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丝绸之路,你会首先想到什么?是漫漫黄沙,悠扬驼铃,还是点点白帆,繁华市集?当然,一定有人脱口而出这个名字:马可·波罗。
700多年前,就是这个意大利旅行家踏上前往神秘东方的漫漫长路,这条绵延万里、横跨欧亚、联通东西、载满传奇的道路,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不过,丝绸之路究竟是什么样,它由多少条线路构成,漫漫古道上又上演了多少探索者的传奇,留下多少奇珍异宝,以及流传至今的科技文明?这些都有望在中国科技馆近日推出的“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主题展览中找到答案。
在这里,你我可以“化身”古代丝路旅行家和商人,像马可·波罗那样以第一人称视角,领略沿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古代科技和物质文化,近距离感受一次古代商人挑选商品、运送货物以及海上历险的种种特殊经历。
步入展览序厅,我们仿佛置身“水城”威尼斯,这里是马可·波罗的家乡。从这里出发,我们借助一个名为“丝绸之路”的体感互动数字地图,可以用“鸟瞰”的方式,“飞越”各个历史名城和雄关漫道,还可以用马可·波罗的视角,观察丝绸之路动态地图上的物产、知识,以及马可·波罗在万里行迹中留下的“金句”。
古人也有诗和远方,相距万里的人们怎样描绘彼此,想象远方?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光学装置,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在信息交流不畅的古代,人们对异域奔放不羁的想象。
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驿道系统,就深深震撼了马可·波罗和他的同伴。在陆上丝绸之路,驿站星罗棋布,它们是一个个交通节点,人员和物资通过这些节点,在遍布大地的路网上往来交通。多样化的交通工具、巧夺天工的道路基础设施、旅途中的食物与用具,共同构成了古代“全球化”的运输风景。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与丝路商旅朝夕相伴的道路、马具、水源、食物、坐具、乐器等物品,以及其背后蕴含的科技原理。比如,今天我们吃的哪些水果不是中国的“原住民”,不同的宝石如何比较硬度,东西方的杆秤分别怎么使用,等等。
风尘仆仆的丝路客商一旦来到中国,无不为这里的繁荣与富庶所惊叹。当年,马可·波罗也在中国见到了具有陌生感的事物:繁华的街市、奇巧的百工、高妙的技艺、精准的历算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来到漫游古代中国的展区,身为丝路客商的我们,可以徜徉于“前店后厂”式的绸缎铺、陶瓷坊、南纸店。在这里,我们看到的诸如丝绸、陶瓷、纸与印刷术等和西方迥异的技术,最终都被有心的来访者介绍到了西方。于是,来自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在这里融会贯通,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原理、工艺流程也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历史上,马可·波罗是乘船返回故国的。海运以其运载量大、运输成本低的优势,成为丝路客商运输大宗货物的首选。但海面浪淘风簸,天气阴晴不定,给安全航行带来挑战。来自不同地区的工匠与水手摸索发明出一整套建造坚固船只、在海上导航定位的方法,在大洋上搏击风浪,开启了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篇。
这其中,自然包罗不少“硬核”科技:中外海船的形制,建造方法,船帆船舵工作原理,天文、地磁、地标等导航方式,测时、测深、测速等测量方法,等等。今天的我们,甚至可以通过AR技术,来感受那时的船队。
时间快进到21世纪,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玻璃、中药、陶瓷、丝绸等等,都有了全新的形态与功用。科学领域的合作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源自古老丝路的交流渴望,使信息与交通领域不断迸发出创新成果,为文明之间架设联通的桥梁。
如果马可·波罗踏上21世纪的丝绸之路,他或许会为眼前这些陌生而先进的科技感到惊奇,他也会欣慰地发现,丝绸之路精神仍在生生不息地传递。
这场“穿越”之旅到此并未结束。在最后一个名为“世界在变”的展览中,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直观感受那些曾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流传的智慧,如何继续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特种陶瓷,将火与土的艺术发展到极致;从丝绸脱胎而出的蚕丝蛋白,为病人解除病痛;源自中药宝库的青蒿素,在西方医药学结合的过程中治愈疟疾;古老织机的“花本”,衍生出现代信息存储技术……
丝绸之路上,不只有人员和物资的互通,从古至今,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一直在丝绸之路上传播交融。从古代天文仪器的“中西合璧”,到当代“黑洞照片”的获取,无不诠释着科学国际合作的力量。
正如中国本土首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给这次“穿越之旅”所寄语的那样:“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创新,社会在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为之共同奋力。” 正是有了丝绸之路上的科学发明创造,以及受丝绸之路精神引导的勇敢探索者,今日世界才能成为一个地球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