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守住人与病毒的边界。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人类和病毒是对立的统一体,要在相互斗争中共同进化。现代科学家的研究认为,生命的法则是“稳态”,即动态的平衡。而《道德经》早就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
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病毒是人类目前经历过的最“狡猾”的病毒。在“致死率和传播率之间取得平衡”的有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非常高、传播率非常低。有流感病毒,致死率很低、传播力很高。但新冠肺炎病毒是“双高”,致死率与传播力都远超流感,对危害人类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来说,这种病毒的杀伤力也前所未见。我国制度优势显著,全国动员驰援湖北,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不能松劲,不能前功尽弃!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是一场持久战。特别是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给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确保打好打赢这场持久战的指南。2月23日,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在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全面的总体部署。紧接着,总书记又在《求是》杂志发表了两篇重要文章,一篇是《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调“补短板”;一篇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强调“强科技”。如果以下围棋作比方,2月23日讲话是全盘布局,必须按照这个布局一步一步走落实,不能出错招、虚招、漏招;因此“补短板”和“强科技”,则是做好两个“棋眼”,非常重要和关键。
“棋眼”,必须做成“真眼”而不是“假眼”,才能满盘皆活,不断扩大地盘,巩固胜利。否则,就可能功亏一篑,满盘皆输。
一是“补短板”。总书记说,“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虽然非典事件后信息直报系统建立起来了,但是否做过流程动态测试、模拟执行评估?应急预案的响应与标准作业程序在实际中执行的效果如何?在此次疫情的压力测试下,我们能承受多大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性?我们当然要巩固和大力发扬我们的优势,但不能因此忽略短板;我们当然要重视和扩大胜利,但不能因此忘记总结经验教训。
二是“强科技”。总书记说,“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当前,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和宿主、传播途径、致病机理、危害性致命性、诊疗方案、救治药物以及患者康复后是否存在后遗症等,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们要始终强调讲政治,强政治,同时也要注意强调讲科技,强科技。
总书记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强科技”,最后一个方面特别提到“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国际合作”。病毒没有国界,隔离管控是必须的、有效的办法,但人员流动隔离管控不能阻隔国际合作。流行病在任何国家的传播都会危及整个人类,因为病毒会演化,不可能“风景这边独好”。正如《病毒来袭》〔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美] 内森·沃尔夫(Nathan Wolfe)著〕一书所说,“我们这个世界的特征使得新病毒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传播——它的连通性——也是我们能够与之作斗争的原因。”在和病毒的斗争中,人类需要严守边界,但这还不仅是指国与国之间的边界,而是人类还需要共同守住自己和病毒区域的边界。所有国家都应该携手共同保护这个边界。防控疫情只能从一国防控为主向共同应对拓展,别无选择。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象。实践将告诉那些逆全球化者,人类需要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当前的疫情应对中,是中国向好,全球蔓延,我们在严防严控的同时,要与各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当前,我们既要落实外防输入的重点任务,完善数据共享、信息通报和入境人员核查机制,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目的地送达、社区防控要形成闭环;也要完善同有关国家的防控策略协调机制,加强防控和救治经验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
世界卫生组织评价此次疫情说,“我们以前从未见过冠状病毒引发的大流行,我们以前也从未见过得到控制的大流行”。在当前这场全球抗疫大战中,我们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面对充满微生物的星球,无尽的未知还有待于探索。面对已知可能侵袭人类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应做好监测及疫苗的准备。敬畏自然,守住人与病毒的边界。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人类和病毒是对立的统一体,要在相互斗争中共同进化。现代科学家的研究认为,生命的法则是“稳态”,即动态的平衡。而《道德经》早就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作者为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叶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