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3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四季书架

每一家好书店都有自己的主张

张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3月03日   06 版)

    成都太古里方所书店内景。视觉中国供图

    最近,我骑车去成都太古里的方所书店。太古里是一个仿古建筑组成的商圈,就在千年古刹大慈寺旁边,而方所书店在地下一层。在这个城市最核心的地方,这家巨型书店就像是一个精神象征物。春节过后,它一直开着,而我则是节后第一次来。

    太古里是开放的商业区,但是为了防疫,四周都临时封闭,只设了一个入口。工作人员在那里测体温。进去后,能直达方所的扶梯关闭了,不得不绕了几步路,从另外一个电梯下去。书店门。再次遇到测体温,等进门,发现了与往常的不同,整个书店,几千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只有几个人,都戴着口罩。

    我在新书区转悠,买了5本书,花了300多块钱,会员价,享九折优惠。和网上相比,当然贵了不少。放在几年前,我或许会用手机拍下照片,然后在网上购买。如今,每个月来方所买上几本,算是我的一个仪式。

    这一次仪式并不完整,按照往常,我还会在咖啡区坐下,点一杯美式咖啡,把新买的书塑封全部拆掉,翻看一会儿,再把书装进背包,然后把购物袋还给店员。由于疫情,书店里两个咖啡馆都关闭了,变成了纯粹的购书场所,回到了10年前书店的形态。平常的方所,人流量很大,很多人在拍照,如今却是异常安静、冷清,但是又有着属于书店的尊严。

    成都的方所,在我看来可能是全国最好的实体书店。我仔细观察过收银台,这里仍有很多人为书埋单,有时候甚至需要排队。它的营业额,有一半以上还是图书销售。它有自己的优势,位置优越,有网红气质,而且有特定的渠道,可以销售英语、日语和港台版图书,但是,这些都不是本质的。我认为,方所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仍然坚持办书店最初的理想,那就是努力把好书卖出去。

    在一个书店论坛上,一个设计师曾经赤裸裸地说:“现在哪家书店还靠卖书呢,我送书给读者都可以。”这里有一种资本的傲慢,那个办论坛的书店,有两三米高的书架,据说追求的是十步一景的美学,方便人们拍照或者自拍。书墙高处的书籍,已经虚化为风景,根本看不到书名。这样设计感十足的书店,目前非常流行,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这样的“网红店”,主要靠饮品和文创产品营利,赚取一些财政支持。

    成都的方所,设计感非常强,但仍然以书为核心,它任何一排书架的书,都触手可及,这对我这种视力欠佳的读书人,真是一种体贴。方所除了有大面积的新书陈列,还有“店员推荐”,牌子上写着“我们读过”。这真是让人感动的一幕,你能想象那些店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去读这些生僻的图书,他们一定是非常热爱这一行。每年,书店都会推出自己的“年度选书”,现在能有勇气做自己书单的书店已经不多了。

    有一次和后浪出版的创始人吴兴元聊天。我说:“听说你们后浪有一个很厉害的出版人,以前是万圣书园管库房的?”他咧嘴大笑:“那就是我。”说不定,在方所那些店员和库房管理员中间,就有这么一个未来的出版大鳄呢。只有在真正“以书为业”的书店里,才可能有这种扫地僧式的人物。你不能轻视任何一个狂热的爱书人,如果他们碰巧有创业的野心,能够成功的概率一定会更大。

    方所最初在成都开业的时候,正是成都特色小书店的死亡季节。我对方所这样的怪兽心存警惕,在繁华市中心,装修得像个巨大的洞穴,多少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我第一次去方所,就是带着这样批判的眼光,但是逛了10分钟后,就去办了会员卡。这里的书实在太多了,你只有赞叹的份儿,而且你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来自书店的“主张”。

    这个“主张”就是书店的灵魂。任何一家好的书店,都有自己的主张,选择哪些书,拒绝哪些书,其中有书店主理人的价值观和审美判断。小书店要有自己的主张和个性当然容易,像方所这样的巨型书店,还要坚持某种“选书的原则”,就非常困难了。闹市区的方所,天然带有流量,是作家们举办新书沙龙的好地方,但是,据说这里对“书”和“作家”都非常挑剔。

    这种品味,要定义清楚并不容易,但是懂书的人,会在拿到书的一分钟内判断出来那是不是好书,是自费赞助出版,还是真的有价值。这是由里到外的“气质”,纸张,印刷,封面,标题,或者随便翻开一页,看上两眼,就能马上分出高下。方所的书量非常大,但在总体上保持了某种审美的水准,那种劣质的鸡汤类和成功学读物,在这里并不受欢迎。他们有时候会大张旗鼓地宣传一些厚重的生僻书籍,这种“挑衅”本身就具备一种力量。

    从2008年开始,我逐渐养成在网上买书的习惯。网上买书便宜,又非常快捷,头一天下单,第二天就可以收到。那时收入实在太低,去书店,只是为了记下书名,方便在网上查询。不久前,在一家书店喝咖啡的时候,我顺便在网上下了一单,当时心中竟然有一丝愧意。

    经常在网上买书,弊端也非常明显,你的视野会越来越窄。一本书会把你带到另外的书面前,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这种通过网络搜索进行扩展信息的方式,总是有局限的,有些新书,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在你的视野中。我需要经常去书店,就像去大型百货商场一样,随便逛一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我来说,方所就是这样的存在。我需要定期去逛,需要给自己刺激和惊喜。

    在这个意义上,方所称得上是“书店中的书店”。我认识的两位书店从业者,都保持每月去逛一次的频率,而且每次都会买上几本。在那里,他们短暂忘记了自己也是卖书的,而是回归了“普通读者”的身份。在书面前人人平等,作为“普通读者”,偶遇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大概就像是18岁时看到的心仪的女孩。和女孩相比,知识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人提供新鲜感,永远不会厌倦,这是何等的幸福呢。

张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3月03日 06 版

每一家好书店都有自己的主张
果戈理一直想要摆脱“果戈理”
中青阅读2月推荐书单
一个戏剧大师是如何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