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填高考志愿时能多坚持一下,那么我大学四年青春,是不是能多一点肆意潇洒的快感?多一些与有趣人群交往的机会?而不只是默默接受目前的轨迹。
---------------
高考过去很久了,有时候回想那一场考试,我感觉,每个人经历的选择、面临的考验,都是你和未来的自己进行的某种“置换”。曾经反复犹豫的你,也是未来要承受一切的你。
未来的你,也许会欢喜,也许会遗憾,但所有的选择都教会我们:只要自己想要的,都值得去坚持一下。我们在每个年龄未必能作出“最优选”,但一定值得遵从内心去冒个险。
如今回望,我还是感觉有些遗憾,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坚持自己当时对于一座城市的执念,而不是被家人说服、妥协,去一座有点无趣的城市读书。
还记得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那个夏天,我们在学校上暑期班,比赛期间,每天只要一下课或者自由活动,班长都会打开电视,同学们一起看奥运会。从那起,我就对北京萌生出一种遥遥的向往。家乡小城市所具有的精神丰富度并不高,在我的概念里,北京就像一个有魅力的符号,是一个会吸引很多有意思的灵魂跃入其中的文化大熔炉。
高考分数出来,我考得还不错,能在省会城市填报名牌大学。但我直接说,我想选北京,结果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觉得,北京离家太远,和家乡气候、生活习惯差异太大,以及——我的分数只能去一个“牌子凑合”的学校。
妈妈说辞简单粗暴:“北京一个亲戚都没有,你从小到大一直都特别需要人照顾。在一座巨型城市,你出点事、生个病都找不到人管,不能去。”
我爸爸则等妈妈噼里啪啦一通扫射后,才缓缓开口:“到强手如林的北京,你能填报的学校,肯定不如其他城市的名牌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怎么办?大学4年是为了求职打基础的,在北京找份好工作多难!”
不仅父母,我班级里其他同学的想法也大同小异。填报北京学校的同学太少了,大多数人选择省会城市,或者临近家乡的地区。
在周围人不理解的目光中,习惯了以父母意见为指令的我,内心也产生了动摇。尤其是爸爸的那一套“目的论”,让我尤其无法反驳。若是真如他们所说,任性北上结果毕业时找不到好工作,岂不是很丢人?
所以,在交高考志愿表时,我违背了心里真实而强烈的心愿,去了一座不太喜欢的城市。那一天,我看到班级有两个男生填报了北京的高校,一群同学还围着他们大呼小叫,觉得把未来4年和那座城市绑定的决定,简直和勇士一样令人震撼。
看着他们一副无怨无悔的表情,我心情有点复杂,感觉自己还是懦弱了一点。但为了“证明”选择的合理性,我还是找了各种理由:“也许我会很喜欢那座城市呢!”“从那个名牌大学毕业,未来找工作肯定会顺风顺水的!”
秋天,高中同学们四散,开启为期4年的青春剧本。那所大学校风的确很好,室友和同学们都不错,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品质无可挑剔。
只是,看着都“挺不错”的一切,在我眼中似乎多少缺了一点“极致的满足”。这座城市相对“安分守己”,像一个没有多少棱角的乖宝宝,生活足够舒适安逸,可是不会有那种让你心潮澎湃的惊喜生长出来。
这座城市缺少新潮的文化空间,学校里年轻人的内心单纯,目标明确。比如我室友的规划就很清晰: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尽快在这里买房。这些规划没问题,很好,但不是我想要的。
与此同时,在社交网络上,我看到选择去北京的高中男同学,在开辟着一片令我心驰神往的美好疆土。他们交往的朋友,参加的活动,交流的空间,以及分享出来的大学生活心得,都是我当前不曾接触的。
尤其是大三放寒假时,我去北京旅游,他们带着我在这座城市到处闲逛,去他平时爱去的书店、剧场、胡同、咖啡店,听他说到很酷炫的实习工作,我内心的遗憾不可抑制地生长出来:啊,要是我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多坚持一下,义无反顾奔向北京,那么我大学4年青春,是不是能多一点肆意潇洒的快感?多一些与有趣人群交往的机会?而不只是默默地被迫接受目前的轨迹。
然而,我和本属于我的快乐擦肩而过了。偶尔和父母提起,他们还是不以为然:“同事家孩子去北京打拼有多辛苦你知道吗?工作好多年也过得一般,这样有啥好的?”这种对话就迅速以一句“你现在这样最好”终止了。
青春这条单行道,选了就走下去了,也没必要纠结最终的结果孰优孰劣。只不过现在,每当有年轻孩子们咨询高考志愿时,我都会对他们说:“如果你有向往的城市,有心仪的答案,那就朝这个答案出发吧。”
高考志愿留下的遗憾,也改变了我后来工作、生活的态度。信你听见的最清晰的心声,才是最不会遗憾的做法。
何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