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喜欢“轴”的人,尤其不喜欢跟“轴”的人进行正面交锋。但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江南第十总体设计部,却有着一群特别“轴”的航天设计师。他们常常就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不弄清“所以然”决不罢休。
35岁的老刘——刘玉祥就是其中一位。
这个来自山东潍坊的小伙子,2006年8月到航天江南攻读硕士研究生,2009年4月毕业以后进入研究室工作,后来成为贵州省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唯一的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获得者,也是所在央企的“青年院士后备人才”。
剖析刘玉祥的成长经历,多条线索会集中指向一个外行人难以理解的道理,那就是“轴”对于搞工程设计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很多工程问题,不去较真儿,不去硬碰硬地探索和争论,就不会通透。
2012年到第十总体设计部工作的刘伟现在还记得,刚入所时,他常常看见刘玉祥在桌子前发呆,有时一发呆就是几个小时。见得次数多了,刘伟明白了,那是他在跟某个技术问题犯“轴”。
最先是气动,接着是控制,再接着是总体。凭着一股“轴”劲儿,刘玉祥一次又一次翻越了横亘在各个专业间的障碍,成了系统产品研制的专家。
参加工作10年,他从一名普通设计师逐渐成长为项目副总师,在系统总体、气动外形和气动弹性等领域提出大量新方法、新理念,并创造性地应用到国家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中。
“眼要看远,脚要近迈。”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标准,用行楷字体印在刘玉祥的桌牌上。用桌牌主人的话来说,就是航天飞行器产品在设想上要尽可能地远,但在实践中必须小步走,小心求证。
“不严谨,是作为系统工程的航天产品从设计到落地过程中的最大陷阱。”刘玉祥说,他和同行的经历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他看来,系统工程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任何环节的不严谨,都可能导致整个产品研制的失败。一毕业就参加两个飞行器产品“归零”的经历让他明白,不严谨带来的低层次、重复性错误这个“坑”,一定要跨过。
担任研究室主任和技术负责人后,刘玉祥总会和每一个数据“较劲”,认真审核每一条数据产生的曲线,对待异常曲线更是要分清原理、弄清机理。
2017年,为了争取某个项目,刘玉祥带着团队开展某微型产品论证。在论证初期,“轴”的劲头再次迸发,他排除多个困难,在连续开展了多次攻关以后,项目成功立项并迅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这时他再次意识到,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技术基础薄弱、设计流程不完善的难题。刘玉祥一边梳理流程一边牵头技术攻关,连续奋战,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新型产品从概念构想到以实物进行飞行试验的跨越。
高度的严谨,带来的是高成功率。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发现他(指刘玉祥)的很多坚持都是对的!”微型产品项目成员任韦说,实现这个“颠覆性创新”的过程中,“领路”的刘玉祥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可这样的压力于他而言,却又是他追求创新的动力。
曾有一位航天系统老专家感慨:搞总体的人要带领一个团队,不断地向更远的方向探索,必须走在大家的前面。而在团队中,带头人的特点往往决定着整个团队的特点。
这一点,在刘玉祥及其所在的第二研究室,表现得十分明显——整个团队身上都有明显的“轴”气质。
每晚9点以后,第十总体设计部大楼内,第二研究室的灯常常是亮着的,不少年轻的设计师在其中研究拓展,而带头的往往就是室主任刘玉祥。
除了搞科研带头冲在前面,刘玉祥还敢于为研究室的年轻人“背锅”——年轻人出错了,他会先把问题扛起来,分担压力,然后再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与此同时,他也通过项目和试验锤炼团队。
设计师赵敏说,刘玉祥就是“不把原理弄清楚不罢休的‘轴’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敢把责任担在自己身上的人”。
工程师的目标是,完美地实现设计思想。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工程实现和设想比起来总是不完美的。
面对这种不完美,刘玉祥选择用“轴”文化应对,说白了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较真较真再较真”。在他还是航天江南自培研究生的时候,为了搞清楚自己论文的研究背景,他花了8个月查询资料,为论文收集材料、调研做的笔记,就足足记满了5个笔记本。
如今,刘玉祥35岁了,他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在交谈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他担心自己研制的产品被取代、被超越。“尽管我们的技术或产品,现在被认为是颠覆性创新,但不代表以后也一直是”。
“不能停下来,不能停下来,一有新方案就要不停尝试,寻求新的可能。”刘玉祥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