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改写你的疫情故事 实现创伤后成长

杨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8月28日   06 版)

    视觉中国供图

    转换观念,先把“受害者”转换为“幸存者”,再进一步转换为“成长者”,把能量聚焦在与不幸抗争上,才有可能开启我们的创伤后成长。

    ---------------

    如今,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概念我们都有初步了解了,而一个新的概念——PTG,还不为普通人所知。1995年,心理治疗家Calhoun和Tedeschi在其著作《创伤和转变:在痛苦的余波中成长》中提出了与PTSD相对应的概念:创伤后成长(Post  Traumatic  Growth,简称:PTG),指个体在与重大危机进行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发展出更高的适应水平和心理功能。

    认识到人的脆弱性同时,感受到个人的强大

    创伤后成长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有关自我认知的积极改变,即在认识到人的脆弱性的同时感受到个人的强大,增强自我效能感,并且在认知上生成了一些新的有效的图式结构。

    第二是人际关系的改善,表现为与他人增加了亲密感,更能够表露和开放自己,增强了共情能力。

    第三是新的精神洞察力,表现为拥有更明确的生命意义,更能够面对生死问题,改变人生侧重点的序列,比如把亲情和友情放在前面,开始看重生命的体验价值,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欣赏,感恩每一天。

    1996年,也就是在提出PTG概念后的第二年,这两位心理学家发展出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这是一个包括了5维度21条目的问卷,这5个维度是:与他人的关系、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精神的改变和对生活的欣赏与感激。2017年,这两位治疗家做了一系列跨文化研究后,又增加了一个维度:精神与存在的变化,即指与这个世界有更深的联结、存在与和谐感。

    两位治疗家在前人与同道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PTG概念,给创伤治疗界带来了一股新风,并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那以后到现在,治疗师们在关注创伤所造成的问题之外,也开始努力发掘并激活人们在对抗创伤(战争、自然灾害、家暴、被性侵等)过程中的积极变化。目前创伤后成长已经推广到对重大疾病如癌症、艾滋病、心脏病、脑损伤、意外残疾以及一些慢性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的研究中。

    以上介绍的是心理治疗界在创伤治疗与研究中发展出PTG概念的基本脉络。而我要谈的是,在这次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集体创伤中,我们普通人群该如何实现创伤后成长?

    我所说的“普通人群”,是指那些在这次疫情中没有遭遇重大丧失者,以及过往没有遭遇过重大创伤事件者

    疫情中遭遇重大丧失者(亲友离世)需要尽快寻求专业帮助。而过往有重大创伤事件者,疫情是一个扳机点,有可能激活之前的创伤记忆,因此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主动寻求专业帮助。

    那么,创伤后成长的理念,在生活中如何具体操作呢?

    首先,我们要检视自己对自己的照顾是否到位。比如我们目前的生活是否基本恢复正常、饮食营养是否足够、生活是否规律等。只有先照顾好了自己的身体,才能够有持续不断的能量去应对接下来的成长历程。

    有些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误区,术语叫“幸存者内疚”,也就是灾难事件的幸存者中会有人产生一些身心症状。例如,对自己能够逃脱厄运和继续生活而心存内疚,因此,不仅会克制生活欲望,同时也会对他人享受生活的表现心存不满。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表现,需要立刻做的就是:原谅、允许并且接受自己的幸存。

    普通人无法阻断疫情,无法对逝者的离去负责。此外,我们爱护自己的身体,享受生活,与我们对逝者的追忆与纪念是不矛盾的,相反,活着而不爱护自己,不仅辜负了逝者,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辜负。

    不仅如此,一个坚持幸存者内疚的人还有可能转化为对身边人的伤害,他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那些享受生活的人。所以,坦然接受内疚,认真享受自己的生活,体验美食,欣赏你眼前太阳下的风景,把自己照顾好,履行自己的各项人生责任,同时为身边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不仅可以为我们的创伤后成长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纪念逝者的最好方式。疫情中所有的牺牲者都是代替我们而先走的,所以,我们要代他们而活,好好地活。

    其次,要完成从“受害者”自我转换为“幸存者”直到转化为“成长者”的任务。当今世界中,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受害者,失业、停业、收入骤降、生活方式巨变等,在很多国家中都会延续一段时间。可是如果我们始终停在受害者的身份上,把能量耗费在沮丧、痛苦、焦虑、愤怒甚至敌意上,就会因为过度防御而放大现实中的问题,也会因为过度戒备而错失可以改善现状的机会。所以,转换观念,先把“受害者”转换为“幸存者”,再进一步转换为“成长者”,把能量聚焦在与不幸抗争上,才有可能开启我们的创伤后成长。

    因此,第三点就是要能够尽快接受现实,不论你面临着什么样的损失,都要尽可能以一题多解的方式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要点是:先生计,后生活。把用以抱怨、愤怒、痛苦和沮丧的能量用于解决一团乱麻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会重新获得掌控感,还会收获自我效能感,而这些都是创伤后成长的内容。

    第四是要增强自己与他人的建设性联结。疫情让很多人意识到生活中真实关系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疫情中,那么多陌生的医护人员奔赴一线殊死抗疫,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证社会运转作出了贡献,同时,我们也无比真切地体验到亲友之间抱团取暖、相互支持所创造出的人间温情。因此,疫情之后对关系的珍惜与维护,也是创伤后成长的重要内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通过重写自己的疫情故事让自己最终完成创伤后成长。

    这里的“重写”是指换一个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在疫情期间的遭遇。

    也许我们原来的疫情故事是这样的:疫情突如其来,让我与家人猝不及防,当时的恐惧和无助历历在目,现在疫情基本过去,可是我的工作丢了,感觉无比焦虑甚至恐惧,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这是一个受害者视角的疫情故事,虽然描述了基本事实,但是如果把故事只聚焦在疫情的悲剧面,我们会变得更加缺乏安全感,更防御、软弱甚至退缩。

    我们可以看到描述层面的明显遗漏。疫情来了,当事人感觉恐慌和无助,可他是如何坚持到疫情基本结束的呢,这当中发生了什么呢?现在他丢了工作,那他目前靠什么生活呢?他以后打算怎么办?

    如果换一个幸存者的视角写这个故事,就需要在同样的事实上补充一些新的事实:“……虽然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和无助,但是作为家庭成员,我的第二反应是我要承担起家庭责任,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储备物资,自觉隔离,系统读书,钻研厨艺,学习带娃……”

    “目前虽然失业,但是由于过去知道未雨绸缪,因此银行里有一笔存款。同时由于过去非常看重友情,所以现在得到了朋友的物质帮助。这一切使我可以基本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准。”

    “现在陆续开始复工,虽然无法马上找到心仪的工作,但要找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事情还是可以的。我打算先做着,同时注意着机会。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不仅活着,而且还可以和亲友们继续享受生活。”

    发掘自己在第二反应中所展现出的新的自我

    以幸存者视角写自己的疫情故事,很自然地,人们会感觉到力量和希望,同时也会想要感恩。

    而如果从成长者的角度写疫情故事,那关键就在于发掘自己在第二反应中所展现出的新的自我,甚至是奇迹般的自我。重大危机事件前,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生命的本能反应:战斗或者逃跑(生命力不足者则会出现木僵反应)。而最终将人们区分开来的则是第二反应,也就是本能情绪之后的理性思考、决策和行动。

    通过仔细回顾我们在疫情期间的第二反应,我们会从中发现一些以往没有意识到的极为丰富的内外资源,例如反应敏捷度、适应力、韧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换位思考、是否具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这些发现会极大地增强我们的自信,让我们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信心。

    从成长者角度写疫情故事,很自然地就会总结从疫情中所学习到的生存智慧,总结中,会对自己的潜能和外在资源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同时还会对生命的意义作深度思考,对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事件作出新的排序,也会对自己的关系产生更珍惜的情感。

    文化会影响人对创伤的感受,影响个体如何应对危机,也会影响创伤后的成长。宿命论会让人消极对待这场疫情,因果论则会让我们聚焦于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当前,我们更需要一种创伤后成长的文化让我们思考新生的可能。在鼓励成长的文化中,成长才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只要有心,你一定会从这场席卷中国与世界的疫情中学习到什么,从自己的身上发现些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积极主动的行为,包括改写疫情故事,提升自己的生命智慧和洞察力,让自己实现创伤后的成长。

    否则,我们的苦就白吃了,我们就“浪费了这场席卷全球的危机”。

    (作者为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教授)

杨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8月28日 06 版

改写你的疫情故事 实现创伤后成长
为什么我讲了这么多道理,你还是生气
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坚持”提升文明城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