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叫什么名字?您住在哪个区啊?”卧床的老人看看眼前的这位姑娘,似乎在努力地想着什么,又什么都记不起来,只能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微笑。
正在给老人做能力评估的梁媛(化名)今年33岁,是北京孝缘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大学学习护理专业的她从业已有12年。毕业后,她先是到一家医院担任护士,6年之后,她来到现在供职的公司,成为一名专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梁媛正在评估的老人患有脑梗,长期瘫痪在床,最近又发生了骨折,身体用石膏固定住,每天需要做牵引,吃饭需要人喂。他的老伴则患有老年痴呆,大小便不能自理,每天需要带着尿不湿。两个女儿都已年过40岁,专门辞去工作在家照顾老人,生活压力特别大,其中一个人已经开始服用抗焦虑的药物。
这些失能老人能力评估的结果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每个月北京市民政局会对重度失能的老人提供600元的失能护理补贴,我们的评估结果则是唯一依据。这家老人居家养老,如果能够拿到补贴,家属可以用来请人夜间看护或者购买相关的护理用品,这个补贴对这家人非常重要。”梁媛告诉记者。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是人社部刚刚公布的新职业,这个职业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采集、记录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量与评估老年人认知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确定老年人能力等级并出具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报告,以及为老年人能力恢复提出建议等。
根据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结果将作为领取老年人补贴、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依据。目前,近20个省份对评估后符合条件和照料等级的老年人增加居家养老护理补贴,并据此建立了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
最近半年时间梁媛特别忙碌,自2019年12月初,由北京市民政局牵头组织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服务,她所在公司作为海淀区指定评估机构,为重度失能、失智老人申请政府补贴,目前已评估2000名老人。
“我们单位一共有7个评估师,这样的评估都需要入户进行。因此,工作量很大,几乎忙不过来。”梁媛说,对于头脑稍微清晰一点的老人,她还会问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100减7等于几,有的老人第一次可以说对,然后93再减7就不知道了,还有的老人第一次说错,后边偶尔能说对,老人们的情况都不太一样,需要极大的耐心去了解,最后给出评估结果。“我们要对政府花出去的钱负责。”
居住在北京房山区一家养老院的失能老人李秀芳也申请了能力评估,但由于居住地较远,几家机构都不愿意派人前往。梁媛不久前抽时间跑了一趟,乘地铁换公交车,加上走路,来回花费了6个小时。“自己的工作,累一点也无所谓。”老人的家属硬要塞打车费给她,她拒绝了。
近年,各地通过项目公开招标方式持续向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大量采购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服务,现阶段对老年人能力评估从业人员的需求约150万人以上,现有专、兼职从业人员尚不足10万,缺口巨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