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耿耿于怀三道选择题

白简简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7月31日   03 版)

    高考都过去十几年了,之后我遇到过更大的挫折、更深的遗憾,为什么总是对这三道题念念不忘?

    ---------------

    说到高考的最遗憾,我再一次搜出了那年浙江高考的文综卷,翻到那9~11题选择题。尽管我知道,当时就没看明白的题,如今看来更是不知所云,但我清晰地记得题干上哈尔滨和阿拉斯加的日偏食是如何困扰我多年。以至于不久前出现日食,朋友圈被刷屏时,我脑子中闪过的依然是那三道连环选择题。

    高一结束分科时,班上同学大部分都选择了理科,这也是全校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毕竟这所高中的理科升学重点率要高于文科。然而,我发现老师讲的我都懂,就是做不对物理题,而且历史地理不是更有趣吗?于是,经过一个下午的深思熟虑,我果断选择了文科。之后,顺风顺水,尤其对地理,一直以满分选手要求自己,自觉对地球的了解比对家乡还熟。

    世事难料,高考文综卷的第一页就是当头一棒。三道选择题是连环的,一题错,按照这个逻辑做下去,就是题题错,一题4分,三题就是12分,12分,估计得有几千个学生吧。当时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包括稳住、别人是不是也不会、考不好怎么办、怕是要复读吧、要不读个某大算了……当把其他所有题都做完,再次回到这三题,依然没有任何思路,只得蒙上三个答案,垂头丧气地出了考场。

    考完回家吃饭,我无精打采地说没考好,12分不会做,我妈表现得十分淡定,简直就跟教科书上的“考生家长须知”一般专业,都没怎么接话茬,就说吃饭吃饭,休息休息,明天继续。

    之后的考试过程平平无奇,并无太多记忆点,我依然上了不错的大学,看来心态的确比12分来得更加重要。因为当时是出分填志愿,所以我也没去对答案。

    照理说,高考都过去十几年了,之后我遇到过更大的挫折、更深的遗憾,就连那年高考本身,别的科目有错哪儿我都不知道的扣分,文综也并没有考砸,为什么总是对这三道选择题念念不忘?

    自我分析后,遗憾的来由应该是这样的:当时自诩“地理小天使”的我不接受自己怎么会出现完全的知识盲点,这个事儿已经不仅关系到分数,还关系到我的追求啊——至少18岁时的我是这么想的。

    小学时候,有一门名叫《常识》的课,属于副科,不考试,地位大概仅高于体育课,教的是除了语数外之外所有科目的启蒙汇总,其中也讲到日食。《常识》的授课老师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儿,他给我们发了一张表格,上面是20年间中国能看到的所有日食的时间。十来岁的我视若珍宝,拿回家小心翼翼地夹在书桌的玻璃板下,不时算算还要多少年我才能看到——那是很久很久以后。

    对当时的我来说,获取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如果还能考个高分,获得老师家长等各方评论的认可,那就稳赚不亏。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在大学之前的12年学生生活都十分顺畅。

    高考考完后,我并没有向老师去追问那三道题的解题过程,因为我无意中发现,三道题我都蒙对了……这就很尴尬,不知如何开口,我赢了考试,却丢了知识,当然,对于那一场大考来说,结果更重要。

    这种纠结一直延续到了大学。我选修过天文学、人类学等我感兴趣但不擅长的课程,都因学分绩那个“更重要”的结果而中途退课,当然,最终也在大四时以不错的学分绩保研。只是有时候想,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愿意去触碰一些也许结果不愉快但过程很有趣的东西呢?

    我的房间自我离家上大学后就没有什么变化,连书桌上的那块玻璃板都没动。那张表格上的日食我已经一个一个看完了,最近的这次并没有出现在表格上,因为这已经是20年后的事情了。时间快得猝不及防,大学毕业多年,工作中又遇到新的选择。尤其最近很流行的“30岁”话题,我想任何事情,在任何时候做都不晚。

    就像每年高考时节,我都会想起那三道日食选择题,想了十几年,现在我真的想解开它。不说了,做题去了。

白简简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7月31日 03 版

那年高考的遗憾事
耿耿于怀三道选择题
提起中文系已没有刺痛感
“随便选”绝不是四年后才起作用
如果你心仪一座城,就朝着它出发吧
如果当年更努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