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加入抗疫大军中。他们中有年过八旬仍坚持前往一线的钟南山,有滞留武汉却前往医院做志愿者的小伙子“大连”,还有从全国各地集结驰援湖北的虎哥车队……而在万米高空和各地繁忙的机场中,中国民航人也在第一时间集结,打通“空中大动脉”,全力保障人员和物资的畅通。
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来自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东航”)、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南航”)等单位的多个集体和个人,得到了最高规格的表彰。
事实上,这些抗疫“幕后英雄”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名中国民航人英勇抗疫的缩影。在面对空前考验的紧要关头,这些普通人挺身而出,用勇气和汗水交出了一份抗疫“满分答卷”。
“我们只是做了该作的选择”
“你们是上海医疗队坚守武汉阵地的最后一批勇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为你们感到自豪和骄傲!”4月10日,最后一支从湖北返程的上海医疗队搭乘东航航班,从武汉飞往虹桥机场。接他们回家的机长何超用略带哽咽的声音进行了机上广播。经过近4个月的连续奋战,几乎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1月23日凌晨,东航武汉公司防控办常务副主任、运行控制部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本林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当电话那头告知武汉即将“封城”的消息时,朱本林的脑海里曾有那么一瞬间的空白。
“工作这么多年,我处理过的紧急情况也很多,但是‘封城’的情况却是第一次遇见。”他回忆说。
过了没多久,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沉稳的性格让朱本林随即冷静了下来。离汉通道关闭后航班如何运行?疫情防控各类信息怎么处置?武汉进出港的航班取消后运行控制大厅如何运转?一个个问题如潮水般涌上朱本林心头。
“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到大家身体健康和生命,绝对马虎不得。”朱本林告诉记者,为了对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机场要对每一个确诊或疑似病例进行记录,全面梳理个人行程,不漏过每一个环节。
最忙的那几天,朱本林的手机铃声如潮水般涌来,庞大的工作量让他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正是在朱本林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武汉天河机场度过了“封城”刚开始最艰难的那段时间。在不到一周内,武汉公司运行控制中心共发布航班调配通知单99张,涉及航班调整400余架次,最大程度落实了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在全国医疗力量驰援武汉过程中,东航累计执飞往返湖北的医疗包机175架次,运输医护人员22881人次,承担了全民航最多的运输量。
面对艰巨的航班保障任务,朱本林主动与各兄弟单位确认航班计划、明确人员数量和物资重量,协调机场相关单位保障包机航班运行,并到机坪参与每一次的现场物资转运。“疫情当前,防疫物资运输通道不能断。”朱本林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只有做好岗位坚守,才能不负白衣天使们的坚韧和奉献。”
武汉“封城”后的两个多月里,朱本林一直投身于疫情防控、包机保障工作中,在家里的时间累计不超过一个半小时,更谈不上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
有人说他是坚守者,从1月23日凌晨至今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有人说他是逆行者,面对家人的不舍,义无反顾选择逆行;有人说他是幕后英雄,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了大奉献。
“我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做出了应该作的选择。”他说,自己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父亲,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主动担当、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给儿子作出表率。
谈到对未来的期望,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一直以来我亏欠家人太多,争取以后能找时间好好陪他们吧。”
同样忙碌在一线的还有南航客舱部的主任乘务长田静。在疫情防控最为严峻的那段时间,田静主动请战,执飞广州-普吉航班,接回滞留在当地的湖北同胞。
“这是疫情以来南航首次赴海外执行接回滞留同胞任务,同时也是乘务员首次身着防护服执行航班任务。因此机组和乘务组员们难免会有点紧张。”田静对记者说。
田静心里明白,哪怕是所有人都很紧张,作为带班乘务长的自己也必须镇定。为了确保航班工作的万无一失,田静带领组员认真梳理航班上每一个潜在的感染风险点。为了确保安全,乘务组所有人8个小时穿着防护服禁食禁水。
“当时的普吉气温高达35摄氏度,防护服里的衣物早已被汗水浸湿,护目镜也经常起雾,有时甚至看不清对面的人。”田静回忆说,“但是我们必须克服这些困难,让在外漂流多日的同胞们感受到祖国亲人的温暖,并用行动告诉滞留的同胞们,‘祖国来接你们回家了!’”
“每一件物资、每一位旅客都是一份生命的希望”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是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被网友们纷纷点赞的一段话。
在中国民航领域,也涌现出了一批抗疫功勋卓越的机组。他们围绕“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做好旅客服务保障、落实员工关爱防护”三条战线,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用坚定的行动和不屈的信念锻造新时代的民航“铁军”。
东航上海飞行部就是“铁军”中的一员。
“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们随时准备起飞。”这是东航上海飞行部里流传最广的一句话。疫情暴发初期,东航上海飞行部就组建党员突击队和战疫青年突击队,划分党员责任区,迅速开始行动。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东航上海飞行部的飞行员们主动请缨,共有1300多名飞行员递交了请战书。董光民机长在请战书中写道:“人的生命很短暂,危险面前,总要有人冲上去。为了让更多的人幸福快乐,我愿意尽我所能。”
在执行1月28日医疗包机任务时,刘玮机长在航前准备会上对全体机组成员坦言:“说去武汉没有危险那是假话,但在危险面前,总要有人付出和牺牲,因为我们是党员,那就必须用行动去真正诠释党员这两个字的涵义。”
在执行抗击疫情的包机任务时,有的飞行员全程穿戴防护服,挺住闷热带来的身体不适;有的则穿着纸尿裤完成了长达16个小时的飞行。
“今天的上海飞行部,‘传帮带’早已形成传统,一代代老机长向年轻机长和飞行员们讲述成长历程、传授安全经验、激励担当作为,在学习和传承中,光荣传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东航上海飞行部的年轻飞行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蔚蓝的天空中,东航上海飞行部的飞行员们并不孤独,南航飞行总队B777机队(下文简称“B777机队”)同样忙碌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各条抗疫前线上。
B777机队,是南航唯一客货混合运行机队。在疫情期间,机队勇挑重担,执行包机输送人数最多、运送物资最多,为打通全国乃至全球疫情防控“空中大动脉”作出了巨大贡献。
疫情期间,为了确保货运航线不断航,B777机队第一时间成立上海浦东临时运行基地,通过广州、浦东双基地运行模式,全力保障货运物流畅通运行。
B777机队飞行四分部经理王耀回忆说,当机队微信群发出“是否愿意来浦东连续飞行两到三个月”的召集令后,收到的是来自几乎全体飞行员铿锵有力的肯定答复。
面对全新的运行模式、繁重的生产任务和前所未有的防疫压力,王耀和驻地飞行员们一刻也不敢放松。“大家纷纷表示,有决心克服困难,有信心完成任务,有能力保证安全。疫情不散,我们不退!”
广州、上海、深圳、重庆、洛杉矶、安克雷奇、芝加哥、伦敦、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悉尼……为保证国际供应链“不断供”,B777机队的脚步遍及四大洲,以动态隔离、连续飞行的方式执行任务。
“我们运送的每一件物资,每一位旅客,都意味着生命和希望。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仍在环游世界各地飞行,这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全世界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团结协作的意义。”B777机队机长教员张键说。
过去大半年,张键和同事们见过被留学生和华侨捐赠的防疫物资塞得满满的货舱;见过搭乘航班回国后,向机组鞠躬致谢的留学生;也见过为他们优先落地而忙碌的空管员,还有那一句句语气激动的感谢……每一个瞬间都温暖了这些与时间赛跑的飞行员,也化成一股让他们继续飞翔的动力。
“我们一次次克服各种艰巨的困难,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飞行、隔离,再飞行、再隔离……除了往返于高风险地区,我们还要面临紊乱的时差调整、高强度的航班任务等困难。有的飞行员连续60多天都没回过家。”回忆起这段难忘的抗疫经历时,那刻骨铭心的一幕幕画面又浮现在了张键眼前。
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B777机队一共接送旅客4500多名,其中执行赴武汉医疗救援重要航班5班,接送医护人员1294人次,运送至武汉的物资达100多吨。
经过抗疫这场“硬仗”的洗礼,“民航铁军”得到了快速成长。如今,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新一轮考验,他们还将继续扮演好交通运输“先行官”的角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