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六届“挑战杯”赛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捧得大赛重磅奖项“挑战杯”。“挑战杯”之外,还有特等奖、“优胜杯”、显著进步奖……
30年前,19所高校发起,3000多人共同搭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小擂台。30年后,小擂台发展为“奥林匹克盛会”,包括香港、澳门、台湾高校在内的2000余所高校、2000多万大学生参与竞技。
显然,“挑战杯”不仅给名校大学生进行课外学术科技钻研提供平台,也为越来越多非“双一流”、“985”、“211”高校展示自身特色和学科优势提供了窗口和机遇。与“双一流”等名校相比,更多普通高校参赛者会带来什么样的科技创新作品,在这一赛场上收获了什么?
在挑战中成长
穿着衣服静静地坐着晒会儿太阳、或者动一动,就能发电,这不是科幻,而是一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成果。
中原工学院研三学生翁凯团队带到“挑战杯”赛场的“可采集存储太阳光和人体运动能量的纳米纤维柔性可穿戴织物”项目,说的就是这件事儿。
基于共轭静电纺纱技术和纺织织造技术,翁凯团队发明的集发电与储能于一体的纳米纤维柔性可穿戴织物,能够实现太阳光照发电和人体运动带来的织物摩擦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及时存储,形成可以稳定持续输出的电量。这样,可穿戴电子器件,比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手机等随身电子设备的能源供应就有了保障。
“我们发明的作品不仅能够突破目前可穿戴器件需要外部充电的瓶颈,而且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穿戴。”虽然目前还并没有投入实际应用,但是翁凯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的研究生,翁凯一直都在不断探索传统纺织技术与高科技的结合。
以前只是钻研和自己专业紧密相关的问题,“挑战杯”大赛让翁凯和其他几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同学凑在了一起,“大家一碰,发现可以将各自从研一就开始的小课题融合起来,进一步探索。”翁凯坦言,借着“挑战杯”的契机,团队成员的研究课题得到了“升级”,也就有了集光电转换、力电转化、储能于一体的“功能性服饰”。
而来自常州大学的团队,则将目光聚焦到了在军事和医药方面都有重要用途的1,2,4-丁三醇三硝酸酯上。
团队8个人用一年多的时间,解决了硝化丁三醇的安全合成问题。
团队负责人王丹丹介绍,他们以微通道反应器为主要设备,设计了包括三废处理在内的一整套工艺系统。1,2,4-丁三醇三硝酸酯是火箭(或导弹)推进剂以及新型心血管药的主要成分,他们这一研发进展,给同类高危化学品的合成提供一种思路,为新时代化工行业发展助力。
“能够在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中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是一件很有乐趣、也很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本科生参赛,王丹丹更看重在筹备比赛过程中的收获,“参加‘挑战杯’既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也培养了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能够在“挑战杯”大赛拔得头筹固然是每个参赛者向往的,但是记者和选手们交流发现,大家更看重这个学术科技盛宴的平台本身,青年学生们期待在这样一个竞技场上直面挑战、收获成长。
在支持中攻关
带着自己的科技创新作品一路经过重重评审,来到“终极PK”赛场,对许多参赛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科生毕竟学识和认知有限,很需要指导老师的帮助。”回顾一路走来,王丹丹发现困难并不少。“由于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文献资料不好查,实验室做出的产品量又不宜过多。前面的问题好不容易解决了,产品送检又不顺畅……”
在课外学术科技创新路上,浙江师范大学研三学生和子栋,也曾遇见挑战、赢得挑战。
带着项目“面向5G毫米波频段——新型高效吸波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到“挑战杯”决赛舞台,他和团队成员花了3年时间。项目首次将等离子体吸波剂与蚊香形超材料结构复合,研发出两款面向5G毫米波频段的新型吸波产品。
和子栋介绍,目前针对5G毫米波的吸波产品几乎依赖进口,产品存在质量重、点频吸收等缺点。他们的产品,则突破了目前市场吸波产品厚度1mm的瓶颈,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发表SCI顶级论文11篇。
如今,该项目已受邀加入中国联通5G+实验室,入驻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获泰隆银行授信1500万元资金进行项目孵化,与5家公司达成合作。
项目取得进展,除了团队学生的自身努力,背后还离不开学校、专业老师的支持。
章奕航是浙江师范大学团委学术科创部部长,这次带队来参赛。本科阶段就在浙江师范大学就读的他也曾参加过“挑战杯”,带着自己的项目进军到了省级决赛。当初没能最终走进全国决赛让他留有遗憾,但是谈到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支持,他却要点个大大的赞。
章奕航介绍,学校设立国、省、校、院四级课题支持制度。从学院级课题出发,激励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积极性,到了省级课题阶段,除了省级经费支持,学校还会配备专业老师对课题进展进行指导,经过两轮评审选出三类课题,再配套不同比例的经费,直接对接“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赛的选拔。
章奕航告诉记者,浙江师范大学经常邀请专家到学校举办科研论坛、投入大量资金创立新型设备、新型材料的研究所,让有课题的学生参与进来,既为研发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能够将研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成果直接转换成“挑战杯”项目。
学生的参赛项目如何进一步提升?
在浙江师范大学,每次省级比赛之前都会进行校内模拟答辩,通过智慧教室全程录制。录制的素材一方面供选手复盘,还会放给各个学院,供观摩学习。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怎么做?什么样的项目符合“挑战杯”?作为参赛者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作为“过来人”,章奕航坦言,学生一开始对这些问题都比较迷茫,经过学校的培训和一系列的讲座,大家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定位,也明确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对已有成果进行创新,还是只是进行文本上的研究,学校的专家老师都会给出很明确的建议和指导。
学术科技创新的高峰不容易攀登,但是来自学校的支持和培养,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敢于尝试,向自己发出挑战。
在竞赛中提升
“挑战杯”不是一个人的竞赛,更不仅是一场比赛。
“通过参赛发现要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展位怎么布置,ppt、视频如何呈现……”翁凯感觉,在“挑战杯”的赛道上一路走来,自己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历练。“考验学生备赛、沟通、自我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挑战杯”决赛的赛场上,有很多优秀的高校,每个学校都展示出自己最有特色的一面,在这样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项目,翁凯明显觉得,交流的收获比校级比赛和省赛多了很多。
展示交流中,翁凯专门到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的展位去与同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虽然项目关注点不一样,但他觉得,科研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方向,要多领域了解。因此,除了关注纺织行业专业,其他拥有能源类项目的学校,也是他的关注点。
“评委的建议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在评审中,评委从多角度和更宽阔的视野提出的指导性意见,让翁凯获益良多。
章奕航则觉得,在“挑战杯”的征程上,学校自身也在不断提升。
“我们学校近几年在‘挑战杯’等大赛获得了一定成绩,大家更有信心了,也更大程度激励学生投入到科研创新中。”章奕航说,像领队会议、高端学术交流会等大赛“加餐”项目,让他们也了解到其他学校在支持和鼓励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经验。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