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5G时代康复模式将迎来一场革命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1月29日   06 版)

    11月22日至24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2019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国际康复设备展览会。会议以“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构建康复事业共同体”为主题,聚焦康复医学科技发展前沿,研讨交流先进康复理念、创新技术与服务经验,开展康复技术理论和操作培训,展示国内外康复医学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助力康复医学学术大繁荣和康复产业大发展。

    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牛恩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健康中国行动深入推进之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将更好地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守正与创新碰撞出新的可能

    战国至秦汉时代成书的医经著作《素问·病能论》记载:“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今天,传承发展千年的针灸、推拿,以及音乐康复等仍被应用于康复治疗中。《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

    “这类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郭义说,在新时代,中西融合、守正创新将促进康复医学学术繁荣,推动中国特色康复医学发展。而创新需要转变康复理念,比如将机器人、大数据应用于康复中。

    郭义介绍,康复机器人可对处于不同康复时期的患者提供不同强度、不同模式的训练,激励患者的主动运动意识,增强中风、脑损伤等伤病患者的康复信心;康复机器人提供的各类传感器测量人体运动学、生理学数据,能为医师改进和优化康复方案提供客观依据,从而使康复锻炼过程定量化、科学化。未来,大数据可将康复医师指导下的患者活动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康复训练活动,医院也将成为一个数字化监控中心和数据信息资源中心。“届时,患者将真正成为康复的‘CEO’,科技将让患者的意志变成力量。”郭义说。

    万物互联为康复治疗提供了发展的新路径。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认为,吸收国外的精华,结合中国传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治疗体系是久久为功的事。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对此表示认同。他在大会主论坛做《5G时代康复医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演讲时表示,5G时代的医疗标准与医疗格局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人体生理数据实现了7×24小时完整连续监测,那么我们会对病理信息有重新认识。医疗机构的护理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护士们再也不用早晚去每一间病房为患者测量体温、血压、血糖了。”5G时代,医疗模式也会迎来一场革命。励建安告诉记者,“比如,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当独居老人在家中跌倒,设备可以直接远程报警,不会再发生老人跌倒时没拿手机、无法获得救助的情况。”与此同时,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院将会崛起,体医融合和康养融合也将走向新境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位医保给付模式。

    康复医学需要人文之光

    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大会举办的50余个分论坛中,不少专家提到了美国医学博士特鲁多墓志铭上的3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对于今天的医学发展有哪些现实意义,我们该如何理解其中的医学人文思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徐林将其解释为“通天理、尽人情、达法度”——医生应通晓疾病的自然规律、发生和发展过程;有人性、人情、人道以及人文精神;遵循诊治原则,规范方法和技巧。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关爱、尊重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成为多个主题演讲中的高频词。在题为《中医传统疗法在癌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演讲中,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肿瘤内三科主任华海清介绍,丹麦的研究者发现,现有的卫生服务系统只能满足部分肿瘤生存者的需求,由于医院在患者出院后疏于管理,以至于患者常常感到沮丧和被抛弃。这是在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问题,正需要大力发展康复医学去解决。

    “医生不要丢了最根本的东西,医学的人文之光始终应熠熠闪耀。”华海清提出,针灸、按摩、瑜伽、音乐和身心疗法等补充疗法,能改善患者躯体和情绪相关症状,解除患者痛苦。“尽管面临一些挑战,我们仍需有机地综合各种康复措施,才能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回归社会、享受生活”。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康复医学

    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2000年-2018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加到2.49亿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2%上升至17.9%。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该规划提出,“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王红副教授看来,深度老龄化社会下,一位老年人往往会有多种慢性病,“特别是认知障碍方面的疾病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会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医疗和家庭负担加重”。

    “全球每3秒钟就会产生一个新的认知障碍症患者,它是排在癌症和心脏病后的第三位花费最大、最具危害的疾病。”王红说,大多数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很弱,特别需要认知和精细技能训练以及运动训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护理与康复处调研员孟莉强调,在当前老龄化的严峻局势下,社会庞大的刚性需求下,治疗、康复、临终关怀一体化工作要更完善,更多的康复医疗手段要从医院向居家延伸,以满足人民康复的美好期望。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1月29日 06 版

贫困村来了95后村医
心肺复苏成功率低 应高度重视对心源性猝死的预防
5G时代康复模式将迎来一场革命
致力于打造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的“中央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