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7月0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在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中奋进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引发各界青年强烈反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7月01日   T3 版)

  志愿的“苦”如何淬炼青春的“甜”

  江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上海建工集团江西建设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 胡剑峰

  最近一直在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既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群体的关爱,更是结合自己的青春经历去思考总书记的教诲。我感触最深的是,总书记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

  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从18岁到38岁,20年的志愿生活中,参与志愿服务时长1.1万余小时,参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超100万人次,募集公益款项2000余万元,面向600多万人次开展文明宣讲。

  20年来,经常有人说我是自找苦吃,因为做好本职学习和工作的同时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确实有很多的“苦”要去面对和克服。但我用我的经历告诉所有人,自找“苦”吃,不是真的“苦”,而是在“苦”中服务他人、磨砺自己,这种苦最终淬炼成了青春的甜。

  苦在坚持不懈。2000年,18岁的我第一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我来到了南昌市福利院,帮扶一个叫福铁婵的残疾小女孩。送点小礼物、陪她聊聊天、写写作业,当两个小时的志愿服务结束我准备离开时,她突然抓住我的衣角问:哥哥,你下次还会不会再来啊?看着铁婵期待的眼神,我才知道,原来志愿服务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活动,而是长久的坚持。就这样,我坚持结对帮扶福利院的残疾群体一直到现在。

  苦在迎难而上。2008年汶川地震后,江西省对口援建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7月,南昌市要招募两名志愿者先行奔赴灾区开展实地调研。我第一个报名,在灾区每天都有无数次的余震,还碰到了落石和塌方,还要和高原反应作斗争……但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必须迎难而上,为灾后重建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江西发生洪水灾害,我又参加到了南昌市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中,在河堤一线参与险情巡查处置、慰问困难群众等工作。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我连续43天坚守在南昌市同乐社区的防疫卡点,参与防疫志愿服务。

  苦在精益求精。2019年,我先后加入了团中央青年讲师团、志愿服务青年讲师团等。为了达到宣讲效果,一篇宣讲稿,可能要改几十甚至上百遍。一次宣讲,也要彩排几次或者十几次。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感动和影响观众。

  我为什么20年都在“自找苦吃”呢?因为这些苦其实并不是真的苦,而是非常难得的接触社会、走进群众的机会。青年人,应该在吃苦的过程中去历练自己,在“苦”中淬炼出自己青春的“甜”。

  马克思主义真理照亮硬核青春

  2019年全国“青马工程”学员、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党建教研室助教 孙鹏

  学习《习主席希望我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党校教师,受益很多。总书记说,同学们在大学里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到“四真”是不容易的,要好好地学习,好好地思考,好好地实践。

  新时代硬核青年应自觉发扬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传家宝,而青年则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践行者。因此,当代青年学习党的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做志存高远的青年;学习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做胸怀人民的青年;学习党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优势,就要做本领高强的青年;学习党艰苦奋斗的作风,就要做实干奋斗的青年,让优良传统成为青年成长的“营养剂”。

  深入基层,扎根基层

  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赵泽惠

  近日通过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对青年人的热切期望。

  今年年初,我有幸随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实践团赶赴福州,开展了以“领略魅力福州,探访改革前沿”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在深入基层的实践当中感受国家发展。

  我们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主线,通过对乡村振兴示范点、司法机关、金融机构等地的走访与调研,了解到不同领域、不同机构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调研中,我有幸结识了数位优秀的校友代表,他们深深扎根基层。田间地头的工作现场,总能看到他们奔忙的脚步。他们让我意识到,基层工作看似基础简单,实际却琐碎繁杂。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打通基层“最后一公里”需要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关注群众的心声,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而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要时刻保持与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总书记曾勉励青年人,“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便是我们坚定奋斗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路径。

  把青春献给这个伟大时代

  2019年全国“青马工程”学员、东北师范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 杨玉杰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是我读完《习书记傍晚与我们社会实践团座谈》这篇报道后的深切感受。我在本科期间正是因为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从而确立了毕业后投身西部的人生理想。

  我有两点体会:

  一、理论不是空洞的,要联系实践学。2019年我成为学校“青春告白祖国”宣讲团成员,在宣讲会上我说,“大学的学习时常会面对压力和困难,起初总感觉无从下手,但是经过一番思考和努力解决困难后,又会感叹成长的美好”。同学们都表达了对我这样讲述理论方式的喜爱。那一刻我感到理论并不是空洞的,只有联系实践学,才能发现其魅力。

  二、理论不是现成的,要投身实践学。2017年,我组建了东北师范大学新苗支教团,赴中蒙边境支教,我们在没水没电的老校舍建立了支教学校。我们开设爱国主义教育课,在草原上升起五星红旗,一起高唱国歌,在国旗下讲英雄的故事,在孩子们心里深深埋下了爱祖国、爱家乡的种子。离开支教点后,我收到了很多当地孩子的来信,他们向我表达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那一刻我发现理论不是现成的,只有投身实践学,才能发挥其功力。

  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

  温州医科大学团委书记 洪晓畅

  学习《中国青年报》刊发的《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我有三点感悟。一、 走近青年,善做青年成长的同行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一以贯之的关心和关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这一要求的生动诠释,为我们开展青年群众工作树立了标杆,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服务青年,打造有温度的实践课堂。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有实践的能力和勇气。我们要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工作体系,培育“关爱生命”志愿服务品牌,深化校地协同实践育人工作体系,持续开展“双百双进”“新青年下乡”常态化服务活动。推进医学人文仪式教育工程,开展具有生命教育内涵的仪式文化实践活动;三、加强学习,提升共青团的服务能力。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要做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把学到的理论内化到思想体系中,运用到干事创业中。

  一步一个脚印

  2019年全国“青马工程”学员、安徽徽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杨建伟

  总书记在吉林大学教导学生们:“放低身段,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工作需要的地方去。”回顾过去,更能体会总书记的谆谆教诲。

  2012年,我萌生创业想法,当时我想:趁着自己年轻,有激情,有想法,时机正好,应该干一把。于是,我选择回到山村老家,自己卖起土鸡蛋来。

  经验是一点点积累的。我先卖收购的农产品,发现行不通,再自己做养殖,卖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自己设计包装盒,最后发展电商品牌。如今创业8年有余,最宝贵的经验莫过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举了8年“杠铃”。

  8年里,我把自己的方向从当初单纯的创业转变为“创业+扶贫”,渐渐把周围农户发展成养殖户,去增加他们的收入;帮助乡民用电商的方法卖焦枣、茶叶等农产品,解决他们的销路问题;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帮助毕业生和创业者创业就业等等。

  基层历练是我成长的铺路石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兖州工务段科室团支部书记 张东方

  研读《习主席嘱咐我们“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一文,我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大学生的嘱托中所寄予的深意。

  今年是我进入铁路行业工作的第五年,大学期间积累下的所有知识,都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显现了作用。工作之初,学习土木工程的我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的启发下,解决了铁路维修工作中困扰已久的疑惑。

  只有经历过最基层、第一线的锻炼,才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和领悟。还记得刚刚从事铁路维修工作时,我曾因在户外烈日下工作险些中暑,对继续工作产生过动摇,而今在经历过一线的摸爬滚打之后,再看当时所遇到的那些困难和磨练,都已变成了使我走得更加稳健的铺路基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整理)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7月01日 T3 版

“青马工程”描绘青年政治人才的鲜明底色
在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