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至今的新冠疫情,让大家的日常行为方式也跟着改变了:口罩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体温成为健康的标准线,日常宅家也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当客厅变成了“游乐场”,厨房成为了“美食街”,电影有投屏,社交有微信,曾经以为的不可或缺,在疫情面前又变得可以被替代。
疫情期间的几段经历,也让我对“安全感”这件事有了新的思考。在疫情最严峻的那段时间,我几乎一步都没有迈出家里的大门。虽在身在北京,但想到此前在城市各个角落游玩的景象都有些渐渐模糊了:故宫的厚重,昆明湖的柔软,798艺术区浪漫的文艺气息,三里屯纷繁的潮流色彩……我已记不起来最后一次去电影院看的是不是喜剧,最后一次旅游是去哪里,最后一次陪妻子逛街是什么时候。
夫妻二人都有一份月入过万的工作,每周能一起出门看场电影,每年能在国内和境外旅游一次,老人身体还健康,有时间约朋友到家里聚个餐,时不时看看还有什么热门的话剧,听听好听的音乐会……对于许多像我们这样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来说,这座城市所赋予我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收获,还有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如此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让我慢慢养成了符合自己节奏的生活习惯,也正是这无数个“小确幸”,构筑了我的生活安全感。
可是在疫情冲击之下,我却忽然意识到了生活的“无常”:我们太习惯把已有的事物视作理所当然,却忘记一切都可能会发生改变。今年年初,公司部门大变动,原本人才济济的部门,最后只剩我一人形单影只。此后,我的工作内容也被压缩到极限。虽然心情一定会受到影响,但我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从以往快节奏的生活中跳脱出来,重新思考一下工作规划和家庭未来。
结婚以前,我习惯到一线城市打拼,因为那里有我喜欢的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有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于是,在这座城市打拼、扎根成为一种惯性,我却从未认真思考这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我总是把城市与生活交织起来,许多日常活动也倚赖着城市的各类公共设施。但这次疫情让我退守回家,反躬自问,才发现城市是城市,生活是生活。年龄渐渐增长,家庭逐渐稳定下来以后,我才体会到:生活的本质,也不过是简单的相濡以沫。
安全感受到威胁时,人才会清醒地进行反思。工作中的危机感,让我重新思考了所在岗位的稳定性和职业发展的未来。大学毕业后,我的几份工作都与媒体相关,最近几年一直在商业门户网站从事新闻评论工作。虽然我喜欢关注时事热点,擅长理性思考与表达,但是我也逐渐意识到:网站编辑是一个门槛不高、可替代性较强的工作,而且此类工作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当这些机会并不专属于我,职场新人一波波涌现时,我的安全感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我不禁开始现实的考虑:自己这朵“前浪”,应该如何避免被“后浪”们拍在沙滩上呢?
经过慎重的思考,我作出了两个变动较大的决定,也算是启动了一种人生的B计划。第一,我与妻子非常正式地商量了去其他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可能,其实这一直是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选项,只是我们总是耽于惯性,对这一变化的可能视而不见。
第二,当六月份公司正式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时,我也开始了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复习。妻子是一名律师,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慢慢培养了自己对法律这门学科的兴趣。现在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了,我不能一味局限在既有的知识框架之内,还是要不断探索更多的人生可能,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疫情冲击之下,我一度对安全感产生了怀疑。可是当熟悉的工作和生活有所晃动后,我还是选择积极应对: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构筑真正的安全感。
柯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