梦”专项实践活动。

    作为“红色筑梦”专项实践活动的众多子项目之一,1年来,旨在提高乡村学生素质拓展能力的“红色筑梦科创小屋”扶贫项目,已在蒲城县建成首批6座“红色筑梦”科创小屋,共招募90余位筑梦大使志愿者,开展25次培训工作,授课100课时,使400余名学生从中受益。今年7月,由科创小屋培训的尧山中学雄鹰队一举斩获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亚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几年来的结对扶贫中,西电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之余,接续传递着“红色筑梦”的火炬,为孩子们用心制作“有温度的成长餐”:从汉王镇中心小学,到荆姚镇初级中学;从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心语心声”信箱,到引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梦想课”;从“给每个梦想一个机会”的筑梦合唱团,到“给乡村教育插上信息化翅膀”的“云课堂”……

    一代又一代的西电学子共同坚守着“红色基因筑就梦想,接续奋斗点亮人生”理想。

    “能够定义我的,不是‘我是谁和我在哪儿’,而是‘我做了什么’。”曾在西电担任4年学生干部的姬策,在深圳多年从事新型教育后,带领他的“周五创客”创业团队筹建首批“红色筑梦科创小屋”,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西北农村儿童科技教育。

    始终牢记“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教诲的西电校友、小满良仓创始人张旺,带头成立了“延安青年红色筑梦联盟”,吸引更多的青年与高校学子加入到创客扶贫的队伍中来,将更多的筑梦力量凝聚在一起。

    在西电,同样诠释着“把红色基因传下去”创业情怀的,还有一个由乡村教师、红旅队员组成的创业团队。在刚刚成立一年、主打“传承西电红色基因、留存西电奋斗记忆”的“XDU校园文化创业团队”的财务记录上,有一个特殊的“筑梦基金”账户:每卖出一件产品,他们就会存入1元,用于支持“红色筑梦科创小屋”和“筑梦合唱团”的日常建设和运营。

    被问到“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时,创业团队创始人何文鑫用“梦想反哺”4个字作答——原来,团队的几名成员在2017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中担任学生志愿者,因此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后来,他们中有的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汉王镇、荆姚镇等地担任乡村教师;有的加入大学生创业的“小满良仓”团队,继续为电商扶贫的创业情怀而努力。

    一年后,他们再次相聚,相约为守护更多的梦想而努力。今年,他们自己设计、改造、装修、布置,建立了全国高校首个集成化XDU美好生活体验工坊。即使在创业初期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也没有忘记支教时对孩子们的承诺——你们的梦想,我们来守护。

    追求梦想的道路从不孤单,红色筑梦的火炬也将永续传承。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全国高校首个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红色筑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成立,西电学子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劳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奉献”;22个“红色筑梦”社会实践基地相继在蒲城建立,开展“一院一品对接一校一镇”计划,成立志愿者专项服务队,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受助学生千余人……

    “红色筑梦轻方式,无感思政强效果。”西电团委书记傅超表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全流程,把传承红色基因的根植在学生梦想的深处,是西电学子对“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家国情怀的共同恪守和传承: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以“青春为主力、红色为主题、筑梦为主旨”,1778支社会实践团队、13572名学生向着祖国大地出征,将论文和成果写在了田间、落在了地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1月12日 07 版

十载“希望家园”陪伴三峡孩子快乐度假
草原城市在“人才大战”中的全球视野
助力社区医疗“最后一公里”
以“小力量”撬动“大扶贫”
扫码读“共青团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