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9月1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心灯

方兰清 北京一零一中学圆明园校区高一(2)班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9月10日   03 版)

    在我的印象中,邓老师是瘦小而挺拔的。她从教多年,一头干练的乌黑长发矮矮扎起,眉宇间凝聚严谨之色,眼角攀附的细纹中沉淀着智慧与老练,高挺的鼻梁上常架一副方框的银边眼镜,但也掩盖不了眼眸中透出犀利的光。她时而在楼道中巡逻,遇到调皮的孩子就呵斥着赶回班,嘹亮尖锐的嗓音跨越半个楼道。

    记得第一次上她的课,她双手环胸,端正地站在讲台中央,用鹰一般尖锐的目光审视着每一个人,然后郑重地开口:“很高兴遇见在座的各位,希望3年后你们能跨越两座教学楼之间的小路,我能再次在这个校园中遇见你们。”那是懵懂的初一孩子初次感受到肩上的使命沉重,初次认识中考。

    恍惚中,觉得她资历深厚,要求严格,不好接近。后来几次交集也不过课上提问,每一次课自然是精心充实,在她的引领下我的英语也大有进步。心中对她便是敬畏,谨小慎微,也从不敢主动攀谈。

    犹记一次因等待父母,晚间6点还在校园徘徊。我摸黑到办公室外的小山丘自娱自乐,不想竟碰到了匆匆走过的她。“这么晚还不回家吗?”她走向我,关切地问。“嗯,我在等我爸爸。”我小声地答。“啊,吃饭了吗?”她微微探身,“饿了吧,我给你拿个苹果。”我受宠若惊地连连摆手:“不用不用,谢谢老师。”“哎,拿着吧。”说话间,她已走进了办公室,从整洁的桌面上拿起苹果塞到我手里。“别瞎逛了,到时候迷路了,要不待在我这吧?”“啊——谢谢老师,我爸马上就到。”“行,去吧。”她点点头,向我摆摆手,又回到了电脑前。临走时,瞥见她办公室的窗竟还熠熠生辉。后来才知道她是为了编写讲义,在学校逐个核对单词。

    敬畏之上更添了一分敬仰与亲切,仰慕她的渊博、严谨;亲近她的温柔、细致。而我也更想靠近她,想得到她的认可。于是我拼尽所能地取得好成绩以够到她的标准,将优秀的成绩作为我们联系的纽带。而她赞许的笑对我是最好的慰藉。

    可直到初二的那个夏天我才更真切地接触到她。我的期中英语考砸了。我无地自容,不敢面对她。“中午来找我一趟吧。”她拍拍我的肩膀。

    事已至此,我也只能硬着头皮面对了。我在校园中踱步,攒着皱巴巴的卷子蹭到英语办公室门口。“坐。”她笑着点点身边的凳子。我叹气,将卷子一一展开,红色的叉是那样显眼。“老师——”我哽咽,未语泪先流,“我……”“怎么了?”她掏出纸巾递给我,拍拍我的背问道。“没事……”她瞥了一眼花花的卷子,语重心长:“孩子,一次考试分数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分数不能定义你的好坏、你的品行。不要被成绩束缚了头脑。它只是告诫提醒你哪里还有漏洞罢了。再说只要你尽自己所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愣愣地点头。“孩子,你不要哭,我希望你勇敢,善良而坚强。”

    她的笑容如冬日暖阳照亮了我的心底,她的话语也烙入我心。时间仿佛定格在此刻,我意识到,她教的不仅是一节节课,所传授的也绝不只是一个个琐碎的知识,而更是如何去做人,如何面对生活。她告诉我,比成绩更重要的是诗和远方,是面对困难的意志与决心。她就像黑夜中的明灯,指引我的前路,点点星火般照亮了我的世界,而她所传授的已经超越了学校,纵贯人生。

    时隔一年,我仍然铭记着她的谆谆教诲——记得她曾在班上为支教的年轻人而落泪,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记得她诙谐地谈理想、谈未来;记得她对我们奇思妙想的鼓励与期待,她的每一句话就像一只只萤火虫将我托起,带我走到一个崭新的开阔的世界,而我将背负着这些一直走下去。

方兰清 北京一零一中学圆明园校区高一(2)班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9月10日 03 版

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要去做下一道光
一棵树
不像老师的老师,一样是好老师
我班有个陈晓娇
师者——塑人之内外
写信送给我的“朋友”
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