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国引发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正以超出人们预想的速度外溢。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至6月2日,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加拿大和巴西等美洲国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洲的叙利亚和日本等,至少有13个国家的民众都在开展反对种族主义、谴责警察暴力执法的示威集会活动。美国驻多个国家的大使馆连日来被抗议人群包围。
反种族歧视的“火与怒”,掺杂着新冠疫情下社交隔离管控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迅速演变成示威者与警察之间的冲突。即使是美国亚特兰大市的黑人女市长博顿斯,也在5月29日向示威者大声疾呼:当天的游行活动根本不是真正的抗议,这种违背马丁·路德·金精神的抗议活动是在制造混乱。
平等准则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经过二战后数十年的沉淀,反对不平等和种族歧视的左翼力量,连同自由主义的话语和思潮,在西方早已积累起了不容忽视的舆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晨,日前在谈及此次抗议浪潮蔓延至全球时指出,左翼思潮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连接,在全球化背景下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
但分析人士普遍并不看好此番抗议风潮能够为少数族裔带来革新性影响。尽管不少人在推特上重提2010年借由社交媒体推动的“阿拉伯之春”,认为目前正在发生的抗议风潮将变成一场“美利坚合众国之春”,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赵晨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达了对上述判断的认同。他同时指出,在美国之外,民众表现出来的对美国黑人遭遇暴力执法的声援,已经与不少国家对美国国家的反对合二为一。伊朗外长扎里夫5月31日将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此前针对伊朗发表的声明进行“修改”并将矛头直指美国,引发广泛关注。只是,除伊朗等美国“宿敌”之外,其他国家政府鲜少对此次抗议活动有直接表态。6月2日被记者追问如何看待特朗普强力驱散示威者并威胁动用军队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陷入沉默整整21秒之后,仍然回避了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表示,“我们都惊恐地看着美国所发生的一切”。在应询对多伦多和温哥华等多个主要城市爆发游行示威进行评论时,特鲁多也只是无奈地承认,加拿大也存在制度性的种族歧视。赵晨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其他国家政府不会主动把本国游行示威活动与对美外交表态直接挂钩;不少舆论对国际秩序体系表示出来的担忧,更多地源自美国国内党派之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抗疫不力和大选将至的党派之争,催化了“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酵。但必须承认,种族极端主义是长久以来的社会痼疾,警察暴力执法也一直是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5月30日日本东京涉谷警察署前举行的抗议活动,既不为黑人亦不涉美国,而是为一名已经获得日本定居者签证却仍在路上被两名警察拖倒并受伤的土耳其籍男子声援。“我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或做错什么,只因为我是外国人,就遭到了过分的待遇。”该男子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表示。
2019年,美国、新西兰、挪威等国家接连出现由“白人至上”极端主义滋生的恐怖枪击案件时,伦敦国王学院安全研究教授皮特·诺伊曼就指出:“我们不应再局限于讨论个别事件,讨论对象应是在世界范围内缺乏有效控制的极右翼攻击链。”美国民主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女儿伯妮丝·金5月29日也呼吁,“必须一次性并永久解决这种系统性种族主义及白人至上主义问题”。
不过,赵晨坦言,很难为打击种族极端主义给出“短平快”的解决方案。他认为,人口生育率的连年走低,使得历史上掌握更大话语权的白人群体危机感愈发严重;在全球化的不均衡发展下,远离大都市的民众难以对平等和包容的国际主义思潮形成认同;狭隘心理加上政府和执法机构对少数族裔的警惕和打压,以及社交媒体上极端言论的日益下沉,又进一步激化了种族冲突和政治暴力。“真正解决问题只有依靠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和种族平等教育。”赵晨说,“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本报北京6月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