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6月1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紧跟产业热点 擦亮自主研发这块“金字招牌”

汽车业青年争做科技创新“弄潮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6月11日   11 版)

    中国一汽红旗造型设计院副院长张铭(右二)、丁杨峰(右一)与红旗外形创意主任设计师游智雄正在讨论红旗H9车身型面的设计方案。

    在青年设计师禹真看来,参与自主品牌汽车核心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一路奋斗虽然辛苦,但也十分光荣。

    在理工男扎堆儿的汽车企业,80后研发“女将”南洋(左一)是一种特别的存在。2012年入职中国一汽后,她见证了自主品牌汽车“中枢神经”的数次关键进化。

    “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段关于科技创新的内容赢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和线上线下无数人的关注。

    “科技创新是经济的支撑,而基础研究则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少不了基础科学研究的内容,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了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谁能干就让谁干’,这意味着,在科技攻关方面会打破以往的人力结构,不拘一格降人才。”

    事实上,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业集传统制造、智能网联、信息集成等核心技术于一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代表的汽车“新四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为此,各企业也加快了资源整合,抢占发展先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行业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一边紧跟产业热点,与时俱进地进行探索;一边擦亮自主研发这块“金字招牌”,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别人有的我们不仅要有,还要做的更好”

    “10年来,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领域的成长。以前跟别人学都有些吃力,但现在已经能够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加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10年,禹真从一名普通设计师成长为底盘开发所悬架设计专业主任,他也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在这一领域的巨大进步。

    2010年,大学毕业后的禹真加入中国一汽底盘开发设计团队。当时汽车平台化开发的重点仍是“底盘与车型一对一匹配”。“那时,我们工作的重点还是底盘尺寸精度和对质量控制。基本上做好这两点就能够保证底盘的品质。”

    情况在2014年发生了巨大改变。

    “我印象特别深刻,2014年大众品牌推出MQB平台。”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禹真仍然觉得历历在目,“MQB平台打破了原有的平台化开发方式,将汽车设计、制造推到了模块化开发的新高度。”

    与传统平台化开发不同,模块化开发更像是“乐高积木式的拼接组合”。禹真告诉记者,模块化平台能够灵活地将汽车的各部分组合拼接起来,这样不仅能大大缩短新车开发周期,还能在产品开发时运用到每部分的极限数据。“这样生产出的产品,性能和品质都会进一步提升。”

    他告诉记者,自己当时暗暗下定决心,“模块化平台开发刻不容缓。别人有的我们不仅要有,还要做得更好”。

    为了尽可能缩短研发时间,“放弃周末,牺牲节假日”成了禹真和同事的工作常态。在夜以继日的坚持中,由禹真负责的第二代红旗H平台底盘模块化开发项目最终顺利完成。它的平台通用化率高达60%,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应用了梯形臂式后悬架系统,确保车辆底盘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悬架结构件直接发生准数据等技术创新,禹真率领团队成功缩短了研发周期,新产品的研发周期不断刷新纪录。

    他说:“要让更多自主品牌产品进入市场,就必须在研发领域打赢第一场‘时间仗’。”

    据介绍,目前中国一汽模块化开发水平实现了独立自主,因此能够“更懂中国消费者”。

    禹真告诉记者,“舒适”和“静谧”是中国消费者特别关注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一汽在模块化开发过程中特别关注了这两个领域。同时,禹真和同事们还特别注意售后质量问题的反馈,根据消费者的建议,进一步提升优化底盘的品质。

    “谋事业为大家,干自主舍小家”是禹真最喜欢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参与自主品牌核心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一路奋斗虽然辛苦,但也十分光荣。

    禹真告诉记者:“随着自主品牌汽车越卖越好,我们得到的产品反馈和技术积累也会越来越多,未来的设计制造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自由。”

    将汽车的“中枢神经”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说底盘是一辆车的“骨架”,那么整车网络架构就像汽车的“中枢神经”。无论是驾乘者发出的指令,还是主动安全配置收集的信息,都必须汇总到整车网络架构后,才能正确、及时地进行传输和执行。

    早有研究国内汽车消费趋势的报告指出,当前汽车市场中,跨级别竞争趋势不断增强,细分市场逐渐呈现“无边界”化。而对于车企来说,“越界越级”竞争的底气,就来源于整车网络架构下的智能化、网联化成果。

    “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已经成为一家车企,乃至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动力和底牌。”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向记者直言,只有将这类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未来日益激烈和残酷的竞争中突围。

    然而,要将汽车的“中枢神经”掌握在自己手中,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汽车网络架构科研一线工作了8年之久的南洋对此深有感触。

    在理工男扎堆儿的汽车企业,80后研发“女将”南洋是一种特别的存在。2012年入职中国一汽后,她亲历了红旗品牌三代整车网络架构的搭建工作,见证了自主品牌汽车“中枢神经”的数次关键进化。

    “2015年以前,我们使用的还是第一代整车网络架构,当时只需要保证信号控制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功能还比较单一。”南洋告诉记者,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各品牌竞争的重点还停留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三大件”上,整车网络架构更像是“锦上添花”。

    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随着汽车从代步工具逐渐成为移动信息终端,消费者购车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人机交互领域。南洋回忆说,中国一汽的整车网络架构战略也是在那时正式提速。

    “新浪潮来临时,无论是自主品牌、合资企业还是外国品牌,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南洋表示,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自己和同事都铆足了劲,“要为自主品牌做出一番成绩”。

    尽管要“从零做起”,南洋却显得斗志十足。在她看来,这项科研工作决定着中国一汽乃至自主品牌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要将整车网络架构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最忙碌的时候,南洋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周末加班也是常事,“在未知领域的研发工作遇到的困难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南洋说,经过不知道多少次论证、试验、推翻、再论证,大家终于在5年内推出了红旗品牌的第二代、第三代整车网络架构。

    据介绍,红旗品牌第三代整车网络架构以高性能中央计算平台控制器为中心,可满足基于SOA的电子电气架构设计需求和 L3级自动驾驶需求,整体已达到国际上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南洋还主导了蓝牙数字钥匙系统车端、手机端和云端软硬件功能的开发工作。通过车端与手机端的“双离线”低功耗蓝牙连接,车主可实现主动车控指令、数字钥匙定位、手机智能泊车等功能,大大提升了用车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汽车软件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甚至会决定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南洋相信,汽车“中枢神经”的自主研发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事关全局的重要关卡。

    她回忆说,近年来中国一汽在整车网络架构领域的资金投入和团队建设都在逐年增加。“我刚来的时候,网络设计、诊断设计、网络测试和诊断测试加起来也才十几个人。”

    如今,该研发团队人数已经超过100人。南洋兴奋地表示,在强大团队的支持下,中国一汽已经从原来的“跟着学”“对标学”,变成了“自主学”。

    让车轮上的东方美学走向世界

    在一些人的固有印象中,汽车产业的技术革命和创新进取似乎只停留在底盘、发动机、电子配置等领域。事实上,如今汽车创新已经突破了制造的边界,在汽车造型设计领域大放异彩。

    “最近10年,自主品牌的成长速度很快,这种成长不仅局限在汽车软硬件上,更是突出体现在汽车设计风格和语言上中。”刘志超说,过去自主品牌汽车的造型比较保守和拘束,但如今马路上随处可见“大胆、前卫、个性鲜明的自主品牌汽车”。

    中国一汽红旗造型设计院创意高级主任丁杨峰就是自主品牌“美学”成长过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2003年,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毕业的丁杨峰加入了一汽-大众造型科。此后14年,他参与了包括新宝来、蔚领和捷达家族等多款主力车型的设计工作。

    2017年10月,丁杨峰加入了新成立的红旗造型设计院。他告诉记者,这是红旗的造型业务第一次在集团内被提升到院级单位,与研发总院、新能源开发院和智能网联开发院并称为“研发四院”,“这样的改变让大家看到了红旗品牌对造型设计的高度重视。”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之一,红旗品牌赋予了设计师极大的发挥空间。丁杨峰一入职就暗下决心,要把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那些审美情趣,甚至是文化、思想内涵融入到红旗车的造型设计中,“要尽情地把它们发挥出来”。

    “中国汽车业已经成熟,因此中国的汽车设计也需要旗帜。”中国一汽红旗造型设计院副院长张铭表示,独立于西方审美的美学概念只能从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和工艺沉淀中挖掘,并不断从继承和创新中产生。在他看来,红旗有责任在设计潮流上发起这样一场运动,引领“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的潮流。

    为了给新红旗塑造全新的设计语言,丁杨峰与同事们一边研究并提炼了从1958年到如今所有红旗车型的造型特点,一边与国内艺术界、设计界的大咖们进行深度交流。与此同时,他们还充当起“客户调研官”,对红旗车核心用户的生活方式、审美需求进行广泛研究。

    “2018年年初,徐留平董事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了新红旗的品牌理念——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其实,当我们谈到‘中国式’审美意识时,更看重作品中的‘精气神’。”丁杨峰解释说,传神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新高尚”要求红旗车的美不止步于外表,更在于内涵。

    在他看来,厚重的文化历史是红旗车设计的灵感宝藏。“例如,在H9的设计中,我们运用了‘中和之美’的理念。在它的前脸上,我们采用了中国古建筑中具有端庄典雅之美的白银比例。”

    在汽车设计中传承、转化、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易事,但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不会给丁杨峰留下太多时间。

    “与时间赛跑,就必须拿出创业者的精神和干劲。我们把原来的造型设计流程优化到之前的一半的间。同时还要保证造型设计质量处于行业一流水平。”为了赶时间,除了加班加点工作,丁杨峰和同事们还要时刻与负责工程、制造的相关人员保持沟通。“只有工程与造型的步调一致,才能将设计图纸最大程度地转化为一辆新车。”

    随后两年,包括红旗E境GT概念车、红旗H9、红旗S9和红旗E115等多款采用全新设计语言的车型陆续与消费者见面。有网友评价说:“也许你不懂汽车设计,但它们一眼望去就有难以名状的豪华感与庄严感,这或许就是中国文化基因跨越千百年的传承,也是中国人骨子里对美的统一认知。”

    “汽车设计被誉为工业设计中的皇冠。在我看来,这其实反映了汽车设计本身的复杂性,毕竟它牵扯的面太广。”丁杨峰坦言,汽车设计是一项靠团队作战才能完成的工作,设计流程一环紧扣一环。“比方说,如果没有上上下下精益的管理和精诚的团队合作,我们决不可能设计并制造出一款具有代表性的红旗车。”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没有创新就没有明天,没有技术就没有未来。坚定不移地进行产业技术革命,也是当下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要坚持的事情。”谈及创新这一话题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曾这样总结。

    如今,尽管中国汽车业和全球市场一样,遭遇了空前的挑战。但站在一系列辉煌成就的新起点上,千千万万名像禹真、南洋和丁杨峰一样的青年奋斗者仍步履不停。在他们挑灯夜战的案头,在他们挥汗如雨的生产一线,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蓄势待发,酝酿着下一次蜕变和腾飞的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6月11日 11 版

激活汽车人才的“一池春水”
谁能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火车头”
汽车业青年争做科技创新“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