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就是不过如此。剧里的女性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困难,有的一笑了之,有的很可能会在心里埋藏一段,然后慢慢化解。
---------------
执导过《大男当婚》《好先生》《九州缥缈录》等热播剧的导演张晓波,之所以接下《三十而已》这部戏,很关键的一个动力是:之前导演的作品多以男性题材为主,他想尝试一下能否拍一部自己并不熟悉的女性题材作品。
最近正在播出的《三十而已》,以王漫妮(江疏影饰)、顾佳(童瑶饰)、钟晓芹(毛晓彤饰)3位女性视角展开,讲述都市女性生活中遭遇多重困境并寻找突破与自我的故事。这3个年纪“三十而已”的姑娘,在剧中事业线和感情线的每一个转折点,都能冲上微博热搜,甚至“金句”截图刷屏。
“这个戏的视点完全不一样,我想看看能不能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女性题材剧。”这是张晓波的目标。
《三十而已》画风的确特别,满屏都写着关于30岁的各种“不认命”。
王漫妮是众人眼中的标准都市女性,她独立、清醒,同时也是典型的“精致穷”,在奢侈品店上班,却难以在城市里谋得安稳的居所,感情上想要好好谈恋爱又偏偏遇人不淑。
“全职太太”顾佳是个名副其实的贤内助,扶持丈夫开了一家烟花公司。她期望有自己的事业,却不被丈夫理解,难以在家庭与自我价值之间找到平衡。
钟晓芹拥有平凡的婚姻、平凡的工作,直到孩子的意外到来又失去,让原本可以维系下去的家庭生活出现裂痕。
而这一切看似糟心的剧情,恰恰是每个都市女性都可能面临的问题:职场性别歧视、催生催婚、家庭与事业难以平衡……任何一个矛盾的产生,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生活难题。《三十而已》也表达出了女性面对困境的勇于抗争与自我救赎的积极态度:“才30岁怕什么?”“女人应该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委曲求全的情感,碰都不要碰。”
在张晓波的眼中,这3个姑娘有个共同特点:都处于一个找寻自我的过程中,在30岁的门槛上,她们都努力找到一个不一样的自我。
寻找自我的故事,从文字一点点被转化为视觉画面,也最终融于观众的热烈讨论里。张晓波形容,这个过程的每一天,他都觉得“很动人”。
中青报·中青网:人们都说“三十而立”,而这部剧叫“三十而已”,这个剧名有何用意?
张晓波:我们当时起这个名“三十而已”,是因为30岁对于大多数男性女性,很可能就是一个节点。这个节点里头,我们往往会有一个定位:我会做什么?我会感到什么?我会要什么?我要怎么做?但是,30还是一个数字,解释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不过如此。人生不会因为一个数字而停顿,我们只有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所以剧名叫“三十而已”,就是不过如此。我们只是引用了一个数字,最重要的在于“而已”。
中青报·中青网:《三十而已》呈现的3个女性角色,你对她们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张晓波:3个女性各有各的特点,其实拉得蛮开的。对于一个导演而言,如果角色从性格方面能拉得开,人设关系又特殊,那么里头很可能会延伸出一些好玩的东西,能拍得有意思一点。
整体看这3个女性,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处于一个找寻自我的过程,想找寻一个不一样的自我,3个女性都是一样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另外一个自我”。这可能是这3个人物最吸引我的地方。
中青报·中青网:剧中童瑶饰演的顾佳买很昂贵的包,试图打入“太太圈”的情节,在网上引发较大热议,对于这段戏的处理你是如何考虑的?
张晓波:关于“太太圈”会引发这么大讨论,我想,是因为它离大多数人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大家觉得有一定新奇感和猎奇感。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还是想站在一个批判的角度去写“太太圈”。因为“太太圈”会对顾佳后来所有的人设方向、后续的情感,包括价值观,都会产生改变,它刺激了顾佳后面整个行动线。
我们写的这3个女性,我认为她们都是不完美的,“太太圈”只是映衬了她们的不完美,比如把顾佳的不完美更放大一点,顾佳在“太太圈”里有过迷失,她最后发现沉迷于这个圈其实是对自己一个最大的伤害,也更加认清了未来的方向。
中青报·中青网:在展现都市独自打拼的女性形象时,比如像《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希望能在大城市落脚、收获爱情,这样的普通角色是否比人设鲜明的角色更难展现?
张晓波:这个人物是挺难展现的,因为她的很多感情是内在的,是内敛的,所以表现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剧中我们给王漫妮找了一个外头带阳台的出租屋,她工作累了一天,回来坐在那个阳台上,能看见这座都市的灯火,确认自己还生活在这个都市,知道“我还要在这里再拼下去”。其实这个设计,最早来自一些真实在奢侈品店工作的员工,是我们交流出来的内容——她们想在这个城市待下来,每天劳累回来只要“能看见这个都市”,那种疲惫可能瞬间就没了。
我认为这种想法挺自立的,在逆境中还要让自己有勇气,是挺值得敬佩的一种精神。《三十而已》里的女性都是这样的,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困难,有的一笑了之,有的很可能会在心里埋藏一段,然后慢慢化解。这是一个自我疗伤的过程,我认为这个很动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