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6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茶杯里的风波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6月02日   09 版)

    我实在是一个太过健忘的读者,许多名作毕恭毕敬地看过之后,也会击节赞叹,也会沉浸在或恬静或幽怨的气氛之中难以“出戏”。可是没过多久,故事的情节就在头脑中逐渐马赛克化,大师们苦心孤诣研究出的道理也被我太不争气地忘掉,偏偏就只记得几个莫名其妙、无关大局的细节。

    前些日子,恶补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吭哧吭哧啃下了上千页,唯有一个细节萦绕不散。女主角莉拉的情敌艾达怒气冲冲地上门对峙,极尽诋毁之词痛斥莉拉这个不合格的妻子,想逼迫她放弃自己的家庭。剑拔弩张之时,莉拉只是悠悠地说了一句:我去给你泡杯甘菊茶吧。

    引而未发,成就了另一番情理之中的戏剧张力。毕竟莉拉历来独立倔强、凡事不走寻常路,又怎会就此迈入家庭伦理剧张牙舞爪的旧有俗套?不过在这场“茶杯里的风波”中,我觉得那杯甘菊茶也该得个“最佳配角奖”。因为其解压镇定、抚平伤口的功效,用在此处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便是茶文化的神奇之处。在这一点上,中国自然不遑多让。其中,最经典的就是《红楼梦》中贾母与妙玉的那段对话。贾母道:我不喝六安茶。对方回:知道,这是老君眉。短短两句对茶叶品类的取舍,暗藏机锋,潜藏着关乎历史、文化、人物关系的多重内涵。

    有人说,这是贾母深谙养生之道的表现,酒足饭饱之后,自然是红茶更能消食解腻。有人说,这是妙玉熟稔人情世故的证据,她不仅懂茶道,更懂投其所好的道理。

    也许没有哪种饮品能像茶叶这般,轻轻一点,便能激荡出如此多的哲思意味与文人情怀。对此贾平凹早就说过:吃茶是大有名堂的,和尚吃茶是一种禅,道士吃茶是一种道,知识分子吃茶是一种文化。不过问题在于,作为普通人,我们究竟该对吃茶讲究多少呢?

    生长在茶的国度,若说对它一无所知,反倒也是件稀罕事。这几年,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更是有太多被“科普”茶文化的机会。到老舍茶馆听个评书,很难不被前门大街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历史所吸引。“店小二”身着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手持铜壶给手边的盖碗茶续杯时,扑面而来的茉莉花香也会让你产生一系列问题:老北京钟爱花茶的历史是怎么来的?正宗的盖碗茶喝来又有哪些程序和讲究呢?于是回家之后,赶紧翻翻那本束之高阁的《中国茶的基本》补起课来。

    可是喝茶这事,若真正讲究起来,又似乎是永无止境的。懂得红茶与绿茶之分并没有什么,你也许还该学点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绿茶的知识。知道了普洱茶味不易出的冲泡常识后,“打怪升级”的道路也才刚刚开始。娴熟的茶客会轻松区分出各个茶区的代表作,至少不会把临沧市的冰岛普洱“张冠李戴”到大洋彼岸的那个小岛。

    在择水方面,哪类茶适宜多少度的水、冲泡多长时间还只是基本功。不必说《茶经》《大观茶论》等茶书专著的细述,单是《长物志》《考槃馀事》这类百科全书式的“生活指南”,对于水源的讲究都让人啧啧称奇。

    水有天泉地泉之分,对于天泉更是要择时而取: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则茶味稍夺,冽则茶味独全。这类讲究其实很有意思:读之前觉得他们实在太过挑剔,用什么水不是喝呢?读之后又不觉颔首回味。

    不过我发现,作为普通人,一头扎进卷帙浩繁的茶文化后,其实很容易失去品茗时的轻松感。比如初识茶具后,我会热衷于辨别建盏中的鹧鸪、油滴和兔毫纹路,会在头脑里搜索面前的茶适合冲泡几次,也会紧盯着水温的变化生怕错失良机。一通复杂的操作之后,最后入口后的表现,反倒不那么重要了。自从被灌输了各类茶饮的等级分类,我的直觉性感受也被抛之脑后,掉入了世俗评判的窠臼之中。为何越是为讲究所累,越是不懂茶了呢?

    直到有一天,妈妈给刚刚起床、睡眼惺忪的我递来了一杯滇红。没去看茶汤中是否有那个标志性的金色汤圈,也无暇细问水温几何,一杯下肚,那份醇厚提神的风味却让我感受到了最纯粹的欣喜。

    我想,有关茶事,这大概是一切讲究的前提:无论如何,可别顾此失彼,丢了最宝贵的那份茶兴。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6月02日 09 版

六百年里找答案:故宫是什么
听电影,能给视障群体带来什么
李泽厚这次真的被侵权了
茶杯里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