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1月23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融入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

海淀寄读学校驻校社工开设滴胶校本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陈凤莉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1月23日   05 版)

    扫一扫 看视频

    搅拌滴胶、撒上荧光粉、浇筑手镯模具……几张课桌拼在一起,放在教室中间,10名学生围在桌子四周忙着做滴胶手镯作品。

    一个普通的周四,在北京海淀寄读学校的一间教室里,驻校社工正带着学生们上课。

    在这个课堂上,没有说教,没有知识灌输,有的只是学生们的随意发挥和欢声笑语。

    这堂课叫滴胶校本课,是社工专门为一部分孩子开设的,是社工了解学生情绪、捕捉学生问题的一种特殊方式。

    一堂特殊的手工课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显得很活跃。他们可以一边做滴胶一边和身边的同学交谈、“斗嘴”,甚至还可以在教室里面走动。只要不触犯一般课堂的“底线”,负责授课的社工都不会直接管理。

    “我们更多地是按照一种契约式的方法进行管理。”驻校社工林海燕解释,在每学期开课之前,社工们都会让学生们自己讨论设定大家都认同的课堂纪律,大家相互约定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则绝对不可以。约定达成,每个人签字后,契约生效。

    课上,社工们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一名女生刚进教室就和林海燕商量,今天自己能不能不上滴胶课。林海燕没有拒绝学生的请求,让她在教室里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课了,这个女生就一个人在教室边上画画。

    林海燕介绍,由于学校偏军事化管理,所以如果是在其他课堂上,很多学生就算遇到自己不想上的课大多是“消极抵抗”,比如“一进来就是睡觉,从第一节课睡到最后一节课”。而在这门课上,学生却有“协商”的权利。很多学生选择这门校本课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这里可以得到平等、尊重。

    据了解,校本课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开设的特色课程。课程颇受北京海淀寄读学校驻校社工的青睐,成为他们服务学生的一个好方法。而这在其他地方的驻校社工服务中并不多见。

    他们每年都会参与到学校的校本课计划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课,之后与其他老师开设的课程一起接受来自全校学生的“点单”。

    “这算是社工融入学生的一种方式。”社工陶静说。

    学生们对于社工的认识与老师不同。林海燕说,不管与老师关系如何好,只要到了课堂上师生关系马上就会显现出来,但对于社工,他们大都会当朋友。在课堂上,因为信任熟悉,他们甚至直呼社工的名字。

    “他们都叫我海燕。”林海燕笑着说,社工们把这种称呼的改变看作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很多学生对社工开设的校本课尤其喜欢,“选课的时候,大家都飞快地跑过来,把手中的纸条塞给我。”林海燕说。

    在北京海淀寄读学校驻校社工站站长吴志娇的记忆中,有的学生甚至会在每学期校本课结束的时候,和社工预约下学期的课,“老师,下学期开什么课,给我留一个名额吧”。

    北京海淀寄读学校德育副校长姚鹏龄说,驻校社工对传统教育发挥着支持和补充的作用。由于社工与学生关系亲近,所以很多很隐秘的问题都是由社工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干预。同时驻校社工开设的校本课在备课时,对于孩子心理发展、情绪管理方面都有更加专业的课程设计。

    一扇了解孩子们的窗口

    在滴胶课课堂上,与学生们坐在一起的还有专业社工和志愿者。他们穿插坐在学生们中间,一方面帮助学生们完成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也会有意地和孩子们进行交流。

    社工林海燕告诉记者,通过社工开设的校本课可以了解一些以往在访谈或者小组活动中不了解的事情,尤其是来自朋辈之间的信息。

    这一点社工陶静也有同样的感受,“你可以通过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获取很多信息,比如某个小孩与谁关系特别好,为什么关系好,他们最近情绪怎么样,等等。”

    除了获取信息,校本课上,社工们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们更好地成长。

    “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颜色?”

    “你打算做好之后送给谁?”

    “你最近怎么样?”

    在课堂上,通过和孩子们的交流沟通,社工和志愿者了解到孩子们的情绪并引导他们学会控制情绪。

    吴志娇说,由于每件作品的制作过程都是长期的,所以等作品完成后让学生再看自己的作品,就会让他们联想起自己每次做手工时的心情,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从而进一步要学会控制情绪。

    每学期的校本课主题不同,所以需要引导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比如,拼豆豆游戏,社工们借此培养学生们的专注力与耐心;桌游课程,社工们通过组织学生们自己制定玩法,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很重要,可以让新生快速融入班集体,自觉遵守班级纪律。”林海燕说。

    在一次校本课上,林海燕发现刘力(化名)的专注力与空间想象力很差,制作手工的速度总是比别人慢很多,“他不管怎么拼都不是图案的样子,他只能找不同的颜色去一行一行试填。”刘力一直没有放弃,大约用了4节课的时间终于把图案做了出来。事后,很多老师都认为那次“他得到了很大的成长”。

    在姚鹏龄看来,在驻校社工的辅助下,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管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他们从专业视角,把孩子的问题、优点理清楚了,这样就能给出班主任‘破’和‘立’两方面的教育建议。”

    他解释说,破就是在众多问题中,找到最易于入手的点,便于给孩子做矫正工作。“立”就是通过社工对个别学生做个案、把班里或者学校里有类似问题的孩子组成小组,帮助有些班级开展团建活动,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一些不经意的改变

    姚鹏龄认为,校本课最大价值在于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带动个人成绩的提升。他将这种变化称为优长发展。

    对于这一点,驻校社工也深有同感。

    一个学生的变化让吴志娇印象特别深。小夏(化名)是初中的时候转到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的,相比同龄人,小夏的智力发育有些迟缓,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我什么也做不好,我什么也不会做”的想法让他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

    起初,小夏在校本课上总是做不好。“我们一直鼓励他,先从简单的开始做起,做好每一步,并反复训练”。

    吴志娇强调,他们不是很抽象地夸奖小夏“你今天做得很好”,而是注意具体化,比如,“你刚才把打开的笔又放回原来的位置,这很好。”“让他知道他具体是哪里真的做得好,不是你在简单地安慰他。”吴志娇说。

    渐渐地,小夏的作品逐渐成型,他做出了一个很漂亮的作品,成品展示的时候,很多同班的小朋友甚至都不敢相信这是小夏做出来的。校本课上收获的成就感极大地增强了小夏的自信心,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

    林海燕介绍,虽然校本课很受学生欢迎,但由于校本课属于学校教学体系范畴,很多时候要服从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安排,受一些影响因素的制约没有得以更广泛地开展。

    “快到期末了,但是我们目前却只开展了5次滴胶课,要完成完整的情绪管理环节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我们现在主要就是侧重于为孩子们减压。”林海燕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陈凤莉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1月23日 05 版

北京:驻校社工 校园里的“另类存在”
广州启创:驻校社工防患未然
海淀寄读学校驻校社工开设滴胶校本课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