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3月1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战“疫”中的浙江90后身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3月19日   06 版)

    在武汉黄陂方舱医院,护士小伙儿胡志敏生平第一次穿上纸尿裤。胡志敏来自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今年25岁,2月9日到达武汉。他所在的方舱医院分6个区域,每个区域有20多名患者。值班期间,一名护士负责一个区域。每一班工作6个小时,如果上晚上8点开始的夜班, 胡志敏从下午3点开始就不再喝水,晚饭也减少饭量。

    此次援鄂,浙江派出了2000余人的驰援医疗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年轻人成为战“疫”一线的中坚力量。而其中,许多还是90后,甚至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95后年轻人。

    护士沈枫锋和施恩凯是浙大邵逸夫医院派出的两名90后。1990年出生的沈枫锋是邵逸夫医院感染科护理主管护师,也是1月25日邵逸夫医院驰援武汉的首批医护人员之一。沈枫锋说,自从疫情在媒体上曝光,看到很多武汉医护同仁的消息,当时就想,如果有机会,就要报名。施恩凯,1991年出生,正月初三在群里收到增派一名呼吸内科护士驰援武汉的消息,第一时间在群内回复:“主任,我可以去。”1月28日下午,施恩凯成浙江省第二批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的一员,“身为医者,理应不负年华不负己”。

    为了收治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邵逸夫医院在两院区分别开设了隔离病区。病房内,收治的病人都是单间隔离,确诊后将被送往定点救治医院。省级“青年文明号”普外科临危受命,选出10名护士分批进入隔离病房,10人中有5名是90后,其中最小的才22岁。

    浙大二院派出的驰援省市两级定点医院抗击疫情的第二批骨干成员,均是90后的共青团员,不少人还没有成家。出生于1993年的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刘潇芸,是年纪最小的队员之一,她说:“到抗疫一线,是医者的责任。”1990年出生的肖建,是此支护理队伍中唯一的一名男护士。此前,他就主动报名驰援武汉。

    不只在医护一线。“我是党员,我在一线。”这是宁波市北仑区梅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员、出生于1991年的吴俊宏喊出的口号。去年腊月廿九,疫情消息传来,家在外地的吴俊宏便主动请缨,要求留在医院,单位领导考虑到他的情况,下命令要他回去。争执不过的吴俊宏留下一句话:“有什么需要,我立马回来!”

    为了控制人员流动引发的传染风险,1月29日起,梅山岛启动24小时交通管控,需要医护人员在临时“哨卡”协助检测。听到消息,吴俊宏连夜赶回。他说:“我虽不是卫技人员,但在卫生系统,我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突如其来的疫情,将社区推到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温州市广化街道双榕社区服务中心团支部书记朱高慧,已是怀孕6个多月的准妈妈。接到通知,从除夕至今,街道巡逻、贴发传单、入户询问,怀孕的她未将自己当成“特殊”人员,一直奋斗在防控第一线。

    90后陈天城是洞头区元觉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先后参与关闭活动场所及附属建筑物,走访联系村居,地毯式摸排人员,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数据等工作。他说,“我们是在跟病毒赛跑,必须快!”因工作需要,元觉街道居家隔离人员统一转至区集中隔离观察点。关键时刻,他又主动请缨留守在这个父母眼中风险最大的地方:“不用轮流了,我可以一直守在这儿!”

    28岁的殳佳威是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华中社区副主任,疫情警钟敲响后,他就开启了作战模式,不分昼夜奔波在一线。细心的他发现某三口之家中的10岁女孩是密切接触者,需要集中隔离,但遭到女孩父亲的拒绝。无计可施下,想到了女孩妈妈,言辞恳切地向她介绍隔离点的环境、专业配备等,并收集许多资料增加说服力。8小时后,父女俩终于同意。第二天,他又到父女俩家中,并联系物业公司对他们乘坐过的电梯、周边楼道等进行全方位消毒。

    虞晏青是一名90后“海归”。春节返杭后,闲不住的他第一时间申请加入钱塘新区大创小镇的“跑小二”青年突击队。企业开复工,他主动承担任务最重的园区审核工作。

    和虞晏青一样闲不住的还有萧山的陆丽云。她组建了一个“接工团志愿服务队”微信群,群里的22名志愿者组成“赴皖接工团”,分乘21辆大巴赴安徽阜南接返在萧务工人员。最后一辆大巴抵达萧山时,陆丽云心里充满自豪:22名志愿者,33个小时跋涉,430名务工人员全部安全返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3月19日 06 版

浙江:战“疫”最前线 青春显担当
战“疫”中的浙江90后身影
浙江1779位团员递交入党申请书
苏州相城税务:当好企业复工复产“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